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玻璃窗里面怎么形成的 各式各样的玻璃是怎么产生的?

各式各样的玻璃是怎么产生的?

传说古代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一次航海运送天然碱途中,傍晚将船停泊在海岸沙滩边,用船上的碱块和海岸边的石灰石块支架起锅壶,烧水作食,进行晚餐。第二天清晨,他们在灰烬中发现到闪光晶莹的珠粒,由此发明了玻璃制造。这是根据制造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纯碱和砂子编造出来的故事。不过腓尼基人确实在很早就能制得玻璃。他们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用金属管沾取熔融的玻璃吹制玻璃瓶。

在沙滩上烧火是不可能把石灰石、纯碱和砂子烧熔,使它们中所含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砂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石灰石是碳酸钙(CaCO3),纯碱是碳酸钠(Na2CO3)。它们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组成不定的不同硅酸盐的混合物。

玻璃是在烧制瓷器釉的基础上发现而发展起来的。

现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公元前~前年埃及王托特摩斯三世墓中发掘出的玻璃杯。说明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5世纪或更早已制造出玻璃。

在1~4世纪的古罗马时代,玻璃制的日用品已广泛使用。为了促进玻璃工业的繁荣,有的罗马皇帝竟免征玻璃工业制造者的税金。

我国是最早制得瓷器的国家,但出土的玻璃器件很少见。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墓中出土的成串玻璃珠,是公元前约433年的实物,是我国制造的。后来长沙汉墓出土的玻璃碗和南京象山东晋(317~383年)王氏墓出土的玻璃杯可能是外传的。

清代宫中收到的贡品中有一类是来自西洋的玻璃制品,如花瓶、摆件、灯具等。年(清康煕四十八年),工部奉旨筹建了一个御用玻璃厂,雇请了四名可能是来自意大利的玻璃制造工人。此玻璃厂到道光、咸丰时期已逐渐衰落,因此在清朝前期,我国的玻璃器皿还是十分珍贵的,只有皇亲国戚家中才有。《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府见荣禧堂紫檀大案上,“一边是金蛙彝,一边是玻璃盒(音海)”。显示玻璃器皿在当时非同寻常。

玻璃真正为普通人民享用始于19世纪后期。19世纪后期开始。建筑技术的巨大变化、电力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兴麦交通工具的涌现,需要大量窗玻璃、透明耐热的灯玻璃和透亮挡风的板玻璃,促使玻璃成为新的工业材料而迅速发展。年美国人发明了平拉法,年比利时发明了有槽垂直上引法,使平板玻璃的生产不再依靠繁重的手工劳动。年美国匹兹堡玻璃公司又发明了无槽垂直上引洼,上引速度较有槽法高15%~30%。将熔融玻璃上引是利用另一玻璃与它熔合。经过一系列石棉滚筒拉引、滚压,成为连续不断的玻璃片。年英国一家公司经过7年试验,花费400万英镑发明了浮法生产工艺,省略了磨光和抛光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浮法生产是将熔融的玻璃液流入熔融的金属锡槽中,浮在金属液面上,自然摊平。

年美国研制成第一部制瓶机,年开始用于生产,使吹制玻璃实现了机械化。

20世纪初期生产的玻璃主要是钠钙玻璃,一般常用做窗玻璃,冷却不匀时易破裂。年,美国科学玻璃公司制造出硼玻璃,热膨胀系数远较钠钙玻璃小,加热至200℃再浸入20℃水中也不会破裂,因此,它很快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用玻璃。以碳酸钾代替纯碱生产的钾玻璃也适宜用作化学仪器。

可是玻璃是非结晶体,是一种典型的非结晶的玻璃体。使它性脆而易碎。

为了提高玻璃强度,先将它加热到高温,然后让它迅速而均匀地冷却。这时玻璃的表面猛烈地收缩,使玻璃表面均匀地布满压缩应力。当这种玻璃以后受到拉力时,表面的压缩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拉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强度。这就是钢化玻璃。

不碎玻璃或安全玻璃是在制造玻璃时把金属网轧压入玻璃板中间。这种玻璃在破碎时不会飞出碎片,还可以通电发热,或者在两层玻璃间夹一层透明材料,如赛璐珞、聚乙烯醇缩丁醛等塑料。这种玻璃装在坦克的瞭望孔上,不但不容易被枪弹击穿,即使击穿了,也只是在弹孔周围出现网状裂纹,不会飞出碎片。

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微晶玻璃,是微小晶体组成的玻璃,这是在玻璃熔炼、成型前,加入微量金属元素或氧化物作为结晶核心,使玻璃析出晶体所成。微晶玻璃可以用作火箭、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的材料,也可制家用器皿。

玻璃纤维是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新产品。这是真正的玻璃纤维,是无机纤维,而不是有机或合成纤维。用玻璃纤维织成的布既能耐高温,又能抗拒化学品腐蚀,还有电绝缘和隔热性能。将玻璃纤维织成布浸浇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制成复合材料已成为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材料,它被称为玻璃钢。年,美国海军第一艘玻璃纤维聚酯小艇诞生。年,美国海军开始生产由玻璃纤维聚酯增强塑料制成的扫雷艇,这种扫雷艇不受磁性水雷的威胁。目前水上运动中的赛艇、旅游用的快艇也广泛用玻璃钢制造。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撑竿跳高运动员所用的撑竿都是用玻璃钢做的,它比竹竿强韧,比钢棍轻巧,又富弹性。

详情官方电话

玻璃窗内侧的哈气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是包含有水蒸气的(注意是气,而不是汽),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时,蒸气立刻液化成小水珠,此时你就看到一片雾茫茫,但是没过多久,这些小水珠就又蒸发到空气中,你就会看到玻璃又变透明了。
前提是冷玻璃,如果是热玻璃,你是看不到这种情况下。比如你朝着刚注满开水的玻璃杯哈气,肯定看不见雾茫茫的小水珠。

玻璃窗上的水汽是怎么形成的

玻璃外面冷,但靠近屋里的温度比较高,这时候空气中的水遇到玻璃是遇冷液化,形成水汽。

屋内空气温度高,室外温度低,玻璃的温度和室外温度差不多,当屋内热空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雾,如果室外特别冷还会形成霜。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于下垫面的蒸发与蒸腾,其含量因时因地而异,按容积计算其变化范围在0—4%之间,热带多雨地区可达4%以上,寒冷干燥地区几乎近于零。其垂直分布主要集中离地面2—3公里的气层中,高度愈高,水汽愈少。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故在天气变化中极为重要。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也能放射长波辐射,在水相变化中不断放出或吸收热量,故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很大。

扩展资料:

水汽扩散与水汽输送,是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将海水、陆地水与空中水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正是通过扩散运动,使得海水和陆地水源源不断地蒸发升入空中,并随气流输送到全球各地,再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回归到海洋和陆地。

所以水汽扩散和输送的方向与强度,直接影响到地区水循环系统。对于地表缺水,地面横向水交换过程比较弱的内陆地区来说,水汽扩散和输送对地区水循环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水汽输送过程中,还伴随有动量和热量的转移,因而要影响沿途的气温、气压等其它气象因子发生改变,所以水汽输送是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当地天气过程和气候的重要原因。

水汽输送主要有大气环流输送和涡动输送两种形式,并具有强烈的地区性特点和季节变化,时而环流输送为主,时而以涡动输送为主。

水汽输送主要集中于对流层的下半部,其中最大输送量出现在近地面层的850—900百帕左右的高度,由此向上或向下,水汽输送量均迅速减小,到500—400百帕以上的高度处,水汽的输送量已很小,以致可以忽略不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汽

相关专题: 是怎么 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