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好的音响一般都比较重还是轻

到底一款音箱的轻重与音质的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音箱的重量与音质有关。通常好音箱都比较重。一是箱体用料厚重,二是喇叭功率较大(后面磁铁较大)。塑料壳的就比较轻,喇叭功率小的,磁誉乎铁很小,也比较轻。音质会比较差。
同样体积的音箱,通常比较重庆樱悉的更好颂历一些。

小音箱到底是不是比较重一点的比轻的好?

当然是重一下好了。如果你对音箱感兴趣,请看下面我写的有关音箱的文章:
6-14. 为什么扬声器要用音箱?
答:好的扬声器音域都比较宽液旦明,但它在不用音箱(仅一个光腚喇叭接电听)试听时,低音却一点也听不到,声音很单薄乏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从声音和人耳的特性谈起,为分析方便,可把声音简单地分为低频、中频、高频三个频段,150Hz以下为低音频段。150~2500Hz为中音频段,2500Hz以上为高音频段。
在音乐中,低音是基础、是力度。加上人耳对低音,特别是对小信号的低音特别“皮”,也就是灵敏度很低,在20dB大小的那条等响曲线上,30Hz的低音要想和1000Hz的中音听感相同,声压就要大50dB才行。为了听起来高中低音均衡(就是大小一致),低音要占声音总功率的60%才能保证一致。但声音的传播速度却是相同的,都是340m/s(温度15°C),低音由于频率低,波长就长,例如30Hz的低音频,波的长度11.33米。低音频传播时,可以拐弯绕射,在空气中衰减很小,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例如几公里外的闷雷声我们都可以听到。
中音是内容,人声主要集中在中音区,听相声、小品、新闻等语音类节目,听的就是中音。人耳对中音比较敏感,中音要占声音总功率的30%人们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高音是色彩,是声音中最华丽的部分,好像成品菜中的盐,没有则平淡无味,多了则生硬刺耳。只要占声音总功率的10%就足足使人满意了。高音的波长短,不会拐弯抹角绕射,只有直达音,空气中衰减很大很快,远处根本听不到高音频。
扬声器在通入音频电流纸盆振动时,纸盆的前边和后边同时发声,但两边的相位是相反的,高频音不会拐弯,从中心直接就到人耳了,所以没有影响,中音也基本相同,影响不会太大,但低音就不同了,喇叭纸盆后边发出的低频音,会通过绕射直接到纸盆前边来,和前边的声音汇合而抵消(因为相位相反),结果低音就一点也听不到了。
为了克服以上弊病,人们最初想到的是用一块很大很大的木板,中间开一个和喇叭一样大的洞,把喇叭固定在洞上,这样就把喇叭前后通过木板给分开了,后边的反相声音再也不可能跑到喇叭前边来捣乱,这样低音就好了,这种方法叫无限大障板法,但这种方法理论分析是很好的,实际应用很难实现:移动、携带非常不方便。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大木板折合起来,变成一个后边开口的木箱,这就是音箱的雏形:开式音箱,过去的电子管收迟野音机就是相当于这种音箱。
开式音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音绕射的问题,但对于80Hz以下的低频还是放不出来。于是,人们想到把木箱后边封闭起来(这种方法对于电子管收音机不行:影响散热),这就是音箱的第二种形式:闭箱。闭箱把喇叭后边的声音闷在箱子里,使它不可能出来捣乱,好像比较完美地解决了低频重放的问题,但是,后边的一半声音由于不断地压缩和膨胀箱内的空气,使空气摩擦变成热能,造成闭箱效率较低,同样的电流所发出的声音小一半还多。为了将后边的声音利用起来,人们将喇叭向上移,在音箱面板下面开一个相当于喇叭直径三分之一的圆孔,孔里镶一根圆管,这样一来,喇叭后边的声音就不会压缩箱内的空气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后边的低音频也不可能直接跑到前边来与前边低音频汇合抵消,闹告而是通过比较曲折的路径过来的,相位早已延迟变化,就不能完全抵消了,有的频率甚至会加强,相对于闭箱,低音明显加强了,这就是音箱的第三种形式:倒相箱。低音最强的是迷宫式音箱,低音通过多次曲折最后才跑出来,效果最好。
音箱的第二个作用是抑制扬声器的谐振峰,通过设计音箱,使总的谐振频率下移,平抑掉扬声器的谐振峰,使整个音箱的频率响应比较平坦。

低音蓝牙音箱重量的好还是轻的好

一般来说,音箱重的比较好。重一点槐者答的音箱材质更瓷实,电流线铅慧圈、喇叭等也都够分量。不过也要注意区分嫌唤,有些厂家会在里面加铁块什么的来增加重量的。

相关专题: 音箱 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