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延年路 安徽合肥的“延乔路”是用来纪念谁的?
安徽合肥的“延乔路”是用来纪念谁的?
安徽合肥的“延乔路”,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的。
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分别是陈独秀同志的长子、次子,他们生于安庆,为了追寻自己的信仰,求学于上海、法国和苏联,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辗转战斗于广东、北京、湖北等地。1927年,陈延年在上海被捕,牺牲时年仅29岁。
一年后,陈乔年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延乔路”就是特地取名于“延年、乔年”。陈独秀去世后葬在安庆集贤关。
电视剧《觉醒年代喊悄》开播以后,有合肥市民发现,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二路平行,虽没能汇合,但二路最终都通往了不远处的尽头——繁华大道。这段动人的故事也在网上广为流传。
合肥延乔路路牌被鲜花包围
随着电视剧神渗返《觉醒年代》的热播,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6月30日起,市民自发在延乔路路牌下插上国旗,摆放鲜花、卡片。
有花束中夹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这短短的路途,却经历了一百年游饥的艰苦奋战。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盛世,我们会是你们的双眼,替你们看遍。——中国人”。
以上内容参考 澎湃新闻-破防了!延乔路路牌下摆满鲜花
除了延年路,你还应该知道这些纪念民族英雄的路(北京篇)
北京, 曾经的北平,
作为我国首都,
不仅胡同里藏着很多杰出先辈们的故居,
比如宋庆龄夫人, 李大钊, 齐白石, 老舍先生, 当然还有我迅儿哥(鲁迅)等,
还有很多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道路和街道,
以此纪念那些年为保卫北京城牺牲的无数中华优秀儿女.
最近觉醒年代让广大观众都知道了合肥的延年路和繁华大道,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北京城,
那些以抗战英烈名字命名的道路,
以及这些为国家和人民而牺牲的英烈们生前的故事.
很多北京人提到以抗战英烈命名的路,
可能会马上想到张自忠将军和"张自忠路".
一方面是因为张自忠将军抗日之伟绩, 牺牲之壮烈;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自忠路是5号地铁线上的站点;
张自忠路, 长700多米,
属于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地区,
东起繁荣的东四十条西端,
西至嘈杂的地安门东大街东端.
1940年, 张自忠将军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率部参加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负伤七处仍拼死抵抗,
张自忠将军亲率总部特务营及第74师一个团,
前往方家集侧击日军并试图切断日军退路。
然而不幸的是,
张自忠将军所部于16日遭到日军步兵第231联队的突袭。
日军士兵冲入阵地,
张自忠将军随即组织与日军肉搏。
张自忠将军负伤七处仍拼死抵抗,
于15时许被日军刺刀刺中要害伤重而亡,
牺牲时仅五十岁。
衷心推荐,
如今在簋街吃完小龙虾的种花家兔子们,
不妨到张自忠路走走看看,
纪念这位为国家和民族戎马一生的老将军.
佟麟阁路, 原名南沟沿大街,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内地区,
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改为佟麟阁路。
佟麟阁路, 全长约1500米,
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卖清胡同,
北起复兴门内大街南,
南至宣武门西大街。
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后,
佟麟阁时任第29军副军长,
为保卫卢沟桥,
率部在北平南苑抗击日军步兵第39旅团的进攻,
至7月28日中午奉命撤入北平城内。
佟麟阁一路200余人撤至大红门附近,
突然遭到日军驻屯步兵旅团步兵第1联队的埋伏。
佟麟阁将军腿部随即被日军机枪射伤,中棚前
身边卫士劝他赶紧利用庄稼地作为掩护脱离战斗,
然而佟麟阁将军却说:
“既然敌人找上门来,就要和他死拼,这是军人天职,没有什么可说的”。
脱险后,佟麟阁将军等人在时村被关东军集成飞行团轰炸机发现,
日军随即展开猛烈轰炸。
佟麟阁将军在指挥所部躲避时不幸头部中弹身亡,
时年仅四十六岁。
凡是日军进犯,
坚决抵抗,
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不得后退一步 !
这是佟麟阁将军曾向所部官兵下达的命令.
如今, 在香山香炉峰南麓的狼涧沟,
这是一条鲜有人知的幽静山坳,
佟麟阁将军墓和纪念馆就静躺在山涧。
赵登禹路, 原名北沟沿大街,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
北起西直门内大街,
南至阜成门内大街。和耐
赵登禹将军是卢沟桥事变爆发时,
与佟麟阁将军在同一天在南苑战役中殉国。
1937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
赵登禹将军, 时任身为132师师长,
率部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驻防。
7月27日赵登禹将军奉命赶到北平南苑增援,
7月28日清晨即投入了南苑战役。
在佟麟阁将军与日军激战时,
赵登禹也奉命率部向北方突围,
然而当他行至大红门西南的黄亭子一带时,
遭遇日军伏兵袭击,
身中数弹不幸殉国。
赵登禹将军之墓离卢沟桥仅两公里,
紧临着京广铁路西道口铁路桥。
赵登禹将军生前曾言:
“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而如今将军躺在他用生命保卫的卢沟桥畔,
继续守护着北京的大门。
文丞相胡同,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
北起大兴胡同,
南至府学胡同,
东与桃条胡同相通,
西与东旺胡同相通.
笔者的偶像是于谦,
而于谦少年时的偶像正是文天祥,
所以曾两次前往文丞相祠,
站在院内那棵大树下回忆良久。
文丞相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最后不妨从文丞相的诗词中领悟其的风骨: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最后,
用文丞相的一句诗送给阅读到此处的你:
"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
人无再少年, 望君惜青春, 勿忘历史与初心.
愿,
种花家的兔子们,
常到卢沟桥走走,
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去,
铭记我们的历史,
缅怀我们的先辈。
《觉醒年代》中为何梁启超毫无戏份?
首先,《觉醒年代》是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即为影视化作品。虽是历史革命献礼剧,但为了使剧情连贯,该剧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也掺杂了许多虚构的剧情, 包括不存在的历史原型。
同理,《觉醒年代》是一部献礼剧,要赶在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这个关键时刻,面向广大群众推出一部极具正能量的电视剧。
梁启液橘超虽然是中国近现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也曾被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奉为经典。
但是,陈独秀与毛泽东倾向于“打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梁启超更倾向于建立君主立宪制肢凯,在封建统治的原有基础上小修小补,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孩子们有书可念。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到访中国。泰戈尔与梁启超皆主张“和平运动”,十分反对所谓的“推翻理论”。
与此同时,陈独秀、鲁迅等人对泰戈尔持反对意见。陈独秀直言不讳地说道:“泰戈尔的和平运动,像是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卑膝,简直就是为帝国主义者作说客。”鲁迅更是直指闹饥团泰戈尔到访中国:“好像一大瓶香水,熏上几位先生们的文气和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