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最开始做什么家电 海尔是做什么电器起家的
海尔是做什么电器起家的
海尔是盯枝做冰箱起家的。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海尔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的节拍,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成为BrandZ全球百强品牌中第一个且唯一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2661亿元,同比增长10%;全球利税总额突破331亿元,同比增长10%;生氏则态收入达151亿元,同凯核敏比增长75%。海尔拥有上市公司4家,孵化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21家,在全球设立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拥有海尔、卡萨帝、统帅、美国GE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Paykel、日本AQUA、意大利Candy、卡奥斯COSMOPlat、日日顺、盈康一生、海尔生物医疗、海纳云、海创汇、海尔兄弟等众多生态品牌和新物种。
海尔做什么起步的
海尔刚开始是做冰箱开始的。1985年,海尔创业刚起步时,电冰箱生产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当时双方签订族盯的合同规定,为体现双方合作,海尔可在德国商标上加注厂址在青岛,于是海尔引进“琴岛利勃海尔”作为公司的商标。1991年企业名称确定改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产品商标也同时改为“琴岛海尔”,实现企业名称与产品商标的统一,同时导入CIS理念,推出以“大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为设计理念的新标志友悄,中英文组合标志“好穗渣琴岛海尔”,“海尔蓝”为企业专用颜色,形成了集团CI的雏形。1993年5月,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决定将第二代识别的中文标志去掉,直接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把英文Haier作为主识别文字标志,集商标标志、企业简称于一身,设计了英文“Haier” 作为标识。
海尔最先是做什么起家的
1984年-1989年
● 1989年6月,一场 *** 袭来,市场出现寒流,而海尔冰箱在这场风波中,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提价12%,仍然被抢购。
海尔以它的高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市场。
● 1988年12月,海尔冰箱在全国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从此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头地位
● 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 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
● 1986年,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枯掘察生从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
工厂紧张有序的工作状况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厂长张瑞敏。
● 1985年,张瑞敏从消费者的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 张瑞敏分析了当时电冰箱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的形势,提出了“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制定了海尔发展的“名牌战略”。
●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没茄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
张瑞敏是到农村大队借散亩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
1990年-1995年
● 1995年7月,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输入海尔文化,盘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
● 1995年5月22日,海尔集团东迁至刚落成的海尔工业园,拉开了海尔二次创业——创世界名牌的序幕。
● 海尔超级无氟电冰箱参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览,成为唯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产品。
● 海尔园建设日新月异,新项目边施工、边建设、边投产。
● 在海尔园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启动。
1993年11月19日,海尔冰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 1992年9月,海尔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海尔已成为合格的世界级供应商。
● 1992年5月, *** 南巡讲话发表了,海尔抓住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了海尔工业园。
● 从1984年到1991年,历时7年,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市委市 *** 的支持下,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 1991年,在全国首次驰名商标评比中,问世仅仅6年的海尔品牌与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一起,被评为“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标志着海尔的名牌战略已经开始产生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