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为什么火了 为什么莫干山夏季旅游那么火?
为什么莫干山夏季旅游那么火?
莫干山下芦花荡 锦毛鼠 白玉堂
为什么民国有权人喜欢在莫干山建别墅
您好,莫干山的自然资源并不独特,举目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山水。莫干山的民宿设计也谈不上个性十足,如果你走访20个分布全国的其它有异质的民宿,你会改变对莫干山民宿建筑设计的看法。
有媒体报道,2014年一年,德清民宿共接待游客23.4万人,实现直接营业收入2.36亿元,每张床铺的年产值达到1.5万元。
德清民宿的精髓在莫干山,莫干山民宿是一个统称,并非指某一个民宿。以104国道为界,以莫干山风景区为制高点,莫干山镇、筏头乡和武康镇的知中正上柏、城西、对河口、三桥等区域,统称为德清的西部,是生态环境保护区,也被称作环莫干山旅游休闲观光区。就是在这里,汇集着大量名声在外的民宿。
老实说,莫干山的自然资源并不独特,举目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山水。莫干山的民宿设计也谈不上个性十足,如果你走访20个分布全国的其它有异质的民宿,你会改变对莫干山民宿建筑设计的看法。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了莫干山民宿的名气和人气?在木尧看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区位优势明显,心灵归属地触手可及
莫干山地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莫干山脚下的德清筏头乡,距杭州、湖州55公里,离上海不过210公里,离南京也就250公里,09省道贯穿全境,104国道、宣杭铁路、杭宁高速公路傍侧而过。
上海是现代化大都市,南京和杭州是古城古都,更是目前旅游的热门城市,在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上,为莫干山人气的汇集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自然资源丰富,即是依托又是民宿构成部分
《纽约时报》评选了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个地方,莫干山排名第18位。CNN将这里称为:除了长城之外,15个你必须要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从外媒的这些报道,可窥一斑。
事实上,莫干山本身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景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它虽不培纤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三、人文历史深厚,让名人、洋人背书
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
莫干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众多的历史名人,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
鸦片战争后,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美、英、德、法、俄等外国势力开始染指,纷纷在山上建别墅、筑教堂,莫干山沦为外国人可自由居住的天堂。由于传教士梅生等人将在此所见所闻刊于外文报上,于是,莫干山声名鹊起,成为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列的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洋文化,从那个年代就已经开始与莫干山“结缘”。
换句话说,莫干山本身就是一个休闲旅游的胜地,各种配套早就齐备,这是莫干山民宿光大的基础,可谓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四、建筑遗存众多,建筑本身就是风景
由于莫干山本身就是传统的避暑胜地,因此,大量名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墅。
这二百多幢别墅形象丰富、无一雷同,分别代表了欧、美、日、俄等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使莫干山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美称。
其中,皇后饭店:毛泽东下榻处,张云逸在此疗养,陈毅多次前来探望;武陵村:蒋介石度蜜月、参加会议等多次在此下榻;白云山馆:国民党第一任外交部长黄郛所建,周恩来与蒋介石在此进行国共和谈;静逸别墅: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别墅;林海别墅:杜月笙、张啸林的别墅。
这些数目繁多的建筑,本身就是独具魅力、文化底蕴深厚的住宿依托。
当然,山上的很多别墅不是谁都可以住的,肩负着特殊的接待任务、疗养需求,而接待普通游客反而是他们的“副业搭悔”,我们谈及莫干山民宿也多指山半腰的民居改建而成的那些民宿。
换句话说,别处的自然风景是依托和支撑,而莫干山的自然风景只是住宿的配套设施。
五、乡村旅游推动,物极必反,越是大城市越先逆势而动
当多元、混杂的现代文明逐渐消减农耕文明时,身处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大都市的人率先开始觉醒、怀旧、回归,他们开始渴望乡野田园的宁静和平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而莫干山正好静静的等待在他们附近,离得那么近,且千姿百态、独具内涵。
很幸运,莫干山没有朝城市化的模本飞奔,而是呈现一副更具生机的乡野面貌,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城市化逆袭。
当莫干山的乡村旅游有效连接了城市需求和乡土资源时,发挥出了惊人的发酵力。莫干山上曾经被散乱废弃的农房,现在每栋30年的租金高达100万元。衍生而来的配套产业、出租农房和流转土地等方式,让村里的沉睡资产变成了现实资本。仅莫干山一带的60多家洋家乐,带动的农民房屋出租收入、流转土地收入等财产性收入超过1.83亿元。
在如此形势下,莫干山民宿越发展越得人心,越具凝聚力,越有影响力,这是莫干山长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六、深挖文化资源,创意赋予新的灵魂
江南村落,山山水水,自然景观大同小异。要形成“一村一品”、差别竞争,文化包装不可少。
莫干山麓的燎原村做足了“民国文化”文章,燎原村发轫于民国时的“乡村改良”运动,民国要人黄郛政治上失意后,在燎原村办起了奶牛场、蚕种场、跑马场等,光阴荏苒,这些风雨剥蚀的场站、库房、学校都成了乡村旅游的“素材”;废弃的铁路枕木、老式自行车配件以及就地取材的竹子,当做文化墙和围栏,就隔成了一座座茶社、客栈和文化创意空间。
文化就像味精和调色板,丰富和提升了乡村旅游这顿大餐,从而拉动了莫干山民宿的壮大。
七、塑造新品类,独树一帜,想不记住都难
提及莫干山民宿,不得不提“洋家乐”!
2007年,从上海骑车赴莫干山旅游的南非小伙子高天成一眼看中了青山环抱的“三九坞”小村庄。当他听说这些农房大多闲置时,立刻与朋友们租下了6间大房子,租期15年。从此,他们以环保理念将泥坯房改建为低碳型“三九坞乡村会所”就成了莫干山“洋家乐”的发源地。
可以说,正是“洋家乐”这张新奇的招牌,为莫干山民宿汇集了数不清的目光。人们先是好奇,不是“农家乐”吗,怎么出来一个“洋家乐”?继而开始探寻,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于此同时,各大媒体纷纷跟风报道,为这一新奇事物的出现大书特书,掀起舆论高潮,让莫干山民宿、“洋家乐”一夜成名天下知。
“洋家乐”的成功造势,对莫干山民宿来说,功不可没。
八、有故事,自然耐人寻味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民国名人一个个向你走来,民宿主人更是津津乐道为你评述。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老外在莫干山创业的故事一个个为你呈现。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诗文、石刻鲜活起来,越过历史的叠嶂,向你讲述沧桑巨变。
九、高逼格,却又形式多样,规模效应凸显
莫干山民宿一千元起价那是客气的,动辄三五千元一晚的比比皆是,这么说吧,莫干山民宿正因贵再次聚拢了目光。
“啥房子啥床,这么贵?老子一定要去看看!”
无疑,对于生活一味求新求异的富裕阶层,还真不怕你贵,还就怕你不敢贵。你越贵,我越住!
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冲击了大众的神经,也点燃了媒体的报道欲,莫干山民宿想不火都难。
当然,你若看后感觉不过如此(大多也是自欺欺人,左右衡量的不过是自己的腰包够不够鼓),莫干山还有几百元的民宿,甚至有百十元的,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大可在三五百元的民宿住一夜,然后在名声在外的民宿旁边来个自拍,紧接着上传朋友圈,末了标注一句话:莫干山民宿,没啥大不了。
十、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背靠大树好乘凉
不独莫干山,整个浙江省,乡村旅游都走在全国前列。举例说明:荻浦村总共687户村民,七成以上经营农家乐;燎原村去年有270万城里人入住民宿;富春江畔的芦茨村,几乎整个村子开发成了乡村酒店。
跟各地乡村游相比,浙江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出一筹!
而要形成这样的民宿运营氛围,无疑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扶持不是口头和文件上的,而是各部门的有机联动,比如相关政策的适度宽松、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关执照的办理、民宿协会的成立、媒体的循环报道等等。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莫干山:蒋介石在这里度蜜月,毛主席在这里主持制定新中国宪法
几个月前播出的网剧《隐秘的角落》把广西灵山的六峰山带火了,而今正在热播的谍战剧《隐秘与瞎野唤伟大》又让很多人对莫干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长三角之外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莫干山,但其实,不同于六峰山此前的籍籍无名,莫干山早已中外驰名,墙里开花墙外也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这里称为:除了长城之外,15个你必须要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纽约时报》评选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个地方中,莫干山排名第18位。据统计,莫干山一年接待的游客量近700万人次,而有着中华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一年的游客量也不过400万人次。
那么,莫干山的独特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享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莫干山”之名,源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
相传早在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阖闾欲争盟主,得知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神手,便限令三月之内,铸成盖世宝剑进献。干将、莫邪采山间之铜精,于山中铸剑。冶炉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断头发,与黄土拌揉,做为人状,投之炉中。炉腾红焰,终煅锤成雌雄宝剑。雌号莫邪,雄称干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蘸山泉,磨山石,宝剑锋利倍常。时莫邪有孕,夫妻俩知吴王奸凶,莫邪留雄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痕。”试之果然。吴王为使天下无此第二剑,残忍地将干将杀死。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命名为莫干山(一说干将和莫邪的儿子就叫莫干)。
这流传了二千七百多年的剑侠传说,令莫干山寂然中隐含大气豪迈的英雄气概。如今莫干山荫山山谷中,就有传说中的莫邪、干将磨剑处。池水清澈,上有飞瀑悬脊改空泻下,旁有亭栏磴道,上下盘旋。四壁摩崖有近人题刻。观者云:莫干之美在剑池,剑池之美在飞瀑。
一千多年的开发史,又使莫干山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众多的 历史 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迹。在莫干山磨凯的竹林中,隐藏着大约200栋别墅。这些别墅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依山就势展开,高低错落有致,形状美观,风格各异,驻足于此,不禁会产生身居域外,周游列国的感觉,因此这里又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毛主席下榻处皇后饭店,以及蒋介石官邸武陵村松月庐。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这首《莫干山七绝》是毛主席在1955年游览了莫干山的绝美风光后,驱车回程途中即兴口占一绝,抒发了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毛主席下榻处(莫干山126号)位于莫干山上横路,为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蒋抑厄建。1948年租赁给杭州西冷饭店,当时风行美丽牌卷烟,因美女烟标与皇后媲美,店主以“皇后”命名。皇后饭店由将军楼、梦坡楼、随园、怡心阁、栖凤楼、潇湘馆、冷庐等十几幢风格迥异的别墅组成。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第一部宪法期间,在此下榻。如今楼上保留了毛主席的卧室和会客室,除了必要的家具外,没有一点华丽的装饰,其他房间基本都作为展厅,室内陈列了“毛主席在莫干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莫干山”等珍贵资料。
武陵村,因如同陶渊明笔下武陵人的“世外桃源”,故被称为“武陵村”。武陵村的松月庐,建于1933年,因周围多古松、太阳台形似新月而得名,1948年7月,这里曾作为蒋介石的临时总统官邸,而成为浙江的政治中心。蒋介石度蜜月、参加会议等也多次在此下榻。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莫干山度蜜月呢?
鸦片战争后,因清廷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莫干山成为美、英、德、法、俄等外国人自由居住的天堂。他们在上面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别墅、教堂,这里成了他们休假避暑的主要去处,称之为“消夏湾”。据当年的报纸报道,莫干山上几百栋别墅,有几十个泳池和网球场,最多的一天,莫干山上就有5000个老外。
1928年,浙江省政府成立莫干山管理局,逐渐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主权。此后一直到抗战爆发前,国民党军政要员及各界人士纷纷上山购买或自建别墅,莫干山成了民国新贵、江浙沪富商和上海滩流氓大亨的避暑天堂,成了民国时期的“夏都”。
莫干山离蒋介石的故乡奉化比较近。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结婚仪式后,到浙江德清度蜜月也算是荣归故里。当时,国民党第一任外交部长、蒋介石在日本留学的校友加义兄黄郛在莫干山购有两套别墅,为迎接蒋介石与宋美龄上莫干山度蜜月,还把其中一栋具有皇家气派、名为“白云山馆”的两层别墅装扮得喜气洋洋,并在别墅不远处增设了一个岗楼,这座楼如今叫“观日台”。现在,白云山馆二楼卧室梳妆镜正对的墙上,还挂着蒋介石宋美龄的结婚照。
“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连绵起伏,风景宜人,景区面积一共有43平方公里,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而驰名中外。“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连片竹林127平方公里,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茂密粗大的毛竹,高可三四丈,围沿10寸以上,四季常绿,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绿清凉的巨伞。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红壳竹、孵鸡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凤尾竹、象牙竹、乌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顺竹等等,竹海碧涛,“风摇摇兮绿竹扬波”,说莫干山是个百竹陈列馆不为过。
莫干山海拔最高724米,绿植覆盖率极高,保留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丰富,不仅是植物基因库,也是天然森林保健中心。无论是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植被,还是 历史 文脉,莫干山都是适合居住静养身心的地方。这里夏季气温较低,七、八月平均温度仅24度,早晚尤为凉爽,“清凉世界”名不虚传,最宜避暑。
靠山吃山,莫干山也不乏珍馐美味,如笋系列食品及蕨菜、野芹菜、石鸡等,不仅味美可口,更兼有药理作用。主要名菜有:生炒石鸡、兰花鞭笋、翠玉扁尖、竹盅藏腿、南乳焖肉、清蒸甲鱼、竹筒山鸡等,其中生炒石鸡最负盛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单位培训和避暑的胜地,莫干山就曾红极一时。之后因为设施陈旧失修,又归于沉寂。时移世转,到了2000年后,莫干山又成了中国高端民宿的发源地。说起莫干山民宿的兴起,不得不提夏雨清和英国人马克。2000年,夏雨清于莫干山定居,修缮了一栋始建于1930年、别具风情的民国老别墅,名为“颐园”,是莫干山当时硬件设施最好的房子。马克曾是白金汉宫仪仗队的英国上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2006年春,他到莫干山开了一家名为“LODGE”的咖啡吧,打算长期在那里定居。马克为了招揽客人,就利用以前在上海滩编英文杂志的资源,把上海的老外吸引到莫干山来,喝上一杯咖啡、吃上一份意面。
老外陆续来了后,马克咖啡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但从上海到莫干山要三个小时车程,不可能当天往返,要有地方住。于是颐园就成了老外借宿之所。颐园变成了莫干山第一家民宿,夏雨清则成为业内所传的莫干山民宿第一人。2006至2008年间,颐园80%的客人都是老外。夏雨清在颐园钉了张世界地图记录客人的国籍,图上有四五十个红点,这些客人都是慕马克咖啡馆之名而来,其中,就有后来民宿标杆“裸心谷”的创始人南非人高天成。
地处沪、宁、杭金三角中心的莫干山,距杭州、湖州55公里,离上海不过210公里,离南京也就250公里,周边大城市都在3小时车程以内,尤其是锁定了上海这个中国最高端的消费群体,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莫干山在中国民宿行业的江湖地位。
很快,从2013年的三四十家,到2016的800多家,再到如今的2000多家,莫干山成了天下仰望的民宿高地。从几百到几千,普遍一线民宿的房价都要上千,叫得上号的民宿都配有书吧、咖啡厅,成为小资和文艺青年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