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供暖的地方有哪些 冬天有供暖气的省份有哪些?

冬天供暖气的省份有哪些?

冬天有供暖气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乱悔全国划分为严寒、寒冷祥运、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五个地区。

例如:2012年备受媒体关注的“要求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主要指夏热冬冷地区。这一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供暖分哗宴正界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暖

我国哪些省市都会在冬天采取集体供暖?

我国冬季采用集中供暖的区域主要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市,以及河南、江苏的部分地区。

这一区域的划定,主要是依据我国冬伏消季0℃等温线来划定的,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气温较低,更为寒冷。

集中供暖的优势

1、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的优势较多,有着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首先集中供暖代替分散供暖可节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能源;此外,集中供暖锅炉容量大,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较高,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2、供暖持续、安全、省心

集中供暖的技术比毕缺较成熟,比较安全,可以实现每天24小时持续手厅辩供暖,受热比较均匀,使用方便,且价格相对便宜。

国家规定哪些地方要供暖?以什麽为界限?分别从何时供暖?

1.秦岭-陇海线以北的地区有供暖;

2.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此线以南地区一律不集中供暖。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够90天,因此不值得集中供暖;

3.供暖时间为一般是十一月中旬开始供暖 具体时间每年都会根据温度调节,不一样。

国家城市供热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知扒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搭敏昌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拿历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区,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垦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供热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财政、价格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电力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技术和设计规范,推广科学先进、节能环保的供用热方式和技术。加强对供热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供热科学管理水平,保证供热质量。

相关专题: 供暖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