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的发展演变过程 路灯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
路灯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
路灯发明的历史:
1809年,英国皇家研究院教授汉弗莱·戴维爵士(法拉第的老师)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灯产生的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灯泡是亨利·戈培尔在1854年时发明的,亨利·戈培尔是移民到美洲的一名德国钟表匠,他也是悲剧发明家名单中的一员,因为这些人都不懂得将他们的发明公诸于世。爱迪生同志就完全不同啦,在亨利·戈培尔之后大约20年,他才发明了一颗类似的灯泡,而在1860年就做了一颗灯泡、一直改良到1878年至善至美的斯旺,至少稍后还成为爱迪生的事业搭档,反之,亨利·戈培尔直到过世前夕,他与爱迪生的对垒才获得法律上的承认滚没蚂,后者旋即从戈贝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亨利·戈培尔的专利权。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1] 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见证。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改造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为人类带来了持久的光明。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以卖报度日。其发明创造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迪生12岁时,便沉迷于科学实验之中,经过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学和实验,16岁那年,便发明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后来,又接连发明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自动电话机和留声机等。有了这些发明成果的爱迪生并不满足。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马上就断裂了。
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许因为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助炭丝燃烧,致察弯使大埋它马上断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一通电,果然没有马上熄掉。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爱迪生终于发现:真空状态对白热灯非常重要,关键是炭丝,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要算白金啦!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了好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可试来试去,还是采用白金最为合适。由于改进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的真空程度更高,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实验工作陷入了低谷,爱迪生非常苦恼,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在炉火旁闲坐,看着炽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语道:“炭、炭……。”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么办呢?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又制造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灯泡的寿命达到了13小时,又一下子延长到45小时。
大家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却无丝毫高兴的样子,摇头说道:“不行,还得找其它材料!”“怎么,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助手吃惊地问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答道。大家知道,亮1000多个小时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合适呢?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试验。最后,爱迪生选择竹这种植物。他在试验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这下,爱迪生终于松了口气,助手们纷纷向他祝贺,可他又认真地说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所感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察。经过比较,在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最为合适,便大量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过了不久,美国人民便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竹丝灯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电灯是19 世纪末最著名的一项发明,也是爱迪生对人类最辉煌的贡献。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爱迪生之后又发明了高功率的发电机,绝缘电线,分流电路等。爱迪生对于电灯的发明,推广和应用中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灯的演变
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
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等,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
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
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
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
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
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
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可是人类并没有满足,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祥饥配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照明方法。
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作成了蜡烛。
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 ,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在室内用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只当做路灯用。
后来经过改进,它才走进千家万户。
火把、蜡烛、油灯、煤油灯、煤气灯这些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
那么有没有不用火也能照明的方法呢?有人曾经捉来大批的萤火虫,利用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来照明。
这种方法虽然不实用,不过在人类的照明史上也算是最奇特的一种方法了。
重大演变,标志性灯具: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
电灯泡(白炽灯):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肢告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谨指程度会发光,这是最早的电灯,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
日光灯: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
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以电流而发光的。
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也能省电。
蒸汽灯有水银蒸汽灯、钠蒸汽灯。
下一代的新型照明光源,是LED灯,即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做的照明灯。
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
灯的演变史
中国现存最早的火把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
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酱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礼器,多用青铜、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灶旦,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隐氏扰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不过,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年,荧光核租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扩展资料:电灯的发明: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
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最早雏形。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报道给了爱迪生以很大启发。1879年10月,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