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脚的细部构造 什么是勒脚?常见勒脚的构造方法
什么是勒脚?常见勒脚的构造方法
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迅答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尺颤的高差。
常见勒脚的陵昌败构造方法:抹灰、贴面砖、石砌、水泥砂浆、斩假石、水刷石、天然石材。
简述墙体勒脚防潮的构造要点
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岩明凳地面的部分,它可以保护墙体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防止地表水对墙脚的侵蚀,同时具有美观的作用。勒脚高度一般为500~600mm,根据需要可与一层窗台同高。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采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保护。常见做法如下:
(1)对一粗旅般建筑槐李,可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如图2-2-1 (a)所示。
(2)标准较高的建筑,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等,如图2-2 -1 (b)所示。
(3)整个墙脚采用强度高,耐久性和防水性好的材料砌筑,如条石、混凝土等,如图2-2-1 (c)所示。
什么叫做勒脚,什么叫做踢脚????
勒脚是建筑物外墙的墙脚,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部分的接触墙体部位的加厚部分。也可这样定义:为了防止雨水反溅到墙面,对墙面造成腐蚀破坏,结构设计派运孙中对窗台以下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外墙加厚,这段加厚部分称为勒脚。
踢脚(踢脚板、踢脚线)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一方面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主要作用是防潮和保护墙脚。踢脚材料一般和地面相同。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踢脚线
踢脚线指建筑内墙或外墙内面高出地面或楼面上构造手法,高度悄悔通常为120mm~150mm,其作用可防止外部碰撞给建筑带来的危害,有利于防潮和清洁卫生。
踢脚线可用水泥沙浆批制,也可在墙面底部贴上一条板,也称为踢脚板。踢脚线自室内地面与墙面的相交点而起,踢脚板材料可使用大理石、砖石、木板等。
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
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尘链自然地落在上面。造型漂亮、做工精致的踢脚线,往往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为您的家增色不少。在注意大面的同时,千万不要因为粗糙廉价的踢脚线影响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