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玻璃瓶怎么处理 大量的医用药剂玻璃瓶用完后是怎么处理的?
大量的医用药剂玻璃瓶用完后是怎么处理的?
回收,再利用
有固定的回收单位.有的医院就有制药厂.
有的粉碎后重新制瓶,有的冲刷消毒后直接灌装
卫生部针对医疗垃圾中的玻璃输液瓶如何处理,作为废品收购站收了一袋玻璃输液瓶,卫生执法部门要做出罚
你必须交罚款的
为了贯彻落实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9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医疗机构使用后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的回收处置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有可能或已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一律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传染病病房、传染病留观病房、传染病门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必须严格按照感染性废物进行管理。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二、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流向的监管,要对使用后一次性医用输液瓶(袋)的回收工作作出统一安排部署,做好统一定点回收工作,避免流入非正规渠道。
三、各医疗机构要做好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袋)分类收集、转运、暂时存储等工作,使用后的未污染一次性医用输液瓶 (袋)不能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医疗机构要加强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输液瓶(袋)的监管,交由具有安全处置能力的合法单位处理,并做好交接、称重、登记和统计等工作,保证可追溯性。
四、回收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输液瓶(袋)进行收集、运输和消毒处理,保证再生产品不用于原用途及生产与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有关包装容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用途。对回收的物品处置后废塑料的去向、数量、时间、经办人要进行登记备查。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防护,确保暂时存储、运输、处理过程中回收物不丢失、不人为转卖。要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其他意外事件,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年10月15日
相关文章
药用玻璃瓶紧缺,如何解决药瓶紧张问题?
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的展开,全球疫苗玻璃瓶的需求激增,用于制造玻璃瓶的原材料价格也出现暴涨。在河南省濮阳市的一家药用玻璃瓶企业,生产车间正在加班加点。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是哪种新冠疫苗,都需要使用中硼硅药用玻璃瓶装载。而这种生产高端的药用玻璃瓶所需的材料:中硼硅玻璃管,最近很不好买。下单之后,大概半年时间才能收货。不仅如此,中硼硅玻璃管的价格还一涨再涨,提价大概15%-20%,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在0元一吨左右。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上游的中硼硅玻璃管供应商也受到影响,订单显著增加,甚至有的厂商订单超过10倍。
近日处于一线的科研专家对此发出了“卡脖子”警告,称即便能够成功研制出疫苗,由于储存疫苗的玻璃瓶严重短缺,或导致疫苗无法在全球推广,有数亿人难以接种。
疫苗瓶是由专用玻璃制成的,通常容纳2毫升-100毫升的液体,平均高度45毫米,宽11.5毫米。它们必须保证耐低温,且能够承受在全球范围运输中所造成的磨损。
疫苗的装瓶在业内被称为“灌装”程序,过程复杂,机器用虹吸管将液体灌进玻璃瓶中,每一个都要进行人工质检。
因此,不管是玻璃瓶的制造还是灌装,都是费时的程序。这将成为全球新冠疫苗延误的主要原因。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全球将需要20亿支中硼硅玻璃药瓶,因此,药用中硼硅玻璃管紧缺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不过,我们国内的这几家生产企业会想方设法尽量满足国内药用玻璃瓶生产企业对药用中硼硅玻璃管的需要,以便使我国的国民都能够获得注射新冠疫苗的机会。因此,我们也不必要为生产药用玻璃瓶所缺乏原料而过于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