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南京的房子有地暖吗 南京小区,新买房子时候有没有暖气地暖

南京小区,新买房子时候有没有暖气地暖

新房还没有装修可以装水地暖和春,就是埋在地板下的采暖系统,当然也可以装暖气片乱桐,管道也是可以唤陪耐埋在墙里,不论是水地暖还是暖气片它们用的都是天然气,墙暖就是一个墙体的保温系统,墙体的保温效果决定了室内采暖温度效果消失的快慢程度

南京地暖多少钱一平米?

南京的地暖费用为2.5元/立方米。

自2016年1月1日起,南京包括老五县在内将实施新的、更严格居渗正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管道天然气价格从实施了十年的2.2元/立方米提高到2.5元/立方米,达全省最高水平。南京同步上调气价:一档气从2.2元涨至2.5元,与无锡并列全省13市最高;二档气上涨0.4元,三档气上涨0.5元。

在气价大涨的同时,一档用气量相应增加。此前南京一档天然气用量为0-180立方米,可享受2.2元/立方米的低价,超过180立方米就进入二档气价2.6元/立前喊颤方米。新价格方案中,一档气量增加到300立方米。

老旧居民住宅小区(不含别墅)用户申请管道天然气实行工程安装费优惠政策,过去港华公司的标准是每户2600元,2016年1月1日起优惠至1700元/户。此前已签合同的用户和已通气的用户,仍按此前的价格结算。

扩展资料:

新价格方案下,按照2014年用气量计算,户年均增加支出45.05元。其中:年用气量在300立方米以内的用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支出27.22元;年用气量在300-600立方米的用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支出81.07元;年用气量在600立方米以上的用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支出494.52元。

而对总工会、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企业特困职工和低保对象的用水、用气,实施困难群体补慧败贴政策,其中,自来水用户每年每户补贴50元;天然气用户按第一阶梯价格执行,采取先收后补的办法,2016年给予每户一次性调价补贴65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京气价涨至2.5元/m3 明起实施 地暖用户悠着点

为什么南方不装地暖

综合起来看,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经济性:采暖期的长短与运行成本。
我国对全国各个地区是有气象分区的。对于上海、重庆一类的地方,我们称为夏热冬冷地区。这种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酷热,冬季寒冷潮湿。不过,一般来说,这类型地区的需采暖总体的时间不长,且不连续。并不适合连续的长时间供暖,这就会导致增加采暖成本,且效用有限。这种条件下,也没有集中采暖的必要,所以,城市也不会去建立市政管网系统,经济性远不如北方地区。不过,独户自采暖可以弥补无市政热力管网的缺陷,用小型户式锅炉来进行供热,自行调节。但很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次,所以性价比依旧很低。


二:现有条件:生活习惯与建筑条件。
南方冬季的室外并不会出现很多0度以下的气温,这种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建造技术都有深刻的影响的。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人更加喜欢室外活动,更加喜欢开窗通风。而建筑呢,南方的建筑墙体更加“薄”(这里的薄指的有两层意思:外墙墙体的保温性更差,热容量更小);门窗的气密性也比北方的要差;建筑物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太大;建筑局部缺少冷桥保温设计

所以,采暖技术的推广,必须要克服这两方面的因素才可以有效实行。

一是适当调整人们的生活习惯,采暖期间适当减少开窗次数;

二,对现有的建辩冲筑进行改造,对新建建筑采用适合采暖的外围护结构做法。前者还比较好克服(开空调也不能开窗嘛),后者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外围护墙体的窗体的设计有很大的学问,需要综合地考虑冬夏两毕绝季的使用。单纯地增加保温层厚度,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导致夏季的空调能耗增加,且增加人体的不舒适度。

其次,当地施工条件携数歼与施工人员素质。


三:南方地区采暖可行性
其实,南方地区不采暖,有其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的,原因是多方面存在的。

而气候条件的不同,也肯定决定了南方地区的采暖技术不能照搬北方地区的标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南方地区的采暖设计必须要对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免导致水土不服。

其中的可行性措施有,利用地暖管道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提高管路系统的利用率;合理设计外围护墙体保证其隔热保温性能的平衡;建筑物适当控制体型系数和合理设计窗墙比,减少冬季散热。单项技术的推广是不明智,也不适合的。

补充:关于南方空气湿度对采暖的影响
这里主要纠正一种错误的认知:

南方的高湿度气候会降低室内采暖效果。
这里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湿度高的地区,加热前后温度相同的空气,是否需要更多的热量?

二:湿度高的地区,是否空气换热速率不相同?
其结论是:“一:在南方和北方,加热前后干球温度相同的空气,基本上不需要更多的热量;二:在前述两种工况下,空气的对流换热速率差异不大。”
但为何人们会有此种错觉呢?为何感觉南方的气候湿冷,北方在相同气温条件下,却不感觉那么冷呢?
人对温度的感知,我们称之为
体感温度
,并非是仅仅由空气温度决定的,同时也由人员所处环境的热辐射环境决定。

第一:我认为,南方地区在高湿度天气一般为阴天,也就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天气状况。而北方相反,以北京为例,北京冬季一般以晴天少云天气为主,太阳辐射较强。这就导致在相同的空气温度下,南方地区的人的体感温度明显不如北方地区。这一点,对于在南方和北方都呆过的同学,感触尤深。

第二:空气湿度大会降低衣物热阻,加快人体热散失。但需要指出的是湿度大的情况下,人体裸露在空气的体表的水分蒸发速率也会变慢。这可以用以解释为何北方无风天气和大风天气人的冷热差异大的缘故,而南方,对风速没有北方敏感。

相关专题: 南京 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