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坚定的贯穿 《人生果实》:漫漫人生,慢慢生活
《人生果实》:漫漫人生,慢慢生活
漫漫人生何为归宿?归途之上又该如何负重前行?
如果你不知道何处寻求答案,那么这部豆瓣评分9.6的纪录片早漏将会给你指明最佳方向。
舒缓的影片节奏将日本著名建筑师津端修一和他妻子晚年的生活娓娓道来,每一帧都让人不想错过,只想静下心来与他们一起享受生活,找寻自我。
用热爱为工作注入灵魂
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慢慢来。这是津端修一悟到的生活奥义,也是他贯穿一生的生活准则。
津端修一是日本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影片拍摄时他已经九十岁了。年轻时的他参与过日本高藏寺新城的部分设计,在东京设计过十八处住宅区,曾为台北市设计过部分住宅区,是日本房地产公司的王牌,经验丰富。
影片中,修一先生顶着一头银灰色蓬松的卷发,带着黑框眼镜,胳膊下夹着他的设计图走进了一间教室,这一天他受邀为人们讲述他的设计生涯。
在为高藏寺新城设计住宅区时,面对台风的侵袭他提出将房屋建在更高处,并把树木留在城镇里,达到人与自然合一,这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新时代的理想设计。但因公司施工部表示无法将这样的设计变成现实,导致建造计划变更,最终决定将山夷为平地,在廉价的土地上建造高楼大厦。对执着追求慢生活方式的修一先生而言,他希望人们能够回归森林,回归自然,面对此次建造计划的变更修一先生的失望之情是无法掩盖的。
对新城修一先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尽管建造计划变更,但他仍然选择在这片土地磨旦上建造一栋自己的房子,他愿意留下来和其他人一起改造新城社区,他还带动人们将新城区的后山种满了橡树,使它成为新城的靓丽风景线。“如果每个人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树,那么我们就可以种下森林。”修一先生在影片中这样说道,四十多年来修一先生也是这样做的,缓慢而坚定。
“作为一名员工他有很多缺点,但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是最优秀的。”影片中他的助手对他的评价。他曾经没有任何征兆地离开公司,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个星期没有去上班,仅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趋向完美。
晚年的修一先生无偿为伊万里一家精神疗养院设计了建造图纸,“只要我活着,我就会为之尽自己最大努力”,他的画笔没有生锈,图纸就放在身边随时准备着,他一生都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都复制了他最喜爱的建陆游烂筑师安托尼·雷蒙德的房子。修一先生不仅有着建筑设计的天赋,更有着坚定的工作态度,这样的敬业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弥足珍贵的。
相知相伴,相敬如宾
津端修一与妻子英子相识在翰达岛的国家运动会上,年轻的修一先生是东京大学游艇俱乐部的队长,英子家开的具有两百年历史的清酒酿造厂为整个俱乐部的成员们提供了住处,两人自此相识相知,不久之后便决定携手余生。由于是在寒冷的十一月份,俩人决定不举行结婚仪式,而是简单的举行了一个游艇派对。
在影片中,津端夫妇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七十种蔬菜,五十种水果。为了方便修一先生认清,英子制作了各种标牌,两位年龄加起来接近一百八十岁的老人,每天都在院子里忙碌着,他们一起为正在成长的土豆浇水,一起提着小桶摘樱桃,一起在院子里漫步欣赏果蔬的花朵,修一先生偶尔会带着小相机,捕捉英子的快乐瞬间,他们就这样伴着果蔬的成长享受着四季的轮回。我想这大概是人的一生最甜美的享受了,和爱的人一起做着喜欢的事,积存在时间的生命仿佛又超脱于时间。
“我不会大声说我爱你,但我会尽量做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影片中的英子浅笑着说。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不仅仅因为眼睛会说话,更因为细节坦白了一切。英子通常会在养老金发下来的第二天就去市里购买食材,英子在卖鱼的柜子前精挑细选,将修一先生爱吃的鱼全部收入囊中,英子还牢记着院子里果蔬的收成情况,哪样收成不好英子就会多买一些来弥补不足。英子在家中的冰箱里也存放了各种自制的酱料和汤汁,她会用这些美味的食材做出惊艳丰盛的饭菜,确保修一先生能够吃饱吃好。英子不喜欢吃土豆,但院子里每年都会种下很多新鲜的土豆,英子最拿手的菜也是土豆咖喱,因为修一先生最喜欢的就是土豆。
因为他爱吃所以是拿手菜,因为他爱用木勺子所以每次饭前都会备好,因为他不小心被院子里的枝丫弄伤了头,所以第二天同一个地方出现了“小心树枝,要低头哦”的提示牌……修一先生在台湾做采访时,英子依偎在他的身边,修一先生拉着英子的手,“对我来说,她是最棒的女朋友”,笑容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开来,经过时间的沉淀,他们的爱情如同一坛好酒散发着香醇的气息,令我们向往而沉迷。
生活需要仪式感
在影片中,平滑的镜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两人三餐四季的平淡生活,没有现在风靡网络的Vlog博主那般精致,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气。
院子里的果蔬过于繁多,但几乎每一样都有英子制作修一先生粉刷的小标牌,黄色的底色在一簇簇绿叶中格外显眼,“竹笋:你好”“报春花:春天来了”“牡丹:很美吧”“凌霄花:享受这红色走廊吧”“鸟盆:请自便”……小标牌上的字是英子一句一句写上去的,就连屋子门口的收信处都有画着英子和修一先生简笔画的小标牌。鲜艳的黄色让人眼前一亮,而可爱的标语不仅打动我们的心,更让我们惊叹于这份对生活的热爱。
不同的果蔬有着不同的成熟时机,在果实静静成长的时间里,英子和修一先生会将枯叶收集起来铺洒在土地上,这些枯叶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成为上等的肥料。草莓成熟时,英子会将新鲜的草莓切片做成草莓蛋糕;当甘夏成熟时,英子会将它们捣碎撒上糖粒做成果酱,用来制作布丁;当枝头挂满一颗颗嫩绿饱满的胡桃果,修一先生就会拿着剪刀将它们剪下,用刀切去果肉取出里面的胡桃。一筐一筐的苹果、甜橙、蜜桃、板栗被津端夫妇打包成一份一份的礼物,邮寄给远方牵挂的亲人和朋友。津端夫妇如同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般了解大自然,他们用心地照料果实的成长,待果实成熟之时,将自然的馈赠分享给他人。
“你越是认真生活,你的生活就会越美好”,影片中给出了这样的总结。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总是急急忙忙,上班要早起赶地铁,工作更要加班加点,下班之后身心俱疲只想躺在床上,我们被生活催着、赶着、驱逐着,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放慢速度都是一种奢侈,认真生活又谈何说起呢?这也就是修一先生为什么要将人与自然合一作为自己建造设计的核心,森林果蔬治愈我们的心灵,它们的成长赋予我们生活的仪式感,跟随着它们的成长我们也会放慢脚步去聆听生命,像它们一样缓慢而坚定地认真生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周国平说“生命本没有意义”,镜头下津端夫妇舒缓却又忙碌的生活或许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人本身就是自然之子,我们和院子里的果蔬没什么两样,果蔬的一生在缓慢地生长,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再到枯萎死亡,枯叶化为肥料,肥沃土地,帮助来年的果实生长;我们的一生也在缓慢地成长,从出生到上学、工作再到结婚生子,最后把孩子抚养成人自己也垂垂老去,就像修一先生在明信片中这样写道的那样:“要给后代留些东西,丰盛他们的未来,人比金钱重要。”
“所有的答案都在大自然中”,生命源于此也终将归于此,与其自己苦思冥想生存的意义,不如慢下来放松心境,在四季的轮回里,在果蔬成长的呼吸中,去发现生命本来的样子,学着像自然的果蔬一样,缓慢而坚定地前进、生长。
2015年6月2日,修一先生在除草后小睡,再也没有醒来。
镜头下的死亡是最触动人心的,前一秒修一先生还和英子漫步在春天的暖阳下,后一秒却是英子在修一先生逝世的床前做最后的告别,“接下来的路可能是孤独的,但你要等我,我们一起乘船去南太平洋旅行,要等我呀,修一先生。”
修一先生去世后,英子每天都会做好三餐放在修一先生的照片前,餐盘里放着修一先生爱吃的土豆咖喱和肉球,以及常用的木勺子。英子在暴雨后一人换下打湿的纸窗,在秋天的阳光下一个人摘满了一桶黄灿灿的柿子,一个人佝偻着腰坐在一筐筐苹果、甜橙前忙碌地打包,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呀!
修一先生去世八个月后,他无偿为伊万里一家精神疗养院设计的建造计划正式开始施工,此次建造保留了修一先生的所有的设计,在不久之后它将为都市里的人们带去精神的庇护,让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找到自我。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津端夫妇的一生,那便是:“风吹落枯叶,枯叶滋养土壤,肥沃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稳定地生长。”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 无物永驻 ,多平台同名。
不急不躁,缓慢而坚定的前行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但是在路上总会留下我们曾经走过的痕迹,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进中我们慢慢成长,长成我们自己喜爱的样子。
一个月的定位训练营在同学们相互验收学习作业总结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尾声,我的心情说实在的挺复杂的,有些激动,有些不舍,有些意犹未尽,有些······
在这个大家庭中不仅随时能感受着积极、主动、热情、互助、幽默、风趣的氛围,同时也能感受到被三股超强流动能量(助教的推动力、同伴的成长力和支持力、自我觉察力)围绕着簇拥着推动着,身在其中,奇妙无穷。
这真是一场神奇之旅。
我参加定位训练营,一个原因是让自己对自己目前的定位做一个细分,另一个原因是一直都知道昂SIR的课程很好,干货特别多。之前的课程阴差阳错都没上成,这次是真切感觉时间点到了,是时候来学习老师的课了。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隐藏原因是自己内心深处想突破自己懒的卡点,而这是一个原来不敢公开只在心中想的原因。
生涯咨询师的名头让很多人感觉神一样的存在,认为生涯咨询师自己做生涯的,一定没有困惑与烦恼,更不会掉坑,而事实上生涯咨询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一样会掉坑。糟糕的是有的咨询师掉入坑中有时候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爬出来,而我不幸就在这特殊的时期掉入坑中起不来了。
很多时候山禅自己可以帮助来询者理清思路,走出困境,却面对这时候的自己无能为力,表面上这是所谓的当局者糊旁观者清,实际上是由于疫情把很多东西都改变了,而我的自我认知不够又缺少系统的帮助,陷入低迷状态。
如何破?唯有寻找系统的助力,提高自己的认知。
一个月的学习,不仅仅提升了我的认知,也让我在行动上开始有序进行,不再急躁,不再只是停留在想上而不去做或少做。
一、定位不是一定终身的,会变化。
在我的认知范围,总认为只有自己定位好了才可以去做,没定位好去做是没有用的,我要把自己的定位先定好而后去做。结果是自己总是拖延总是想得很多,却没有付诸于行动。事实上定位不是一定终身的是一边走一边做,一边找的,是随着行动的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
二、挑战自己,突破舒适区。
待在舒适区时间一久人就有了惰性,很多事情都成为了一种惯性。以为这样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着自己就已经很努力很勤奋,做不好也是没有办法的。却不曾想自己是在自我欺骗,不敢脱离原有轨道挑战自己,只是在那里绕圈,在那里徘徊。昂SIR一句“没办法只是无能的投降,是被局限的愚昧。”点醒了我这个睡着的人,只有突破原有的轨道,迈出第一步,学会挑战自己,才能有机会改变。
三、不能等靠要,行动起来才是关键。
总想着天上能掉馅饼,总想着好事自然来到我的身边,总想舒舒服服就得到自己想要的。完美主义的我更不容许自己的失败。于是天马行空地想着,却不去迈出一步。
在训练营每一次课程后看着小伙伴的笔记、思维导图,一次次用事实来告诉我世上根本就没有不劳而获这好事,任何优秀的人都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到达优秀的彼岸,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撞击以及组长伙伴们的鼓励支持下我改变了。每天的作业我努力去思考认真完成,让自己可以跟上伙伴们的步伐,靠伙伴们近些、近些、再近些!心中前进的火苗在慢慢变亮,前面的道路越来越宽敞。
在训练营中我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后进行复习,在生活中去落实自己的计划,希望将来的一天也能成为他们优秀的样子。
行动,带来希望;行动,带来改变!行动,让一切扮唯郑成为可能!
四、及时复盘,适时调整。
在学习之前,我的复盘很少,即使有也是表面功夫而且很极端,不是自以为很好,就是评判自己一无是处。学习后改变了我旧有的认知,了解复盘厅颂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复盘的方法。
每一个人的基础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不同,我自己目前刚刚起步,很多专业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式,没有快与慢,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心中只要有梦想,有方向,不急不燥,缓慢而坚定向前走,终有一天会到达梦想的彼岸。
加油,我们一起前行!
《victory》一架钢琴演奏跟两架钢琴演奏的区别
如果要用一首曲来送别2020年,在我心里应该就是《Victory》了。
它贯穿了今年突如其来多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每一个无眠或者长眠的夜晚、在无数次艰大源难却要坚持的时刻、在分不清泪水还是汗水的面庞上、在辨不宽贺出夜色将尽亦或暮色萌生的恍惚间,它似女神圣咏般,从刺穿阴霾的曙光中传来,缓慢而坚定地,传送着勇气和力量。
——其实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永夜破晓 风起远方
我履慎仿派此地 为汝守望
无所畏惧 撰写华章
铁衣兵临 握燃火的权杖
马蹄踏破 旧世界的荣光
There is no victory without sacrifice.
2020,终。
----浅绯色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