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彩陶文化距今多少年 彩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彩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

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拍和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侍销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

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

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

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

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

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

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

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半山彩陶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

造型饱老贺游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

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

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

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

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

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

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

古代陶器中还有一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当代彩陶艺术

在当代彩陶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四川彩陶,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彩陶制陶业的兴起,以1998年吕艺彩陶的建立为标志。

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四川的彩陶生厂厂家数量已经超过二十余家,产品远销海内外。

在全国重要的工艺品市场中,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购买到集古典、现代美于一身的彩陶工艺品。

作为该行业的开山鼻祖——吕艺彩陶,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消亡,她曾经创立的辉煌自然是无可超越的。

该公司作品“十大元帅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1999”更是作为国礼,在庆澳门回归之时赠给澳门市 *** 。

取而代之的是,工艺进一步革新的聚艺彩陶等厂商。

当代的彩陶艺术生产流程总计五十余道工序,其中融合了流传已久的拉坯技术及陶坯雕刻技术及当代的色彩工艺。

当然,当代彩陶艺术的发展时间尚短,文化积淀依然不足以和源远流长的古典彩陶相媲美。

但一种陶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更多地将时代的科技与中国文化想结合。

一个没有文化的产业,必然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资料来自百科。

陶器的历史到底有多久呢?

中国作为最古老的国家,当然它文物什么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古人喜欢制作陶器,现在的人们喜欢收藏古老的瓷器,但是你真正了解瓷器的历史吗?瓷器是用什么制作的呢?最为新一代的人,我们更应该去了解我们古人的传统文化,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瓷器到底是什么?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腔贺嫌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瓷器的历史: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拍缓是当时最闻名的。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彩陶盘也是属于仰韶文化的产品。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伍手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经过小编的述说,是不是对瓷器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瓷器最为古人留下的不朽文化,我们应该传承下去,当然不是意味的守旧,我们也在这之上做好改善,提高技术,并且把我们的文化传承的更好,瓷器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经济文化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好的发展瓷器文化。

全屋定制

首席装修设计总监

设计师

家装套餐A

高级装修设计师

效果图

工装定制

资深室内设计师

案例

装修攻略

高级创意设计师

装修攻略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彩陶最早是什么朝代

彩陶最早是在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扮备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

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扒大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春缺竖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扩展资料

彩陶制作技艺是不传外姓的,制作彩陶时,不准外姓人观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学习的话,只让他们自己观看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去做,全靠自己摸索,做不好还要挨打。当制作出来的彩陶有七成相似,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给予指点。据说,学成这项技艺,最少也需要三年,有的还可能学不会。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技艺陶瓷厂,现该厂已成为彩陶的主要制作地,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在这里得到传延。但是,受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陶瓷厂不景气,面临资金困境,以传统技艺生产的彩陶制品出现滞销,市场萧条,而年轻人多不愿从师学艺,因而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后继无人之忧,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界首市的王京胜、卢群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彩陶

相关专题: 彩陶 彩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