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六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六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六月初一是儿童节。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余旦激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年6月10日竖袜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
儿童节的习俗
年8月,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迟辩。《宣言》对儿童精神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等问题发出热切的呼吁。
大会以后,各国政府先后订定本国的“儿童节”,借以鼓舞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伟大、幸福和欢乐,也使社会人士重视和爱护儿童。英国政府定每年7月14日为英国儿童节。
六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国际儿童节(别名:儿童节,英文名: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是为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受教育权、抚养权等权利,改善儿童生活,反对虐待儿童或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日期在每年的6月1日。 该节日于年11月设立,起源于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因战争死难的儿童。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笑灶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察搭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败升拿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半年节在几月几日 节日活动有哪些
“半年节”一过,就说明一年中已过去一半的时间了,那么半年节是在几月几日呢? 民俗节日 活动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波,且随 老黄历 一起来看看吧!
半年节在几月几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一
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小年下”,是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 之一。也是鄂东黄冈地区部分县市的一个传统节日,当地称为“半年”,与小年差不多的一个节日。
旧时,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境内至今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俗语。人们便在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品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姿粗是日中午,农村家家户户包饺子,延续至今。
山东临沂地区的有做“半年”的习俗。且当时正处于麦收后,人们把丰收归结到祖宗福荫、上天保佑,催生出祈天福、请闺女、铰鞋底、晒物品、拜山神等许多敬神、祭祖、孝亲等喜庆活动。 半年节另一说法,济南某地方的人习惯每年的六月廿十过半年节。又称“ 鬼节 ”。
节日活动
请闺女
山东省临沂当地农村每逢六月初六,各家都要请回已经出嫁的女儿回门。有俗语: “到了伏天六月六,搬回闺女女过个够”、“割完麦子打完场,媳妇回去见亲娘”、“媳妇六月会亲娘,全家和顺日子长”。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国宰相狐偃先廉勤后暴虐,百姓怨声载道。狐偃的儿女亲家赵衰好言劝他,却遭到狐偃的恶语侮辱后,忧郁而死。赵衰的儿子决定在第二年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时替父报仇,为国除害。狐偃得知消息后,第二年过生日那天,恭恭敬敬地请女儿女婿坐到首席,承认自己的错误。
之后,狐偃每年的六月初六都要请女儿女婿回来团聚。此后便有了请女儿女婿的习俗,其目的也是融洽与女儿女婿的亲情关系,讨个家庭和睦的吉利。闺女回娘家要带礼品,过去一般要带新麦子馍馍,带一刀肉,一般是六到十斤。这里有“六月六,要吃闺女一刀肉”的说法。
铰鞋底
在山东省临沂地区,媳妇过门的时辩做候都会给婆家的成员分布鞋。所以未出嫁的姑娘都要纳好多鞋底做新鞋。婆婆提前打好炔子,六月初六这一天,未过门的儿媳妇到婆家铰鞋底。现在很少做手工布鞋了,但是,叫未过门的媳妇来过六月六的习俗在很多地方仍然盛行。
晒物品
六月六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衣物、针绣、被褥搬到院子里晾晒。传说,乾隆皇帝在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携册衡,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晒衣服的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从此,老百姓利用皇帝晒龙衣的这天晒晒自家衣物,讨个吉利。“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才得以保全。因此临沂各大寺院的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沂蒙书香门第也在这天有晒书晒画的习俗,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止霉变和虫蛀。如果这天下雨,就叫“湿龙衣”,俗称:“六月六,湿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意思是连续几日都可能是连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