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毛霉显微镜下的图片

毛霉有何形态特征?对香菇有何为害?怎样防治?

毛霉(Mucor spp.)又名长毛菌、黑面包霉。在香菇菌种生产和菌筒培养阶段造成为害。常见的种类有为总状毛霉(M.racemosus)、高大毛霉(M.mucedo)和铅色毛霉(M.plumbeus)、小毛霉(M.pusillus)。

(1)形态特征 菌丝无色、透明、无横隔,分为潜生的营养菌丝和气生的匍匐菌丝。孢子梗从匍匐菌丝上生出,不成束,单生,无假根。孢子囊顶生,球形,初期无色,后为灰褐色。孢囊孢子椭圆形,壁薄。结合孢子从菌丝生出。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极为发达,早期白色,后灰色,与根霉相比黑色小颗粒明显派猛培较少。其形态见图22。

" role="figure

图22 毛霉

1.总状毛霉 2.大毛霉 3.刺状毛霉

(2)习性与为害 毛霉容易发生在香菇菌种和栽培筒的培养基上,喜温性,在20~55℃环境中毛霉生长茂盛,适应性极强,生长迅速,菌丝日伸长可达3厘米,随着菌丝生长量增加,形成交织稠密的菌丝尘唯垫。毛霉侵染香菇生长基质后,能隔绝基质表面氧气,使香知枝菇菌丝窒息,与香菇菌丝争夺养分和水分,有的种类(如小毛霉)还能分泌有机酸和毒素为害香菇菌丝。在培养室、栽培场周围环境不良、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条件下容易发生;菌瓶棉塞受潮或菌袋内培养基含水量过高也容易发生。大量发生时可导致大批菌种和菌筒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防治方法 参照链孢霉防治办法。

详情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微生物专家看看这是什么(白毛)霉菌,看似棉花。

很显然配铅乎是低等霉菌——毛霉或者根霉。
若要确定究竟,还需要进行镜鉴:培悉毛霉没有假激行根,单生孢子囊;根霉有假根且簇生孢子囊。

显微镜多大倍数才能看到微生物和细菌?

看微生物只要10倍,看细菌至少要40倍。

显微镜

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杨森父子所首创。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仪器种类:

(一)光学显微镜

它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500倍,分辨的最派桐小极限达0.2微米。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视野显微镜一种具有暗视野聚光镜,从而使照明的光束不从中央部分射入,而从四周射向标本的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以紫外线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体发出荧光的显微镜。结构为: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旅锋,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

(二)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由于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于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相位差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的结构: 相位差显微镜,是应用相位差法的显微镜。因此,比通常的显微镜要增加下列附件:

1.装有相位板(相位环形板)的物镜,相位差物镜。

2. 附有相位环(环形缝板)的聚光镜,相位差聚光镜。

3.单色滤光镜-(绿)。

(四)视频显微镜

将传统的显微镜与摄象系统,显示器或者电脑相结合,达到对被测物体的放大观察的目的。最早的雏形应该是相机型显微镜,将显微镜下得到的图像通过小孔成象的原理,投影到感光照片上,从而得到图片。或者直接将照相机与显微镜对接,拍摄图片。随着CCD摄像机的兴起,显微镜可以通过其将实时图像转移到电视机或者监视器上,直接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相机拍摄。80年代中期,随着数码产业以及电脑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也通过它们得到提升,使其向着更简便更容易操作的方面发展。到了90年代末,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晶圆要求显微镜拆羡晌可以带来更加配合的功能,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智能化,人性化,使显微镜在工业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五)荧光显微镜

在萤光显微镜上,必须在标本的照明光中,选择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以产生荧光,然后必须在激发光和荧光混合的光线中,单把荧光分离出来以供观察。因此,在选择特定波长中,滤光镜系统,成为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关专题: 有何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