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等高线的种类有哪些 等高线的种类及特点?

等高线种类及特点?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种: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照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又称为基本等高线。用0.15mm宽的细实线绘制。

(2)计曲线

为了计算和用图的方便,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或者凡高程能被5整除且加粗描绘的裤陆氏基本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例如等高距为1m的等高线,则高程为5m、10m、15mn…5m倍数的等高线为计曲线;又如等高距为2m的等高线,则高程为10m、20m、30m……10m倍数的等高线为计曲线。一般只在计曲线上注记高程。计曲线的高程值总是为等高距的5倍。计曲线用0.3mm宽的粗实线绘制。

(3)间曲线

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当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间曲线用0.15mm宽的长虚线绘制,可以不闭合。

(4)助曲线

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利用地形图设计工程建筑物,有时在间曲线的基础上还绘制出高差为四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通常把这一等高线称为四分之一等高线,也称助曲线。一般用0.15mm宽的细短虚线表示。

扩展资料:

等高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线。

2.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相等。

3.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4.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5.除悬崖外,等高线通常都悉码不相交、不相叠。

6.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胡散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高线

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那些特点和种类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姿枣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特征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但海拔高度相同的迹兆拆点不一定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如右图40m的等高线)
  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3、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等高线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4、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或者其他图幅内闭合。
  5、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猜慎此,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应垂直于等高线转折点处的切线,即等高线与山脊线或者山谷线正交。

  分类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实线(0.15mm)描绘,是表示地貌状态的主要等高线。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为了便于判读等高线的高程,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粗实线(0.3mm)并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字头朝向上坡方向,计曲线是辨认等高线高程的依据。
  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长虚线,尽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但应对称。
  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按其用途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选定的等大和敬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基本等棚碧高线,用实线表示;在局部地区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表示地貌的实际状态时可用二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用长虚线表示;四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用短虚线表示;为了读图方便,滚慎从高程起算每隔四根等高线需加粗一根,称为计曲线。

相关专题: 等高线 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