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装饰有哪些 故宫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有哪些?
故宫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有哪些?
太和殿上的装饰物有: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suān ní)、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1、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它是皇权神圣的象征。
2、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4、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腔衡拍入海,畅达四方。
5、海马: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6、狻猊:(音酸泥),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7、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8、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9、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拦则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10、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扩展资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伍羡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
故宫大门上的装饰,有什么寓意?为什么好几个门都不一样的装饰?
故宫又叫紫禁城,觉得紫禁城这个名字很不错诶,首先故宫大门上的装饰由门色、门簪、铺首、门钉组成。
门色:皇宫的大门采用的是朱漆,在古时没贺候朱漆是至尊至贵的象征,在那个社会无除掘升了皇宫、王宫和庙宇都不能使用朱漆大门,我才知道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好多家的大门都使用朱漆,原来是显得自己尊贵哈哈哈。
门簪:大门上面判察老凸起来的装饰品,是安装在门扇上有,用来规定在上槛的构件,门簪有各种形状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样式,正面有的是雕刻有的是花纹。在明朝和清朝的规定中,皇宫和王宫的门簪为四个,而大臣一品到七品只能有两个,百姓不得安装 。
铺首:就是门扇上的门环和底座,铺首一般为各种瑞兽的图案,是一种传统的门,这些瑞兽别名“金铺”、“金鲁”等等。皇宫的瑞兽团有驱邪镇凶的寓意。皇宫、王宫在铺首的选用尺寸都到了极致,那时候的铺首没有了使用价值,就是来彰显王族的气势。
门钉:是大门上的如钉子状的东西,每扇门九排每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东华门的门钉少一排,是八九七十二个,从门钉的数目规定也能看出那个时候的等级观念,九路门钉只有宫殿可以使用,世子府只能有五路。
因为古时候的等级观念很重,毎扇门都有自己的样子,不能与皇宫平齐。
简述北京故宫的布局特色
故宫的布局特点为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神旅野,中轴对称,前宫后苑。故宫位于族猛北京城中心,故宫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简述北京故宫的布局特色北京故拆穗喊宫南北长约961米,东西宽约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约52米的护城河。
故宫有4个门,正门为午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北门为神武门。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一般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