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

造纸术发明者是谁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蔡伦(61年/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汉和帝继位后升任为中常侍,后又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并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崩逝,汉安帝亲政,蔡伦服毒自尽。

蔡伦改进(一说发明)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圣”、“纸神”。

纪念建筑蔡伦纪念园

为缅怀蔡伦的千古功德,耒阳人民已在其故宅建“蔡侯祠”,2001年又以祠为基础扩建成蔡伦纪念园。纪念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园内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思侯亭、蔡侯祠、蔡伦墓等景点组成。

整体上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极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园林特色,是“寻访蔡伦故里,领略纸史文化”的绝好佳所,是弘扬科学、传承文明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06年12月,蔡伦纪念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郭沫若、周谷城、胡绳、周光召等先后为蔡伦墓、蔡伦纪念馆、蔡伦纪念园题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蔡伦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扩展资料:

造纸过程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旦蚂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模早埋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睁枣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造纸术

造纸术到底是谁发明的

造纸是蔡伦发明的。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芹谈肢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

到了东晋末期,纸的使用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蔡伦造纸的背景

蔡伦造纸,是他在任尚方令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想法,源于皇帝批改的奏折。当时皇帝批阅的奏章都是写在“简牍”上。成捆的竹简由太监用车拉来,几个人抬着放到皇帝的御案前,侍茄堆成小山,皇上每天在案几上展卷批阅,累得腰酸背疼。蔡伦整天跟着皇帝嫌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所以急于创造出一种新的书写材料。

元兴元年,蔡伦奏报朝廷,在和帝的支持下,大量生产纸并推广应用。后来,他因为造纸这一伟大功绩被封为“龙亭侯”,因此,人们把这种新型的书写材料称为“蔡侯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造纸术

相关专题: 造纸术 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