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玻璃什么情况下会炸裂 钢化玻璃会在什么情况下爆炸

钢化玻璃会在什么情况下爆炸

三种情况可能导致钢化玻璃爆裂:

一是使用不当;二是安装不当;三是温差太大。消费者在家中使用淋浴房时,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差不要太大,更要避免强烈的外力冲击。钢化玻璃之所以自爆大部分因为温度变化过快不均匀应力而自爆,

由于玻璃中存在着微小的硫化镍结石,在热处理后一部分结石随着时间会发生晶态变化,体积增大,在玻璃内部引发微裂纹,从而可能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扩展资料:

常见的减少这种自爆的方法有三种:

1)使用含较少硫化镍结石的原片,即使用优质原片;

2)避免玻璃钢化应力过大;

3)对钢化玻璃进行二次热处理,通常称为引爆或均质处理。

进行二次热处理时,一般分为3个阶段: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

升温阶段为玻璃的表面温度从室温升至280℃的过程;保温阶段为所有玻璃的表面温度均达到290℃±10℃,且至少保持2h这一过程;降温阶段从玻璃完成保温阶段后开始降至室温75℃时的过程;

整个二次热处理过程应避免炉膛温度超过320℃,玻璃表面温度超过300℃,否则玻璃的钢化应力会由于过热而松弛,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化玻璃自爆的预防只能在加工厂进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化玻璃

玻璃突然炸裂是什么原因

1.产品制作质量原因:

玻璃质量缺点的影响如有玻璃内有杂质,或是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点,都会导致钢化玻璃爆开.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使钢化制品有爆开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

2.制作工艺和技术原因:

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爆开的主要原因.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发生相变时,其体积膨胀,处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层的硫化镍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较限时,就会导致钢化玻璃爆开.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如果硫化镍相变没有转换完全,则即使在自然存放及正常使用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很低而已.

当玻璃钢化加热时,玻璃内部板芯温度约620℃,所有的硫化镍都处于高温态的α-NiS相.随后,玻璃进入风栅急冷,玻璃中的硫化镍在379℃发生相变.与浮法退火窑不同的是,钢化急冷时间很短,来不及转变成低温态β-NiS而以高温态硫化镍α相被“冻结”在玻璃中.快速急冷使玻璃得以钢化,形成外压内张的应力统一平衡体.在已经钢化了的玻璃中硫化镍相变低速持续地进行着,体积不断膨胀扩张,对其周围玻璃的作用力随之加大.钢化玻璃板芯本身就是张应力层,位于张应力层内的硫化镍发生相变时体积膨胀也形成张应力,这两种张应力叠加在一起,足以引发钢化玻璃的破裂即爆开.

简单的说,镍元素在高温状态下非常的小,但在常温状态下,又会变大.钢化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镍元素会变小,但在急速冷却时并没有来及变回到常温状态时的体型,所以钢化玻璃会爆开.国家规定,钢化玻璃的爆开率为3‰.

钢化玻璃为什么会自动爆炸

钢化玻璃内含有一种叫硫化镍的成分,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以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将硫化镍完全清除。夏天气温高,钢化玻璃内的硫化镍更容易膨胀,再加上家里开空调,内外温差大,发生自爆的情况会多一些。

钢化玻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这个是钢化玻璃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除产品制作本身质量原因外,与其本身制作工艺中固有的缺陷有关。

扩展资料:

防止钢化玻璃可以贴防爆膜。看过汽车挡风玻璃破碎时的样子,玻璃并没有到处乱飞,而是固定在了一层膜上。这个办法同样可以用到钢化玻璃上。贴上这种防爆膜,就可以防止玻璃碴乱飞,也就从根本上减小了玻璃对人身体的伤害。

但在选用防爆膜时要小心,尽量选择经过国际窗膜协会认证、具备生产安全膜资格的防爆膜。一些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的劣质贴膜,不但在意外发生时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而且还含有有毒物质,长期使用会产生慢性伤害。

参考资料:人民网-淋浴房钢化玻璃爆裂割伤脚跟 事件多发总是难维权

相关专题: 炸裂 钢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