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理行业有哪年开始有 监理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监理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1984年,我国第一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云南鲁布革水此森穗电站,也是中国春前第一个使用工程监理的工程。当时,世界银行的要求是,引森卜入国际通行的菲迪克(FIDIC)管理模式,即由业主方聘请专家来做第三方,通过专家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主导整个建设过程。这也是中国最初的工程监理制度的模型。1988年《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的颁布,使这一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工程监理制度始于()
事实上,早在2014年开始我国即在部分地区尝试探索“取消强制工程监理”,逐步推进工程监理制度的市场化发展变革,以建设单位自营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形式,创新深化工程监理行业发展,重新孕育工程监理市场发展的全新机遇。
当然,由于近年来各地工程监理改革政策不断,全国取消强制工程监理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如全过程工程咨询、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制度方式代替工程监理的争议与呼声越来越大,部分工程监理人员未全工程监理改革深意,不可避免的对监理行业发展产生危机与恐慌感。这里主要通过解读工程监理制度变革中的全新市场机遇,消除相关人员的从业危机顾虑。
1、监理资质管镇袭明理与市场需求
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制度的起步发展时间较晚,监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工程技术、法律知识、合同管理、计量知识缺一不可,这导致国内工程监理市场长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同时,由于监理行业长期存在的低价市场竞争现象,监理定位、责任权利设置不完善,导致工程监理人员行业地位与薪酬水平普遍不高,造成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
据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0月13日,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共213135人。而据估,同期全国高端监理人才的市场需求约在60万人左右。因此,客观上,国内工程监理市场对于监理人才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
从监理职业资质管理的政策动向来看,国家对于高级监理人才也表现出迫切的市场需求。
1
2019年12月23日,住建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提出“注册监理工程师”及“担任过与拟建项目相类似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可以担任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项目经理。
2
2020年2月28日,住建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与《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不仅指出取得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可认定其具备工程师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还取消此前监理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中级职称限制,将原本2年的考试周期改为4年,大大降低了监理工程师的考试门槛,提高考试通过率。
此外,随着近年来全国社保联网,认证合一查处更加严格,监理市场长期存在的挂证现象也得到一定缓解,市场对于有效监理工程师资质的需求日益强烈,这都为监理人员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机遇。
2、创新深化工程监理行业发展
随着“取消强制工程监理”在全国的试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地区积极探索取消“强制工程监理”后的代替方案,目前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自营模式、外部聘请监理单位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监御告理)、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模式、购买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模式。
建设单位自营模式
在自营模式下,由建设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内部工程师,履行监理职责。实际履行监理职责的相应人员,属于建设单位的内部员工,而非单独的一方责任主体,其只需对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不承担政府赋予的责任。原有的法定监理职责由建设单位承担。
这符合近年来,国家不断压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政策意见,能够倒逼建设单位主动重视项目监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改变过往“五方责任”制度下责任边界不清晰,质量安全事故多由监理单位“买单”的情况,有利于促进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外部聘请监理单位模式
取消强制工程监理后,建设单位还可以通过委托外部监理单位的方式对项目工程进行监理服务。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监理,即地方住建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若干家监理单禅辩位,建设单位如需聘请外部监理单位,需通过政府网站申请,从上述监理单位中进行选择。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即是避免了过往工程监理投标中的不健康低价中标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筹安排,确保监理单位的资质能力,规范监理执行。同时,由于监理服务费用经由住建部门按程序向财政部门提请支付,避免过往建设单位以监理费“挟制”监理单位的不规范市场现象发生。在这种监理模式下,工程监理人员有着较好的监理环境,能够有效保证监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合理性,有利于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全过程工程咨询与IDI保险
除了建设单位自营模式与外部聘请模式外,部分地区还提出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与“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代替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从形式上来看,全过程工程咨询与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我国接轨国际惯例,在建设工程领域创新应用的全新工程管理模式,与工程监理制度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但从监理行业发展来看,无论全过程工程咨询还是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都是国内新兴的工程管理行业,客观上极为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这就为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例
工程监理的本质即为一种工程咨询管理服务,理论上的监理职能更是覆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咨询管理,但碍于国内监理制度发展定位模糊,监理职能的发挥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并未完全体现出监理行业的原本价值。
监理行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升级,能够重新塑造监理行业价值,真正发挥工程监理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咨询管理功能,有效拓展工程监理的纵向业务延伸。
此外,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中的TIS质量风险管理服务,同样具有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特征,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质量管理服务机构有着良好的质监环境条件,不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监理原有的质量安全监管功能。
近年来,国家对于工程监理制度的改革动作不断,引发了部分行业人员的危机与恐慌,但危机之中同样孕育着生机。目前,工程监理行业发展逐渐趋向市场化运作,各地在取消强制监理后创新探索的各项代替模式,有利于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促进着监理行业的全新转型升级。
监理工程师很挣钱吗?
监理工程师越来越值钱?是真的吗
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是代表业主监控工程质量,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租大中国监理制度开始于1998年,作为依靠技术和管理进行服务的特殊行业,监理行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特别是作为作为监理行业“高智能”知识和“高水平”管理代表的监理工程师,已成为决定监理企业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
监理行业伴随城市发展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稳步发展,建设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种资质的监理企业共有7800多家,年实现营收规模近2700亿元,保持了健康增长态势。政策支持以及行业态势向好的趋势下,未来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增大。
监理制度在创新改革中日趋规范
2017年7月18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确立了工程监理服务多元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模式得到有效创新,逐弊敏竖步形成以市场化为基础、国际化为方向、信息化为支撑的工程监理服务市场体系的目标。并提出要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大型工程建设咨询服务企业。
据统计,目前全国获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的共8万余人,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监理工程师自然广受追捧。jx.yd119
取消强制监理,监理制度、工程监理的项目并没有改变
虽然原来监理资质取消后。监理制度,工程监理的项目并没有改变,原来需要监理资质来参加工程监理项拿高目的招投标,取消资质后就需要监理工程师来参加招投标。也就是以前有资质的企业参加招投标不一定就需要注册监理工程师挂靠招投标,只要挂靠资质就行了。而现在每个项目都需要注册监理工程师挂靠来进行招投标,从而注册监理工程师挂靠需求大增。因此,未来,注册监理工程师挂靠价格仍然看好。
监理工程师的市场价值水涨船高
监理工程师考试是从事监理工作的必备证书,已作为准入类资格类别考试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监理工程师的报考条件相比一般建筑类从业证书门槛更高,证书也就更有价值。
由此可见,监理工程师的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在未来监理工程师仍是供不应求的背景下,监理工程师的市场价值必然会随行就市、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