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出自哪个省 文房四宝出自哪些地方?
文房四宝出自哪些地方?
浙江湖州笔、广东端州砚、安徽宣州纸、安徽徽州墨。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哗蚂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枝扰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乱搭埋“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是哪座城市?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是安徽省宣城。
徽州出产“徽墨”、“歙砚”、“徽笔(汪伯立笔)”、“澄心堂纸”2017年,黄山市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名城”称号。
中国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都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为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曾立下卓著功绩,直到如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笔
笔居首位。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著名的有宣笔、湖笔及宋笔(四川乐山)。
2、墨
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用品,它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她的存在让纸和笔真正完美结合,溶为一体,从而演绎了“挥毫泼墨,跃然纸上”的精彩。中国的墨是渊源流长的,早在五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的石墨。
3、纸
发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事,更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造纸术最早的国家,这是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巨大贡献。文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是宣纸。
4、砚
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等。砚台是随着华夏文化的发展面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制砚历史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
扩展资料:
2004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宣城市荣幸地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称号。
该称号的取得,为宣城市赢得了一张分量十足的城市名片,有力地提高了我们宣城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现了我们宣城深厚的地域文化,宣传了宣城本土手工业的博大精深。
宣笔引领了中国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葛派”。
好墨写出的字经久不褪色,有“一点如漆”的美誉。中国墨的杰出代表就是徽墨。“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的绩溪为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城
马尔代夫报价咨询免费
10年马尔代夫专家为您服务
¥3999
提交信息官方服务官方网站马代游咨询文房四宝著名产地各是哪些地方?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但其最著名的产地屡有变化。大致如下:
1)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2)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
3)皖南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均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