快捷搜索:  

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村危房改造专项监督检查报告

关于农村危房改造专项监督检查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和8月26日省 脱贫攻坚 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监督检查工作推进会精神,以及落实省委切实为基层减负的要求,民建甘肃省委主委宁崇瑞带队,调研组一行于2019年10月中旬,对积石山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危房改造情况,与村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危房改造贫困户等进行交流,召开市县危房改造项目座谈会,听取住建、扶贫、财政、农委等相关部门关于本县危房改造情况介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积石山县严格按照省住建厅《2019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清零”行动改造方案》、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历次会议要求,积石山县“3+3+3”清零任务及住建厅危房改造完善农户资料和村级台账,以及州各行业部门核查组、县级验收组核查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在住房硬件、软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县危房进行了差异化补助,建立了分户档案、村级台账,对无能力建房户由政府组织实施建了轻钢房,并由第三方或县住建局对改造后的危房进行了验收和鉴定,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认真开展脱贫攻坚 “3+1+1” 清零工作对农村危房进行排查。

2019年3月起,积石山县对全县17个乡镇农户逐户开展了“3+1+1”清零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对农户危房情况进行了逐户排查,对发现的危房采取了登记、限期改造、拆除等措施,全面掌握了危房底数及危房改造进展情况。

(二)对农村危房进行 “ 过筛子 ” 排查。

按照2019年4月1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积石山县4-6月对农村危房对农村危房进行“过筛子”排查。“过筛子”排查范围是所有农户住房安全情况,重点排查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已脱贫户住房安全情况,以及已享受危改政策但基本住房安全不达标农户、因灾新增危房农户、个人反映主要居住用房不安全农户的住房安全情况。通过逐村逐户的“过筛子”排查,基本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

(三)进行 “ 回头看 ” 排查。

2019年5月、11月,积石山县两次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对全县农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了逐户排查,对发现的危房改造中的问题即知即改,保证了危房改造工作的扎实推进。

根据积石山县住建局统计,2017年完成改造1339户(无能力建房户236户,户均补助4万元),其中住建部门完成836户,扶贫部门完成503户。2018年完成改造1587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859户,完成了省上下达的改造任务。2019年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509户、已竣工509户,新摸排出的150户危房已竣工148户,列入灾后重建的危房3933户已全部竣工。县住建局共完成房屋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和达标认定书46838户。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全县房屋硬件达标基本完成,进入查漏补缺清零阶段,主要工作是督促县住建部门和各乡镇按照中央、省、州核查组和县验收组反馈问题,落实整改要求绝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积石山县农村危房改造中还存在如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 各乡镇不同程度的存在门窗未完成、未入住现象。主要是农户外出打工、工匠不足,以及今年是退出验收的最后一年,部分农户清楚政策底线,存在等靠依赖思想等因素造成。 二是 各乡镇在危房改造“清孙宏李零"中,存在一些农户纸质版档案建立进度缓慢或者不规范、信息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三是 部分乡镇住房的四本台账,存在不需改造农户的佐证资料不完善,与一户一策不匹配、鉴定表和四方认定表的使用新旧表混用、部分逻辑不一致问题;
四是 部分依旧存在危改房标识和易地搬迁喷绘有漏项,主要原因是农户易地搬迁人员发生变化造成。 五是 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不足。积石山县许多农村地区土质疏松、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但在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中,基本采取就地、就近重建、翻建的方式对现有危房改造,极少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或进行易地搬迁重建,导致新建住房很容易因为地质灾害又成则迟为危房。

三、相关建议

一是 严格按照省、州关于危房改造建设进度时限要求,加快已竣工农户入住,对门窗未完成项目与乡镇落实完成时限,确保各级摘帽验收顺利进行;
二是 在原有“清零”排摸、州核查组核查和县级验收组核查的基础上,再次对遗漏户、鉴定不准户、面积不达标户、无房户等群众的房屋细查严核;
三 是 严格按照建设部门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分户档案及信息录入的要求,加快对改建户档案资料的完善整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快对已验收户的资金拨付工作,确保按时入住;
四是 加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力度。建议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纳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并聘请专业地质队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核销提出专业意见,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一点一策”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村危房改造专项监督检查报告

危房改造工作措施的情况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危房改造工作措施的情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危房改造工作措施的情况报告 篇1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局党组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精心组织、务求高效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抓好危房改造工作,为确保改造任务顺利完成,各镇成立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民政班主任、城管所长、财政所长、管区书记为成员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办,负责危房改造的日常工作。

  二、深入调查摸底,公开确定改造对象

  为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真正得到温暖,各镇要组织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对危房改造对象的选定上,严格按照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申请条件、公开扶助政策、公开审批程序和结果,进行阳光操作,接收群众监督。改造对象必须张榜公示,低保户、五保户、闹亮残疾人、优抚对象家庭中的优先安排改造,由镇政府审核后报民政局审批。

  三、严格督导抓好落实

  我们将采取每周汇报一次进度,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县局分组督促进度,县、镇、管区、村层层落实责任,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村支部书记负责改造对象的施工安排,棚知对于资金困难的帮助筹措资金、联系施工队伍,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质量。

  四、精心组织危房改造验收和建档工作

  按照危房改造的标准和要求,严格验收,做到改造一户、验收一户、达标一户。真正把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一项民心工程、德绩工程和贫困家庭的安居工程,并将危房改造前后的照片建立起档案,做到一户一档,规范管理。

  危房改造工作措施的情况报告 篇2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是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农村困难家庭住者有其居的`德政措施,更是确保困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3月份以来,黄平县审计局对11个乡镇政府开展了2014年危房改造资金专项审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对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对此项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一、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基本现状

  2014年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500户,其中:五保户一级危房12户,低保户共900户(一级100户、二级420户、三级380户),困难户共3,564户(一级400户、二级796户、三级2,368户),一般户24户。

  由于黄平历史、地理等原因致使黄平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较多,且位置较为分散,危改对象经济实力薄弱,危房改造工作开展难度大。

  二、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成液和宽效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善了农村人居条件。农村危旧房数量逐步消减,困难群体人居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农村面貌有所改善。危旧房实施拆旧建新,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三是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让农村困难群体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农村困难群体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危旧房改造是一项动态工程,通过长期的持续努力,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已初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与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危房改造资金支出进度不按危房改造工程完成进度发放(兑现),存在资金缺口。中央及州级财政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尚欠到位资金共计106.9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应为1145.96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84.09万元,尚欠61.87万元(未兑现给危改户);州级补助资金应为45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4.96万元,尚欠45.04万元。

  2、县财政困难没有及时配套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截止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度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改造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全县11个乡镇仅发放(兑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11.52万元,截止2015年3月25日发放(兑现)3266.80万元, 为拨给全县11个乡镇危改资金3334.09万元的97.98%。

  3、操作程序有待规范。操作层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危房鉴定难以实施,危房鉴定由专业部门承担,鉴定费用较高,困难群众无力承担;二是危房改造名额多由各村根据本村实际上报,一些地方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一些村干部工作程序不到位,公开性、民主性体现不够充分,甚至造成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三是农村危房统计普查过程中,深入程度不够,存在误报、漏报的情况,缺乏动态信息采集机制,使建设部门掌握的数据实际数有偏差。

  4、技术服务严重缺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尚未建立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管机制,仍处于群众自发和无序管理状态。一是改造户多为自主聘请社会工匠实施改造,改造过程中存在人工、建材等浪费现象,给困难群体造成损失。二是在危旧房改造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中缺乏技术指导,一些完成改造的新房存在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三是缺乏政策引导,群众对农村危房改造这项惠民政策知晓度不高,理解存在偏差。

  5、存在建房就补盲目攀比现象。在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对自家住宅大肆扩建、增建,意借危房改造的机会为自身谋利益,群众盲目攀比,建筑面积和总造价超出标准,易出现因建返贫的现象。如:重安镇有2户农户自身经济条件较好,而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分别按困难户一级、困难户二级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但其危房改建新房的造价分别为40.00万元、60.00万元。

  四、关于对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政策调整、政策引导。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投入力度,减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县财政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及时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建议改变资金管理模式,明确责任,根据经济实力情况确定分担比例,拨付模式由分类分次拨付变更为验收合格后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拨付救助对象。

  2、强化服务、分类指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及验收办法,按照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建房责任制、验收责任制及验房备案制度;推行全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选址、施工等关键环节质量关。在旧危房改造过程中,应建立组织,落实专人,对所在的危旧房改造工作进行全程的巡查监督。规划建设部门应落实好项目实施监督、验收等工作,同时要强化对社会工匠使用技术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国土部门应做好土地巡查,督促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民政部门要做好对困难家庭、低保家庭的资格核查工作等。村两委干部要强化政策引导、宣传,帮助解决农民建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建立起政府、企业、银行、社会多渠道融资的有效平台,为危房改造项目的启动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3、加强宣传、规范操作。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向群众讲政策、讲规划、算造价,做到政策规定、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三公开,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基本政策,消除依赖心理。务求评审制度公开透明,采取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上级备案的程序,合理确定改造对象,保证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杜绝优亲厚友现象,使危改工作得到群众公认。对危改资金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宽严适度。对于在危改资金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财政、纪检等部门通报,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乡村两级迅速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和挪用危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宁海农村危房整改措施有哪些

宁海农村危房整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鼓励农民以自筹乱尺资金进行危房改造。2、政府依托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危房。3、哗樱高社会领域可投入资金帮助农民改造危房。4、建立颂哗乡村小额信贷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建设危房。

相关专题: 危房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