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透射比 透射比有什么区别,定义是什么
透射比有什么区别,定义是什么
透射比又称透射系数,是透过材料或介质的光通量或辅通量与入射通量之比。一种材料透射比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方向、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及材料的厚度等因素。
吸光度和透射比的关系是什么
电磁波入射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透射和吸收后有:
α+ρ+τ=1
式中:α-吸收率;ρ-反射率;τ-透射率。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α=ε
对于不透明表面有τ=0,则ε=1-ρ,可见不透明的高反射率的表面具有低的红外发射率。也就是说,不透明表面的反射率越高,吸收率越低,发射率就越低。反射率越高,热损失越小。这还跟反射屏和热源的位置有关。
扩展资料:当光线通过一个物体,光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反射光+透射光+吸收光。
由此可知,当一定强度的光线通过物体时候,被吸收部分越少,当然透过部分越多(前提是反射光部分不变)反之也然。一般反光度对于相同物体来说,同一角度入射,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其反射光多少是一样的。
眼镜透射比分类是什么
按镜片的透光程度,也分为四类,可以叫“透射比分类”。
1、43%~80%。
2、18%~43%。
3、8%~18%。
4、3%~8%。
按照要求,驾驶用镜透射比要大于8%,所以第4类太阳镜是不能开车带的。对于紫外线防护,前三类uva允许透过5%,第四类uva允许透过0.5%。uvb都允许透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