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镜的秘密
广州一酒吧包厢设双面镜正对洗手台,这存在什么安全风险?
酒吧是年轻人放松的一个好去处,大家通常会在夜晚下完班以后和好朋友一起去酒吧当中喝点酒。不过酒吧也宽斗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这样的地方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广州的一个酒吧包厢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因为它的镜子设计非常的不合理。在包装当中存在一个双面镜,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个镜子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然而等到进卫生间慎仔磨里面上厕所就会发现,在包厢里面的人完全可以看到卫生间里面的人,但是卫生间里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如果大家不知道这个秘密的话,很有可能在包厢当中的人就可以直接偷窥卫生间里面的人了。假如这个包厢当中有男有女,并且是女生在卫生间里面,那么这种危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镜子设计不合理当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包厢当中的客人就感觉到非常的生气,并且立马联系了这个酒吧当中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个设计非常的不合理,涉嫌偷窥客人的隐私。尽管说这个包厢是封闭性的,可是每个人在卫生间当中也会露出自己的隐私部位,因此卫生间也应该做成封闭性的。如果有人在里面上厕所,外面的人全部都能看到的话戚冲,那么这个卫生间的门也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了。
不过,工作人员的说法却让人感觉到特别的无语,他们表示这个卫生间是男女共用的,因此也不存在什么特意为女性设计的这种说法。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这种设计已经是违反了规定的。希望大家在外面玩耍或者是住宿的时候都能够去注意这些小细节,一旦发现不正常的地方就要选择及时报警。
关于哈利波特7中碎镜子的来龙去脉...
哈利波特7中的碎镜子是双向镜,是两面带有魔法的镜子,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另一面镜子的映像。
第五部圣诞节时,小天狼星送给哈利一面双向镜作圣诞礼物。
第五部结尾时,哈利因失去教父心痛不已,不小心摔碎了双向镜。
第七部开头,哈利从双向镜碎片看见一对澄澈的蓝色瞳孔,以为是阿不思·邓布利多,其实是阿友此不福斯·邓布利多(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弟弟)的眼睛。蒙顿格斯将另一面双向镜从莫里格广场倒卖给阿不福斯了。
第七部中间,哈利等人被好掘迅关在马尔福家的地牢里面,他通过双向镜求助,被阿不福斯看见,成功解救了哈利。
扩展资料:
哈利波特7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简介
还有四天,哈利就要迎来自己十七岁的生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然而,他不得不提前离开女贞路 4号,永远离开这个他曾经生活了将近十七年的地方。
凤凰社的成员精心谋划了秘密转移哈利的计划,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袭击。然而,可怕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伏地魔已经染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占领了魔法部,控制了半个魔法界,形势急转直下。
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为了完成校长邓布利多的遗命,一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但是,伏地魔也早已开始了寻找长老魔杖的行动,并派出众多食死徒,布下天罗地网追捕哈利。
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相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抢先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
然而,伏地魔未能如愿以偿,魂器不可能战胜纯正的灵魂。哈利赢得了这场殊死较量的最终胜利。
哈利·波特虽然差点身亡,最后神奇的死而复生,还和好朋友罗恩的妹妹金妮结婚生子,而之前传出最可能会死亡的罗恩和赫敏也逃过一劫,还幸福的走上红毯。 所有的秘密都已揭晓。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散汪三个孩子,赫敏和罗恩也结婚生子。两家人重聚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孩子们去霍格沃茨。
哈利波特,穆尔塞伯
是一个食死徒,是斯内普,卢修斯时期的
原文:“我知道詹姆·波特是个自以为是的自大狂,”莉莉打断了斯内普,“这点不需要你告诉我。但穆尔塞伯和埃弗里的所谓幽默是邪恶的。邪恶的,西弗。
我记得后来他在一些食死徒对凤凰社的攻击行动中也出现过。
长长的七部《哈利•波特》,值得我们洞悉的地方太多。无论是写作手法技巧,还是人物性格设定,或是结构内容安排,都有着巧妙的设计。“哈学”,的确是一门包含甚广的深奥学问,从各个不同视角,都能审视出新的艺术。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刘心武先生经常拿它来分析《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在我看来,《哈利•波特》也同样将这种手法发挥得巧妙尽致。
草蛇灰线主要包括五种手法: 一、谐音法 二、谶语法 三、影射法 四、引文法 五、化用典故 当然,《哈利闹仿•波特》中铺垫无处不在,非常之多。大部分在读完七部著作之后便已了然。所以像黑魔法防御术可教授无法担任长久的缘故、阿不思•邓布利多一出场相貌描写中鼻子至少断过两次……等等,这些显而易见、数不清道不完的铺垫就不再多提。这里只说一些比较隐晦的铺设,或者说我认为比较隐晦的方面。
《哈利•波特》铺垫之巧妙,构思之长远,是我一直以来最为欣赏的方面之一。我喜欢从草蛇灰线的细微精妙之处来领略它的结构安排之美。
一、疯姑娘卢娜 卢娜•洛夫古德,是《HP》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为D.A.六杰之一,在哈利同辈的少年中,为正义之战所做出的贡献不可或缺。罗琳腔弯虚安排人物往往深有远虑,后面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早在几部之前便有铺垫,没有心血来潮突然冒出的角色。可卢娜乍看之下似乎是个例外,她的出场很晚,而且几乎一出现就担当了重要作用。第五部《凤凰社》第十章卢娜才首次登场!她会是罗琳完成大半部著作后,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才冒出的一个疯姑娘吗? 当然不会是。读到第五部有这种怀疑的人看完七部之后,也不会觉得如此关键的角色会是后来才添加上的。但罗琳为什么让她出现得如此突然? 如果非常仔细地翻书,就会发现在五部之前有安排过卢娜很不起眼的信息。
第四部《火焰杯》第六章《门钥匙》—— 【“不用了,洛夫古德一家一星期前就到了那里,福西特一家没有弄到票,”迪戈里先生说,“这片地区没有别人了,是吧?”】 在第七部发行之前,我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却不敢完全肯定“洛夫古德一家”指的就是卢娜和她父亲。虽然在魔法界不是同一家族几乎没有同姓,但也无法确定是否会是另一家和卢娜同族的亲属。不过,看完第七部,就可以完全确定罗琳这里所指的正式卢娜家,而且也明白了这样安排的意图。 早在第四部的这一细节,就很巧妙地点出卢娜与韦斯莱一家的邻里关系,为后面长远的情节打下基础。正是因为他们是紧邻关系,才让比尔婚礼邀请洛夫古德一家变得合情合理,也为后来拜访谢诺菲留斯,罗恩知道他家大致位置成为顺利应当。 拉文克劳学院向来以聪明著称,可创建一千年后,最具这个学院典型代表的人,并不是某个考试第一的得主,而正是这位“疯姑娘”! 卢娜正是出场的那一章直接由她的名字来命名——其重要性可见一般。可以说,她刚出场时,真是无处不透露着疯癫,冒出最没头脑的一句话就是: 【“过人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最大的财富。(Wit beyond measure is greatest treasure.)”卢娜用唱歌般的声音说。】(《凤凰社》第十章《卢娜•洛夫古德》)这句话当时出现毫不起眼,而且与当时哈利、金妮、纳威同她的谈话内容看似毫无相关。可正式这句当时令人觉得没头脑的话,却成了日后关键的一点。 “过人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拉文克劳学院的特色铭言,有关魂器之一拉文克劳冠冕的最先行线索。 D.A.六杰中,卢娜是唯一一位非格兰芬多学院的学生。罗琳对这个角色伍燃设定,要起到异于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无论在她出场前,还是出场后的一些情况,都对后续的剧情发展早有预设。
二、老魔杖 “死亡圣器”这一概念在第七部中被提出很出乎我的意料。而三圣器中最突然的我觉得是老魔杖。因为几乎是突然宣称原来邓布利多的魔杖就是这根威力非凡的魔杖,而在前六部中,却连一次正面描写都没有!(复活石和隐形衣都有正面描写。) 可是去思索一些节,就会惊奇地发觉:原来罗琳早在第一部,对老魔杖强于其它魔杖的作用,便有非常隐晦的信息。
大家都知道,魔杖受到严重损坏时一般情况是无以修复的。罗恩魔杖几乎断为两截是,整整一年未找到修复办法,用魔法胶带固定液经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密室》);哈利魔杖折断后,赫敏用咒语也修复未果(《死亡圣器》第十七章《巴希达的秘密》);后来哈利拿给魔杖制作人鉴定——【“不能,”奥利凡德轻声说,“我很抱歉,非常抱歉。魔杖受了这么严重的损害,据我所知是没有任何办法能修好了。”】(《死亡圣器》第二十四章《魔杖制作人》)。但在第七部最后结尾,哈利用老魔杖成功修复好了冬青木凤凰尾羽的魔杖,是罗琳设定中突然的奇迹,刻意的完美吗? 非也。 其实,老魔杖在修好冬青木魔杖之前,至少还成功修复过一根魔杖—— 【“……可我想,他们在开除你的时候,准被他们撅折了吧?”奥利凡德先生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啊,不错,是被他们撅折了,是的。”海格慢慢地移动着脚步说道。“撅折的魔杖我还留着呢。”他又高兴地说。 “可你不用它了吧?”奥利凡德先生急忙问。“哦,不用了,先生。”海格忙回答。哈利注意到海格在回答时紧紧抓住了那柄粉红伞。】 (《魔法石》第五章《对角巷》) 不错!正是鲁伯•海格的这根橡木魔杖。他在三年级被里德尔诬陷开除,魔法部派人折断了他的魔杖,当时应该不可能出现瞒天过海、在魔法部眼皮底下藏过的情况。可是……我们后来看到,海格的“粉红伞”无疑工作得很好。 本来销毁的魔杖后来却一直正常使用了几十年,不禁要打个问号来问,是怎么超越了通常的情况!?指向的唯一一种可能解释就是——邓布利多。老魔杖。 对于像奥利凡德这样精通于魔杖学的制作人,尚认定折断的魔杖无法修复,可见老魔杖异于其它魔杖的强大威力确实属实。后来哈利能用它修好冬青木魔杖就一点也不惊奇了。 假充伞把来掩饰魔杖——要瞒盖的不仅是对魔杖的非法持有,恐怕还是想对老魔杖强大魔法的掩藏。
三、阿不福思 一个没太大意义的话题,只是觉得阿不福思——这位圣人弟弟安排的十分巧妙。在《死亡圣器》之前,他若隐若现地散落在前六部的点点角缝,让后来一切作用关键的突变成为水到渠成。不过,即便是最后一部,对阿不福思的描写还是过少。几十年隐瞒同最伟大巫师的关系,只做一个地下酒吧的老板,他的目的,他所起的关键作用,好多仍隐晦地没有点破,甚至有些还只能推测。 在这里尽可能全的找出前六部有关阿不福思的蛛丝灰线,并来看看它们对后面情节的铺垫和呼应。真让人佩服罗琳的安排勾画!
提起阿不福思,就不得不说到“猪头酒吧”。这个酒吧首次被提及是在第一部《魔法石》,第十六章《穿越活板门》中海格的话——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猪头酒吧——就是村里的那个酒吧,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家伙……”】 猪头酒吧出现得非常早,远早于三把扫帚,可见罗琳伏线之深!而且第一次提及就点名他的特色——“稀奇古怪”。第一部结尾处,无论是哈利,还是读者,都会觉得邓布利多是故意放手让哈利这么做来磨砺他,而校长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当看完七部《哈利•波特》,再回首审视《魔法石》时,一切的探寻和危险,真像一场游戏——一场锻炼考验哈利的游戏!对其中一切的一切都了然于心,对所有情况有绝对的掌控。海格同奇洛非法交易的龙胆早就知晓,只不过故意没有点破,更未去插手,在一旁关注哈利会如何应对。
第一次出现“阿不福思”这个名字是在第四部《火焰杯》第二十四章《丽塔•斯基特的独家新闻》—— 【“绝妙的观点!”邓布利多教授说,“我的弟弟阿不福思,因为对一只山羊滥施魔法而被起诉,这件事在报纸上登得铺天盖地,可是阿不福思躲起来没有呢?没有,根本没有!他把头抬得高高的,照样我行我素!当然啦,我不能肯定他认识字,所以他也许并不是胆子大……”】 我们可以看到,阿不福思首次被提到就引出了他同山羊的关系——很巧妙地设定。山羊可以说是阿不福思最特色的代表:是他的守护神,是他同妹妹最美好的回忆所系。虽然到第七部也未解释他为何会对山羊施咒,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个恶作剧,一定与对阿利安娜的怀念有关。所以,面对起诉和斥责,他自然会“把头抬得高高的,照样我行我素”。
阿不福思的名字在前六部中仅出现两次,除了上面所说的那次之外,在第五部《凤凰社》里有提。第九章,《韦斯莱夫人的烦恼》,穆迪给哈利看凤凰社早期的照片—— 【“这是邓布利多的弟弟阿不福思,我只见过他那一次,是个奇怪的家伙……”】 穆迪这句简短的话,包含的信息却非常多:一、穆迪可算是凤凰社最核心的成员,连他都“只见过他那一次”,可见阿不福思身份隐藏之深,任务之隐蔽;二、穆迪本人就算一个奇特怪异的人,能让他做出“是个奇怪的家伙”这样的评价,可以想象阿不福思的表现给人感觉有多奇怪,也呼应了猪头酒吧“稀奇古怪”的特点;三、(这是看完七部之后说明的了)阿不福思虽与哥哥感情不和,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对明白事理,并有足够的决意和勇气为正义抗争到底。他既然肯加入凤凰社,就表明愿意接受阿不思的领导和他所分配的任务。所以,我们有理由肯定:阿不福思常年在为哥哥提供可贵的情报。他在邓布利多死后,屡次给予哈利帮助不是机遇巧合的偶然,而是邓布利多早有的刻意安排。
第七部中也有说:【“大约一年前从蒙顿格斯手里买的,”阿不福思说,“阿不思跟我讲过。我一直在密切注意你。”】(《死亡圣器》第二十八章《丢失的镜子》。)哈利第一次见到阿不福思,是在猪头酒吧组建D.A.。在《凤凰社》第十六章《猪头酒吧》里,对这个酒吧的描写是: 【猪头酒吧只有一问又小又暗、非常肮脏的屋子,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羊膻味。……】 对猪头酒吧老板的描写是: 【他是个看上去脾气暴躁的老头儿,长着一大堆长长的灰色头发和胡子。他的个子又高又瘦,哈利隐约感觉似乎在哪儿见过他。】
第五部是,尚未把“阿不福思”与“猪头酒吧老板”等同。但此处已有颇多线索将两人的共通之处隐隐相连。一、“羊膻味”一词再次点出阿不福思对山羊的看重;二、“个子又高又瘦”——这也是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形象特色,兄弟俩还是有比较相似的地方;三、“哈利隐约感觉似乎在哪儿见过他。”——罗琳每一笔都绝不是随便而写,这里既然这么说,猪头酒吧老板绝不是个陌生人物,是先前所提及过的某人,而且也一定会有后续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后来知道,哈利曾在凤凰社成员照片上见过他,不过当时没记起。哈利他们在组建防御小组时,就算蒙顿格斯不化妆跟踪,邓布利多也能第一时间知晓!
《凤凰社》中还有一点说到阿不福思,第二十七章《失落的预言》,邓布利多说—— 【“应该说我们的运气在于那个偷听的人只听到了预言的一小部分就被发现了,紧接着被扔出了酒吧。”】 这里邓布利多并未讲明发现窃听者是谁,后来在第六部《混血王子》的第二十章《被窃听的预言》中,特里劳妮自己的讲述对此有了详细的补充: 【“是这样,当时门外一阵骚动,随即门被撞开了,那个十分粗俗的酒吧招待和斯内普站在外面,斯内普胡扯说是上错了楼梯……”】 不得不说,这个暴躁粗俗的酒吧老板,对十几年前那个预言的实现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斯内普没有被打断,而是听到了全部预言,那么伏地魔也许就不会行动,不会去标记他认为有威胁的孩子。同时,这又是一个铺垫:正常的老板理应在吧台招呼客人,怎么会没事跑到楼上客人的房间门口?而且偏偏是关注着邓布利多呆的房间?就算是偶然碰到,可猪头酒吧是以宽容非法交易和众多异类分子而著名,老板又怎么会如此反应激烈地对待窃听者,甚至将他扔出酒吧? 第七部中小天狼星遗留给哈利的双面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他们三人可能就死在马尔福庄园。这面维系存亡救援的重要镜子,阿不福思是何时从蒙顿格斯手里买到的呢? 【他们就站在三把扫帚的外面,其中一个很高很瘦,哈利眯起眼睛,透过被雨水打湿的眼镜认出他是霍格莫德村另一家酒吧——猪头酒吧里的男招待。哈利、罗恩和赫敏走近时,那男招待用斗篷裹紧脖子,转身走开了,只留下那个矮个子在摸索着怀里的什么东西。他们离那男人不到一步远了,哈利突然认出了他。“蒙顿格斯!”】 (《混血王子》第十二章《银器和蛋白石》) 其实这里出现颇多奇怪之处:首先,在第五部中小天狼星曾说——【“他(指顿格)二丨十年前被禁止进猪头酒吧,那个男招待记性好极了。】(《凤凰社》第十七章《第二十四号教育令》)究竟是二丨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蒙顿格斯和“老板”产生芥蒂而禁止进入酒吧?既然这样,那么阿不福思为什么又会从蒙顿格斯手里买取东西呢?这里,恐怕……“我们只能猜测,而永远不会知道答案”。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奇怪的地方了——阿不福思偏偏在众多赃物中挑中了那面镜子绝非偶然,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性很多。我猜测两种可能性比较大:一、邓布利多已经发现蒙顿格斯盗取格里莫广场12号的东西,而且他知道双面镜(这是小天狼星和詹姆曾经联络用品,熟悉他们的人应该不难知道吧?)所以让阿不福思留意这件东西;二、阿不福思发觉蒙顿格斯在霍格莫德贩卖小天狼星的遗物,他认得这是天狼星和詹姆曾经的联络镜子,猜测另一半很可能在哈利处,为了更好的留心哈利而将它买下。总而言之,我认为阿不福思一定是知道这面镜子的重要性和作用。所以……呃,“为了更伟大的利益”抛弃个人成见也不奇怪,至于说蒙顿格斯,既然有人肯买,我想他是不会介意是否曾经有过矛盾的。三、当时阿不福思看见哈利过来“用斗篷裹紧脖子,转身走开了”,似乎是在故意回避,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更证明了他知道镜子的用途,他怕哈利看见他买的是什么东西。可以想见,如果哈利看见双面镜,一定会一眼认出,而且说什么也要索要回来。因为这是小天狼星留给他最后的纪念。
哈利在霍格莫德目睹“猪头酒吧老板”和蒙顿格斯交易的这一幕,为后来双面镜易手到阿不福思做出重要铺垫。在第六部伏地魔与邓布利多曾经的那段经典对话中,猪头酒吧老板也被很有趣的提到过—— 【“那么,如果我今晚去猪头酒吧,不会看到那群人——诺特、罗齐尔、穆尔塞伯、多洛霍夫——在等你回去吧?真是忠诚的朋友啊,跟你在雪夜里跋涉了这么远,只是为了祝你谋到一个教职。” 邓布利多对他的随行者如此了解无疑使伏地魔更加不快,但他几乎立刻镇定下来。 “你还是无所不知,邓布利多。” “哦,哪里,只是跟当地酒吧服务员的关系不错而已。”邓布利多轻松地说,“现在,汤姆……”】 (《混血王子》第二十章《伏地魔的请求》) 这里真是让我感叹消息传递之迅速!伏地魔和食死徒是一起到达的霍格莫德,他还未及跨入霍格沃茨的校长办公室,其随从情况就早已传送到邓布利多。几十年间,阿不福思究竟提供了多少有用情报我们已无从估晓,但仅仅是这几处——伏地魔随从的食死徒、龙蛋交易、D.A.组建、发现预言窃听者——就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这里还想引申一点:早在D.A.组织暴露之前,邓布利多就知道并会使用有求必应屋。猪头酒吧通往有求必应屋的通道也应该是故意修建——那里离校长办公室很近,在同一层。第四部圣诞舞会上邓布利多的那句玩笑,半有点启示哈利的意思,看他当时的表现就知道:【哈利可以发誓邓布利多几乎不易察觉地朝自己眨了一下眼睛。】(《火焰杯》第二十三章《圣诞舞会》)。至于说邓布利多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拉文克劳的冠冕,主要因为他从未想到要将有求必应屋变成“我要藏东西”的样子。
最后说一下邓布利多的葬礼,阿不福思也有参加: 【一半椅子上已经坐了人,这些人各式各样,鱼龙混杂:……还有几个人哈利只是看着面熟,如猪头酒吧的那个服务员,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推小车的女巫。……】 在哈利“只是看着面熟”的两例人中,猪头酒吧老板放在第一位来说,罗琳也算是故意着重提出一下。 其实,不管阿不福思觉得哥哥对家人有过如何的过错,不管邓布利多兄弟俩曾有怎样的芥蒂,阿不福思,他终究还是站在光环耀人的哥哥背后一直给予者默默的支持和帮助——几十年如一日!身为一个毫不起眼的酒吧老板,他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四、杂说佩妮 这里用来“杂说”二字,就是“随便谈谈”,我想这些细节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 第七部《死亡圣器》第二十三章《王子的故事》,佩妮留给我的意外是大于斯内普的。因为斯内普对莉莉的感情之前已经知道,却没料到一直厌恶魔法的佩妮•德思礼,曾经竟那么渴望进入魔法世界。 看完这一章之后,蓦然回首发现,原来曾经前面的两个细节,并不如我们最初理所应当认为的那样。
【“好多年前——我听见——那个可怕的男孩——对她说起过他们。”她断断续续地说。 “如果你是指我的妈妈和爸爸,你为什么不说他们的名字呢?”哈利大声问,但佩妮姨妈没有理睬他。她似乎惊慌失措到了极点。】 (第五部《凤凰社》第三章《一群猫头鹰》。) 我想,只要是稍细心点的哈迷,对这一细节都非常熟稔。在第五部发行之后到第七部出版之前,这可是备受猜想度测的一点。所有人都认为佩妮曾经肯定听到过什么,甚至是什么关键内容,而且坚信后文会有呼应的解释。但——很少有人怀疑到她所指的并不是詹姆吧。 这里罗琳用了“可怕的男孩”一词非常巧妙准确,很模糊地不点出究竟是谁,为后文留有空间。后来我们才恍然明白,原来她听到的其实是斯内普与莉莉的谈话,而非詹姆。因此,当哈利质问她时,她会“没有理睬他。”因为哈利所猜并不是实际情况,而佩妮又无法开口解释这一切尴尬的过往,所以她只能沉默。 这里顺便提一句,《凤凰社》第二十八章命题为《斯内普最痛苦的记忆》非常贴切。让斯内普最痛苦的回忆并不是詹姆对他的羞辱,而是他不下心说出的那句“泥巴种”,造成了同莉莉的彻底决裂。
第二个想说的细节是《混血王子》第三章《要与不要》—— 【“阿不思•邓布利多。”邓布利多看到弗农没有给他作介绍,便说道,“当然啦,我们是通过信的。” 哈利觉得,用这种方式提醒佩妮邓布利多曾经给她记过一封吼叫信,听着有点好笑。但是佩妮姨妈并没有对这种说法表示异议。】 以邓布利多的明智,怎么会用提及吼叫信的这种方式来让对方想起自己呢?吼叫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件愉快的经历,首次见面介绍自己,若真这么说,那的确是“有点好笑”。但邓布利多真正所指的是另一次通信——佩妮写信给他请求进入霍格沃茨。对于那次通信,佩妮无以否认,所以“并没有对这种说法表示异议。 佩妮•德思礼几十年都不曾忘记听到过关于魔法界的细节,表明出她对那个世界一直的渴慕。但他终因得不到这一切而嫉妒怨恨,造就她厌恶魔法的表现,进而将这种怨恨转移到自己外甥身上。其实佩妮自始至终是相信魔法,而且对哈利这个亲人也并非没有一丝牵念。所以才会在最后分别是做出那样奇怪的举动——【好像佩妮姨妈想对他说点什么:她用古怪而胆怯的目光看着他,似乎迟疑着想说话。】但最终,她还是无法逾越内心的屏障,【随即她猛地把头一摆,冲出房门。】(《死亡圣器》第三章《德思礼一家离开》),定格了她留给读者的最后形象。
五、最隐秘的渴望 【“你照魔镜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我?我看见自己拿着一双厚厚的羊毛袜。” 哈利睁大了眼睛。 “袜子永远不够穿,”邓布利多说,“圣诞节来了又去,我一双袜子也没有收到。人们坚持要送书给我。”哈利直到回到床上以后,才突然想到邓布利多也许并没有说实话。可是,当他推开枕头上的斑斑时,又想:那是一个涉及隐私的问题啊。】 (《魔法石》第十二章《厄里斯魔镜》) ——这是邓布利多校长在哈利一年级时给予他的答案。六年后,哈利回忆起这段回答是认为:【他向校长提出的惟一一个私人问题,却是他怀疑邓布利多惟一没有做出诚实回答的问题。】(《死亡圣器》第二章《回忆》)。后来哈利在十字车站“再见到”邓布利多时,蓦然明白:【他终于知道了邓布利多面对厄里斯魔镜是会看见什么,知道了邓布利多为什么那样理解魔镜对哈利的吸引力。】(《死亡圣器》第三十五章《国王十字车站》)。那么——哈利究竟明白了什么?他所猜测的就是邓布利多的真正所见吗?这位最伟大的巫师埋藏在心底最隐秘的渴望究竟是什么? 其实,只需了解一点,答案便非常清楚明了——“羊毛袜”在西方寓意亲情!! 邓布利多在镜中看到同哈利看到的一样——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邓布利多在一年级回答哈利时说的就是正确答案,只不过是很隐晦的代喻。当时哈利没有明白,后来经历一切事情之后,哈利才领悟邓布利多当时那句话的意思。 所以可以想见,邓布利多在说出【袜子永远不够穿】、【人们坚持要送书给我】时是怎样苦笑和无奈,在众人只看到邓布利多智慧的一面时,又有什么人能明白他内心的伤痛和愧疚!? 其实这也是邓布利多和哈利一样不喜欢摄魂怪的原因,那些痛失亲人的惨痛经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糟糕的事情。罗琳少年时母亲就因病去世,这个经历在她心目中投下的影响久久难以释怀,在整部《哈利•波特》中时时体现,成为最令人心酸的一点。
我本来认为这一点不用多提,但后来惊讶的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羊毛袜”代指亲情这一点。更受不了部分人会胡乱猜测邓布利多在魔镜中看到和格林德沃在一起,或是什么找到全部死亡圣器,更有甚者认为“羊毛袜”会是格林德沃送给邓布利多唯一一件礼物之类。从第一部就开始铺垫的完美结构安排,后来没有彻底点明,是留给大家一种含蓄的美。可有些人却反倒如此严重偏离了罗琳本身设计的思想! 邓布利多在死之前没有实话回答哈利的问题很多——或者说有保留没有完全告诉哈利的问题很多。可是,在哈利惟一一个认为他没有说实话的私人问题上,却是真的说了实话。或许,这再次验证了那句话—— 【真相,是一种美丽而可怕的东西,需要我们格外谨慎地去对待。】
六、R.A.B. 致黑魔王 在你读到这之前我早就死了 但我要让你知道,是我发现了你的秘密。 我偷走了真正的魂器,并打算尽快销毁它。 我甘愿一死,是希望你在遇到对手时 能被杀死。 R.A.B. (《混血王子》第二十八章《王子逃逸》。)
首先,是这张字条开篇的称呼——“致黑魔王”。敢直呼伏地魔的人很少,大家都叫他“神秘人”、“黑魔头”、“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魔头”等等,但只有一种人称呼他为“黑魔王”,那就是—— 【“你又懒惰又马虎,波特,难怪黑魔王—— ”“您能不能解释一下,先生?”哈利又火起来,“您为什么管伏地魔叫黑魔王?我只听过食死徒那样叫他—— ”】 (《凤凰社》第二十六章《梦境内外》。) 是的,这里我并不是单纯人为罗琳让哈利说出这句无礼的冲撞仅仅是为了突出气愤,她是在明确提醒读者“只有食死徒那样叫他”。单从称谓上便几乎可以锁定R.A.B.是食死徒! 然后是最后的署名:“R.A.B.”,最有肯能的就是姓名首字母缩写,依罗琳的写作铺垫之深,我觉得她一定不会将这名一个重要人物在前面没有提及,几乎可以肯定是先前提到过的某人。而翻遍全部哈利波特,惟一可能符合R.B.的就是雷古勒斯•布莱克(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英文拼写,所以仅凭经验觉得首字母应该的R.B)。而他也正是食死徒。 再看雷古勒斯本身。【小天狼星伸出一个手指,指了指家谱图最下面的一个名字:雷古勒斯布莱克。在出生日期后面有一个死亡日期(大约在十五年前)。】(《凤凰社》第六章《高贵的最古老的布莱克家族》)。罗琳设置角色非常引人深思,因为他早在哈利出生前后就已经死了,并且于当前剧情发展毫无作用。难道单单是想突出布莱克一家迷恋纯血统,偏向伏地魔的特色吗?我觉得远没有这么简单。而且雷古勒斯这个名字在《混血王子》中又被提到两次,一次是邓布利多说他死在小天狼星之前,两人都未留下后代;一次是斯拉格霍恩说起布莱克家族,提到雷古勒斯当时也在斯莱特林。这个没用的角色,罗琳似乎又在一些无关紧出刻意提及,我认为,她是在提醒读者注意这个人。【“不是,他是被伏地魔杀害的。或者,更有可能是在伏地魔的指使下被害的。我怀疑雷古勒斯还没有那么重要,需要伏地魔亲手去于掉他。从他死后我了解的情况看,他已经陷得很深,然后他对别人要他做的事情感到恐惧,就想退出。”】(《凤凰社》第六章《高贵的最古老的布莱克家族》)“陷得很深”一句说明雷古勒斯很有可能和伏地魔接触密切。魂器可谓是伏地魔最深层次的秘密,就连邓布利多也是花费好大功夫才得到这些证据,所以,只有和伏地魔贴近之人才有可能洞悉到这一切,从这里来看,雷古勒斯也非常符合。“就想退出”说明雷古勒斯其实在死前已经悔悟,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想反过来对付伏地魔,去窃取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