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摊费用当月发生当月摊销吗 待摊费用是当月摊销还是次月摊销
待摊费用是当月摊销还是次月摊销
待摊费用摊销是从次月开始。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哪判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区别:1、二者的区别是受益时间的长短,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记入待摊费用,受益期一年以上的记入长期待摊费用。2、待摊费用包括短期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3、短期待摊费用指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4、长期待摊费用指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预付长期租赁费用等。新会计准则将“待摊费用”科目取消,保留“长期待摊费用”,原旧准则下“待摊费用”的核算并入“预付账款”科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是用来计算企业已支付的费用,但摊销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包括固定资产修理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费和其他与资产有关的待摊费用摊销期一年以上。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企业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李竖改行详细核算,并按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费用项目披露其摊销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法等。长期待摊费用的主要特征:(1)长期待摊费用属于长期资产;(2)长期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的各项费用;(3)长期待摊费用应当有利于未来会计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一纤嫌)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待摊费用是本月支付,本月摊销的吗?还是下月开始摊销?
待摊费用当月不一定摊销,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义务发生了就开始摊,所以应该是以受益期为准,比如支付的半年租金,是包含当月的,那从当月开始摊,但如果支付的是从下月开始半年,那就应该从下月开始摊。
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态李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当列入"递延资产",不得列入"待摊费用"进行核算。
待摊费用,虽在本期发生,但在以后各期仍起作用,不应将它全部计入本期生产费用、商品流通费,要由以后各期分摊,以正确计算各期的生产费用或商品流通费。
为了反映待摊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流动资产。
另外,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在"待摊费用"科目中还核算搭建临时设施、在用周转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及一次发吵颤生数额较大受益周期较长的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这一栏列示资产。
扩展资料
在实务中,有些企业对“两费”业务进行核算时,故意作账户游戏,利用“两费”作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或“变压器”,成为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惯用手段。
概括起来,利用“两费”做假账主要有随意改变“两费”的摊销、预提期和摊销、预提额:“挂而不摊”掩盖亏损;将不属于“两费”的内容列入“两费”;将属于“两费”的内容未列入“两费”:“两费”摊入和预提对象不正确:“两费”在会计报表上披露不准确等几种情况。
另外,预提费用还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所以,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些过渡性科目,限制了企业调节各期利润的操纵空间,将发生的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既简化了会计核算,又比较容易理解,也减轻了审计人员对该类业务审计的帆碰迟工作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当月入账当月摊销吗
法律分析:如果是在月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从下个月开始摊销;如果是在月初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从当月开始激羡摊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毁桐
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纤铅坦(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