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怎么钢化
钢化玻璃杯与普通玻璃杯工艺及原料有什么区别
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主要在于钢化玻璃是在普通玻璃基础之上进行精确加工。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240秒左右,降温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500秒左右,降温300秒左右。总之,根据玻璃厚度不同,选择加热降温的时间也不同)。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得以提高,其强度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已钢化处理好的钢化玻璃,不能再作任何切割、磨削等加工或受破损,否则就会因破坏均匀压应力平衡而“粉身碎骨”,当玻璃受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碎小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高强度
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
热稳定性
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300℃的温差变化。
优点
第一是强度高,二使用安全,其承载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质,即使钢化玻璃破坏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钢化玻璃的耐急冷急热性质较之普通玻璃有3~5倍的提高,一般可承受250度以上的温差变化,对防止热炸裂有明显的效果。是安全玻璃中的一种。为保障高层建筑提供合格材料安全性作保障。
缺点
钢化玻璃的缺点:
1 .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
2 .钢化玻璃强度虽然比普通玻璃强,但是钢化玻璃有自爆(自己破裂)的可能性,而普通玻璃不存在自爆的可能性。
3 .钢化玻璃的表面会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风斑),有轻微的厚度变薄。变薄的原因是因为玻璃在热熔软化后,在经过强风力使其快速冷却,使其玻璃内部晶体间隙变小,压力变大,所以玻璃在钢化后要比在钢化前要薄。一般情况下4~6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2~0.8mm,8~20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9~1.8mm。具体程度要根据设备来决定,这也是钢化玻璃不能做镜面的原因。
4.通过钢化炉(物理钢化)后的建筑用的平板玻璃,一般都会有变形,变形程度由设备与技术人员工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饰效果(特殊需要除外)。
钢化玻璃杯喝水好吗 钢化
钢化玻璃的杯子喝水是好的。
原因:喝水杯首选应该是玻璃杯,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是最健康的。
因为玻璃杯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为什么一般不用钢化玻璃做水杯呢?
市面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玻璃杯,但玻璃杯很容易在磕碰中破碎,而钢化玻璃的强度更高,用它制作水杯是否更好呢,是否可以让水杯不怕摔呢?
首先,我们从钢化玻璃工业生产上来分析,它的成本高。钢化玻璃水杯相比普通玻璃水杯的生产要多一道工序,即在玻璃塑形、打磨等工序之后,多了一道钢化工序。玻璃一旦进行钢化处理之后,就不能再次进行塑形处理;而且,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较为平坦的钢化玻璃,水杯本身曲率过大,在钢化工艺上存在更大的难度。其次,钢化玻璃水杯存在“自爆现象”,在加工过程中边缘的微小破损、温度急剧变化、玻璃内部的类似于硫化镍的缺陷等,都有可能导致钢化玻璃水杯的自爆现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水杯在使用的过程中突然爆掉吧,而普通玻璃水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消费者更想要的是摔不坏的水杯,而钢化玻璃水杯并非绝对不怕摔。钢化玻璃在边缘位置处应力最大,那里相对更加脆弱。而水杯一般为圆柱体,有上下的边缘,从桌子上摔下来,边缘处很容易被磕到,当然水杯的非边缘部位有着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但也不能保证完全不会碎,并不见得钢化玻璃水杯要比普通玻璃水杯抗摔多少。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是很少看到钢化玻璃水杯的。与其在不怕摔上想办法,还不如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减少玻璃水杯的磕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