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是如何划分的 抗震设防类别怎么划分的?

抗震设防类别怎么划分的?

抗震设防类别有四级,划分情况如下: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正孙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凯清租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扩展资料:

1、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建筑结构遭遇不同水准的地震影响时,对结构、构件、使用功能、设备的损坏程度及人身安全的总要求。建筑设盯兆防目标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2、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农村危改房,也应参照该基本要求并按6度设防标准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农村危改房建设,其抗震构造措施则应高于该基本要求的标准。

3、我国的抗震设计仍然是以概念设计为主。只有少数工程结构才使用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等辅助设计手段。在概念设计中的抗震措施要求,是根据国内外震害经验的总结而规定的。所以,我国现行的各抗震设计规范大都是以“设防烈度”或“设计烈度”为依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抗震设防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几类

现代建筑都非常注重抗震设计,从以往的地震灾害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员伤亡都是由建筑物受损或者倒塌引起的,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哪些呢?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分别有四个抗震标准。甲类:属于特殊设防类,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大型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皮旅能发生严重灾害后果,需要做特殊设防的建筑;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无法中断的相关建筑,需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丙类:算标准设防类,按1、2、4款外按标准进行设防的建筑;丁类,适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导致的次生灾害,允许在特定条件下适当降低要求的建筑。
二、建筑抗震等级划分如何划分
1、抗震等级
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等来决定,用不同抗震等级。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
2、地震烈度
国家主管部门需根据地理、地质等,并且要经过科学勘查和验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及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属于地域概念。抗震设防分别为甲、乙、丁类建筑,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屋抗震烈度为8度。
3、震级指的是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地震等级为六级:分别为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在8级以上为巨大地震。
文章结语: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建燃缺凳筑抗震设防分为4个类别,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齐家网资讯平台,后续将为大家呈扮派现更多精彩内容。

10秒获装修报价限时

装修要花多少钱

立即报价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类别如何划分

抗震设防类别有四个,分兄高别是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抗震设防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派橘以达到抗震效果。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根据不同尘尘团因素的综合分析进行确定。下面我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类别有哪些

1、特殊设防类简称甲类,指该建筑在使用上有特殊设施,并且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建筑工程,以及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2、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相关建筑。还有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3、适度设防类简称丁类,是指该建筑使用的人员较少,并且震损不会导致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4、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是指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适度设防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抗震设防类别如何划分

相关专题: 抗震 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