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糊玻璃钢怎么会变形呀 如果玻璃钢制作时出现变形怎么办?
如果玻璃钢制作时出现变形怎么办?
修整模具,脱膜后放置妥当。
变形机理
1.模具的玻璃钢材料固化时间不足、树脂收缩率大。模具的前2-3mm采用模具树脂,其后的增厚层可采用低收缩的树脂,以减少收缩量。另外,延后模具从木模上脱离的时间,利用木模定型固化过程中的模具形态。
2.加强结构不牢固。合理排布加固的角钢、方管。
3.模具厚度不足。模具厚度一般为产品厚度的1.5倍,面积较大的产品模具,可通过添加巴萨木等增厚材料,增加模具截面面积,来达到增加模具刚度的目的。
4.一些特定的形状,木模未作特定处理。如:平面起鼓、直角做成略大于90°等等
为什么玻璃钢会收缩变形
有以下两种情况:
1、玻璃钢制品固化时有一定的收缩率(3%左右),如果玻璃钢模具强度不够的话,制品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而造成模具变形;
2、玻璃钢模具制作时本身也有一定的收缩率,固化后尺寸较设计有变形,是很常见的现象,可添加低收缩剂或者干脆加填料降低收缩。也可通过使用力联思高韧性低收缩树脂来降低玻璃钢的收缩变形几率。
手糊玻璃钢的工艺是不是要被淘汰了?
年,美国以手糊工艺糊制了一个玻璃钢军用飞机雷达罩,自此手糊工艺就一直伴随着玻璃钢的发展。尽管后来涌现了很多新工艺,原材料也有了许多的变化,但手糊工艺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因为手糊工艺的优点很明显。①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需要模具和简单的工具,投资少见效快。②生产技术容易掌握,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可上岗操作。③所制作的产品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④可与其它材料(如金属、木材、泡沫等)复合成一体。⑤对于一些不方便运输的大型制品,可现场制作。
凭借着这些优势,手糊工艺一度在国内的工业生产中占据了70-80%的比例。虽然近几年随着其它工艺的成熟运用,手糊工艺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仍有过半的生产中会运用到手糊工艺。
虽然手糊工艺有诸多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①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现场环境的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②树脂含量大,不适合做高强度要求的产品。③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不适合大批量产品。④气味大,加工粉尘多,生产环境恶劣。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的是,手糊工艺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另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从业者日益减少,企业面临招工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