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方程公式的推导过程 密度测定 公式推导
密度测定 公式推导
一般情戚销旦况况下忽略空气浮力。空气中重量=实际质量=M1
M1-M2=空气中和水中重斗神量差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pgv/g,v=(M1-M2)/p
水的密度是1000kg/m3=1g/cm3
物高扰体密度=M1/((M1-M2)/p)=pM1/(M1-M2),p=1g/cm3,所以仅从数值上密度=m1/(m1-m2)
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物体的密度(ρ)是用质量(m)除以体积(V)得出的。
计算时用公式ρ=m/V就可以了。
注:m是物体的质量,如果他告诉你的是物体的重力(G),你要先用重力(G)除以g(10N/kg)得到物体的质量再求密度。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米2(秒2*开)。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腊竖租,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轮兆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纤厅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1大气压=101325帕),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密度
地球的密度是怎么用公式推倒出来的
由mg=GmM/R²扮让仿得M=gR²/G 其中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M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球的半径,G为引力常量。
地球的体积厅纤V为(4/3)πR³
再有M/V即可得地球滑庆密度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