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黄鹤楼改建过吗 黄鹤楼是重建的吗?

黄鹤楼是重建的吗?

黄鹤楼是重建的。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雀厅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租岁埋、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注意事项: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

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弊蚂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鹤楼

十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最近100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鹤楼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素有“天下第一楼”的美称。

黄鹤楼是国家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它地理位置优越。与山接壤,与水相连,历来就是风景独好之所在。

不过由于黄鹤楼历史文化悠久,它始建于三国时期,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袭,也曾经千疮百孔。所以核配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国文化的遗产,黄鹤楼曾经在1981年进行重建和整修。在1985年的六月,黄鹤楼重新开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眼中。

黄鹤楼曾经在历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初它为了军事目而兴建,作为发挥军事作用的瞭望楼。

直至唐朝时期,才渐渐变成文人骚客笔下风景优美的登高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后期一直视为离别之地,送行友人,启航远行大多是在此地出发。黄鹤楼在诗歌文化之中也有其独特的分量。

正是由于黄鹤楼的古楼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才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它也逐渐成为了从古至今大受追举氏腊捧的旅游胜地。

虽然黄鹤楼在近代也饱受战火的洗礼,但它依然矗立在清风明月中。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都讲究保护历史文化,对一些古建筑和古文明都非常重视和修复。

我们的黄鹤楼才得以继续在时间的长河里,继续闪烁着它独特的光辉。就像古诗中说的一样,故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正滑的变化更是印证了它还将继续向时代河流中奔去。

黄鹤楼的历史变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

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唯敬腔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稿卜鹤楼旧址。

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扩展资料: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

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对夫妻,开着一个小酒馆,吸引着小市民经常来这里饮酒作乐。有一天,老板娘发觉一位衣不遮体的乞丐,他只喝酒,不买菜。

老板娘觉得这样赚不了他多少钱,便与丈夫商定一个计谋,乞丐再来喝酒时,便以好言相劝,将他轰走。第二天,乞丐又来了。

老板娘便对他说:“先生,你早。你是我们的老主顾了,天天来喝酒却不买菜,不知是什么原因。因为你来得不是时候。

如果从明天开始,你第一个到来,喝的是我们店一天的第一碗酒,便酒菜俱全。但如果其他客人先到,就请你不要再进酒店。”乞丐欣然接受了老板娘的主意。

第二天酒店一开门指衫,乞丐果然第一个先到,老板娘只好给他酒菜。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也是如此。老板娘于是心生一计,早开门,结果乞丐还是第一个。

晚开门,他仍是第一个;不开门他就不来。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月。一天老板娘顿时觉得这乞丐不是一般人。于是和她的丈夫双双跪在乞丐面前,忏悔思过。

乞丐说:“你们终于觉悟了!”原来他是吕洞宾。从此,吕洞宾喝酒的故事传开了。他觉得不应该白喝,便在酒店里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还没画完,仙鹤便活了。

酒客们见此情景,惊奇不已,这件事不胫而走。于是,来看鹤的人越来越多。老板娘见有利可图,便在门窗上都挂上帘,使外面的人没法看见仙鹤。

她还挂出一张招牌:“凡观鹤者,必购酒三杯。”由于观鹤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三年零三个月,酒店发了大财。

老板娘对吕洞宾说:“你给我的福分太多了,但如果用赚的钱盖一座楼,请你多画几只仙鹤,那赚的钱岂不是更多了吗?”

吕洞宾觉得老板娘真是贪得无厌,但还是答应盖座楼。楼盖成后,开业典礼的那天,吕洞宾向墙上的黄鹤一招手,黄鹤便展翅飞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相关专题: 黄鹤楼 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