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木雕大师有几个 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状况
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状况
建国后,黄杨木雕迅速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技法上,又创造了拼雕、群雕、镶嵌雕等多种圆雕手法,并且将浮雕和圆雕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分虚橘燃别以王凤祚、郑祥奎、叶润周等名家大师为代表人物的数个乐清黄杨木雕世家。现在的传承人主要有: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荣誉称号的1人,他是王笃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5人,他们是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等;获得中国根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6人,他们是王笃纯、高公博、虞金顺、郑胜宁、王笃芳、郑方杨等;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的5人,他们是王笃纯、王笃芳、郑胜宁、方江鸿、郑方杨;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是郑胜宁、牟湘波、王笃才、叶胜隆、王京、吴尧辉、郑松强等;获得浙江省非差虚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的2人,他们是虞金顺、高公博。获得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的是王笃纯、高公博、虞金顺、虞定良、吴尧辉、王艺、郑方杨、方江鸿、牟湘波;获得全国青年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1人,他是郑方杨;获得全国青年民间工艺能手称号的是郑旭光、方江鸿、郑亦平、郑宝成。
但是,在旧社会,由伍闹于那种:土伪如学、工拙于艺,商困于财,农惰于耕的窘境,黄杨木雕也和其他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均遭到严重的摧残。艺人们受尽剥削和压迫,生计艰难,颠沛流离,真有万家墨面没蒿莱。到解放前夕,黄杨木雕濒临于绝灭的境地。
解放以后,于无声处闻惊雷黄杨木雕犹如枯木逢春,重新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一九五五年乐清县由九个失业艺人在党和政府支持下,由王笃纯、叶润周、虞明华、王笃才、叶栋材等九位民间艺人在乐清翁洋成立了“黄杨木雕生产小组”,由王笃纯担任组长.不久又扩大为艺术雕刻工厂,许多老艺人纷纷回到原来的雕刻岗位,新艺人队伍不断扩大,使乐清县从事黄杨木雕的艺人已由解放初期的寥寥数人骤增至八百多人。国家为了提高艺人们的艺术水平,经常选派有经验的教授、专家前往厂里辅导,还先后报送了该厂十九名青年艺人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学府深造,乐清黄杨木雕艺人不断从事技艺钻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打破了那种因陈旧与落后的表现方式,从单人立体园雕发展到拼雕和群雕的园雕技巧,在1951年间乐清黄杨木雕艺人,大胆创作了园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大型出国展品,桔子丰收,而且把传统的浮雕和园雕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大胆地用群象的形式反映丰收的场面,这些,都突破了过去老一套的表现手法,使那著名的乐清黄杨木雕工艺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粉碎四人帮以后,厂里建立了创作小组,开办职工业余美术学校,组织青年雕刻工人学习绘画,雕塑等技艺,使青年艺人的技术力量得到了迅速提高,象竹山春笋,指日成林,不少艺人的作品还参加全国和出国展览,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全厂木雕产值比建厂时增加了七十多倍、产品销往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四大木雕之一,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
高公博,1949年出生于乐清柳市,1965年开始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艺术,皮培空1988年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获得“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中晌生导师、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第八燃瞎、九、十届人大代表。
济公
飞天
中国最顶级的木雕工艺大师是谁?
高公博,1949年出生于浙江乐清。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首届浙江省民间优秀文艺人才,首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乐清市文联副主席。
他曾经多年探索。他从废弃的树根中发现了美的意境。借助根的天然状态进行点睛之作,轿伍使他大获成功,并获得刘开渠的根艺奖。受根雕的启发,他首先创造了“劈雕”艺术,他巧借黄杨木剖开后的自然纹理走势,采取“粗中有细”的对比手法,精雕人物的面部表情,细腻生动,眉目传情。劈雕,轰动了工艺美术界,评闭让或价他的劈雕“走出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
作品《蓑翁》等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滑薯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奖、“刘开渠根艺奖”金牌奖等几十项国家级大奖。
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作品——蓑翁
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作品——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