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功能报告厅是干什么的 报告厅一般做多高?
报告厅一般做多高?
与报告厅大小有关,一般150人的报告厅,整体高度为6米左右,主席台为2步台阶,高度为400~450mm左右。 扩展资料: 1、报告厅是一个具备先进的多媒体显示系统、专业的音响扩声系统、高清的录制直播系统、丰富的舞台灯光照明系统以及智能化的集中控制系统的独立空告顷间。 2、报告厅是用来为召开各类会议、学术讨论、演讲、报告、新闻发布、多媒体教学培训、观看电影等活动提供卓越的音质效果、清晰的画面显示以及简单便捷的集中控制。 3、报告厅功能描述: 多功能报告厅使用及和衡管理制度 多功能报告厅是学校举行学术报告、讲座、各种工作会议及文艺演出的场所,为加强报告厅的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报告厅的用途 1、召开较高层次和级别的学术会议、讲座: 2、举办各类报告会、工作会议: 3、进行学科、专业教学实践、观摩; 4、举办学校文艺演出和学生竞赛活动。 二、报告厅的管理 1、报告厅由学校办公室专人复制。 2、报告厅的使用安排遵循校级会议及活动优先的原则。如无重大会议及活动安排,则按照申请时间顺序安排使用报告厅,办公室进行统筹和调整。 3、学校或各级部使用是必须有政教管理人员、保安、年级组长负责学生进场和退场的疏通并在会场内进行组织和管理,活动组织者配合报告厅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工作,尤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报告厅管理员在使用前要调试好音响、灯光及多媒体设备,打好字幕,会议结束后,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清理场地、关闭电源,确保室内安全。 5、报告厅管理人员对每次使用情况进行登记、检查、上报。室内设施在会议期间如遭人袜棚陆为损坏,由使用单位或个人负责赔偿,并追究会议组织者的相关责任,同时限制其本学期内再次使用。 6、报告厅管理人员和电工经常对大厅的电路线、灯光、消防栓、通风设备舞台的幕布进行检查,防止因灯光与幕布或其他物品距离太近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7、校外单位使用多功能报告厅须经校长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报告厅的使用报批程序 1、组织者到办公室领取《报告厅使用申请表》,一式两份详细填写使用时间、活动内容、人数、字幕及其他服务要求等。 2、《报告厅使用申请表》应提前三个工作人交至办公室,,重大会议或对会场环境及设备有特定要求的,须提前一周预约。 3、办理使用手续后需要变更或取消使用计划的,须在预约使用日前一天通知办公室。 四、报告厅的使用要求 1、进入报告厅须衣着整齐、举止文明,禁止穿背心、拖鞋进入。 2、保持厅内卫生干净,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吃带果壳的食物和随地丢弃垃圾。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报告厅。 4、爱护公物,严禁一个座位坐多人,不得踩踏座椅。 5、报告厅内多媒体设备和音响由管理人员操作,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 6、只允许在报告厅内指定位置张贴悬挂横幅标语,严禁使用双面胶(海绵胶、封箱胶布等)粘贴或用铁钉打孔。 7、凡违反上述规定的,管理人员有权采取制止违规行为、请出场外直至谢绝入场等处理方法;严重违规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报告厅的人数和面积怎么换算??
报告厅宜按1~2_/座设计,400人即600平方米,一般多功能厅和报告厅中,每个人按0.8—1_计算比较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平均1.5平/人。室内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当规模大于或等差锋于300座时,室内应作吸声处理。有条件时可设置空气调节。另外,报告厅的平面形状对报告厅的面积影响也很大,合理的扇形是面积最小的。
多功能厅一般是指单位内部,面积在不低于200平方左右,集会议、小型演出、影视播放、跳舞娱乐、卡拉OK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别看厅堂面积不大,要满足上述诸多功能,除设备配置合理外,其厅堂的形状结构、材料选用、装修风格、吸声材料布置等对实现上述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厅堂的高度倒是一个较灵活的指标,随举友厅堂面积大小变动。以标准的最低限度是:100平方左右不低于3米,200平方左右不低于3.5米,300平方左右不低于4米,超过400平方不低于4.5米,对于梁底高度可降低0.5米左右。
扩展资料
多功能报告厅不同于一般的多媒体教室,首先是所用设备都是高档的、复杂的。要使设虚答晌备发挥最好的性能,这需要专门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在实际的报告会中,报告人只要操作电脑等简单的设备即可。
主席台上的多媒体报告台桌,大多数是活动的,可移动的,在主席台适当的位置的地板上安装可翻盖的接线盒。在需要接入话筒、视频展示台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时使用。平时,多媒体的设备放置在右侧的设备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多功能厅的面积和座位比率怎么定
一般按1.5平/人,确定。
所谓多功能厅一般是指单位内部,面积在不低于200平方左右,集会议、小型演出、影视播放、跳舞娱乐、卡拉OK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别看厅堂面积不大,要满足上述诸多功能,除设备配置合理外,其厅堂的形状结构、材料选用、装修风格、吸声材料布置等对实现上述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厅堂的高度倒是一个较灵活的指标,随厅堂面积大小变动。以标准的最低限度是:100平方左右不低于3米,200平方左右不低于3.5米,300平方左右不低于4米让氏,超过400平方不低于4.5米,对于梁底高度可降低0.5米左右。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 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
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对建筑声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要取得多功能厅好的效果,首先要求厅堂的几何形状呈矩形、扇形等,不宜呈钟形、要杜绝圆形。尤其是一些新建大厦,因为设计师的别出心裁,强调造型、布局等,把多功能厅规划成圆形或多边形。殊不知,圆弧形的墙面若不加声学处理极易产生声聚焦,严重影响声场分布,破坏听觉效果。另外,钟形、圆形等不规则形状不利于舞台、音箱等的布置。当然,除非仅作开会之用,(比如圆桌会议),则桌子、座位可作弧形布置,但各侧墙仍应避免作圆弧形设计。就是对于那些矩形、扇形的厅堂,其长宽比例一般要洞码求在(1-3):1之内。
受到条件限制,对不规则多边形厅堂,一般应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估,认真做环境及声学方面的设计。
二、 舞台
考虑到多功能厅应具备小型演出的能力及开会主席台的布置,舞台是一个必需要考虑的设施。舞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传统的镜框式、灵活的地台式、有设在中央的高台式、也有“T”形式。但一般作为会议、演出等,建议还是倾向于传统的镜框式。这对会议、影视播放等较为有利。台口的宽度一般应为厅堂宽度的2/3,台口的高度应为台口宽度的1/2,台唇高度(舞台面)一般纳滑哪在0.8-1.1米。
三、 建筑声学处理
要获得多功能厅的良好效果,除对其体型进行优化筛选、分隔改造之外,其侧墙的声学结构造型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目前的经济水平条件下,给出如下原则:
1. 100平方或500立方以下的厅堂,原则上可不考虑建声对电声系统的影响,其结构及装修材料可根据装修要求灵活掌握 。
2. 100平方至200平方或500-1000立方的厅堂,建议在侧墙局部、后墙全部,稍微做吸声处理,其面积可以控制在相 当于厅堂侧墙面积的20%左右,选用吸声系数为0.2左右的材料,如软包。
3. 200平方或1000立方以上的厅堂,除按第2条要求之外,在吸声材料布置的面积上酌情增加,选用材料的吸声系数可 适当加大(如超细玻璃棉,外层选用冲孔率为8-15%的板材),并且在结构上要按声学要求设计处理,如超过2000 立方以上,可设置声扩散体,且两侧墙最好消除平行的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