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明朝玻璃多少银子

在古代当铺当一面现代普通的玻璃镜子能当多少银子?是在没有玻璃的时代

我劝你还是进贡给皇上吧!弄不好是要诛九族的!!!

明朝银两换算

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00到800元。

一两=10钱,所以1钱等于60到80元。

一两=文铜钱,所以1文等于0.6到0.8元。

不同时代银子的价值不同:

在盛唐时期价值-元。

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元(或-元)。

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扩展资料:

古代银子简介

古代银子又叫纹银,纹银的成色是93.。较近代中国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所以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

习惯上每百两纹银须升水6两才等于足银。当时作为货币的白银,还有一个成色的问题。成色是指银质货币、饰品和器物的含银纯度,又称银色。银两的成色,自古即不统一。清朝民间使用的白银,成色自很低直至所谓十足都有。

各地所铸的宝银成色各不相同,如有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二七宝等。但银两在流通时又必须计算其成色,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清朝政府规定了一种全国性的假想标准即纹银,其成色是935.374‰,它是清朝法定的一种银两的标准成色,仅是一种种标准。

实际上并无实银。民间完纳钱粮,即以纹银为标准,其他银两须各按成色折合计算。当时认为纹银成色很高,故有“十成足纹”之称,其实其成色比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所以将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这种升水是指成色较高的宝银折合为纹银时,在比价上的提高。

例如,二四宝银就是说五十两重的宝银,在流通时要升水二两四钱,等于五十二两四钱的纹银。换句话说,也就是五十两重的二四宝银所含的纯银,等于五十二两四钱纹银所含的纯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明朝时期一两银子等于几钱银子?

明朝时期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以两为单位,故称银子为银两。银两指一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清又见有实,虚银两之分。

银两也称纹银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虚银两则是一种记账货币,虽有一定含银量,但并无实物。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两

相关专题: 明朝 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