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季节是每年的几月份 黄梅时节是哪个季节
黄梅时节是哪个季节
黄梅时节是夏季,农历五月、阳历6月下旬的夏初,江南梅子黄了的时候,阴雨常会连下2个月,称为黄梅时节,黄梅时节的雨又叫梅雨,梅雨即指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
黄梅时节是哪个季节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阳历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黄梅时节又叫梅雨时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圆枣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时节是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橘雹拆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肆滑
黄梅时节是哪个季节
黄梅时节是夏季。
黄梅其实是一种水果,古时称杏子为黄梅,其成熟的季节在6-8月份,此时正值夏季,因此夏季这个时段也被称为“黄梅时节”。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中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
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梅雨季节的规律: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梅雨开始的罩正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中国台湾地培型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物中悔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梅雨季节
黄梅时节是什么季节?
据资料显示,农历五月、阳历6月下旬的夏初,江南梅子黄轿中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下2个月,成为黄梅时节”。
黄梅时节的雨又叫梅雨,梅雨即指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阳历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闭差山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庆氏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