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钢化玻璃什么情况下自爆 钢化玻璃会在什么情况下爆炸

钢化玻璃会在什么情况下爆炸

三种情况可能导致钢化玻璃爆裂:

一是使用不当;二是安装不当;三是温差太大。消费者在家中使用淋浴房时,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差不要太大,更要避免强烈的外力冲击。钢化玻璃之所以自爆大部分因为温度变化过快不均匀应力而自爆,

由于玻璃中存在着微小的硫化镍结石,在热处理后一部分结石随着时间会发生晶态变化,体积增大,在玻璃内部引发微裂纹,从而可能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扩展资料:

常见的减少这种自爆的方法有三种:

1)使用含较少硫化镍结石的原片,即使用优质原片;

2)避免玻璃钢化应力过大;

3)对钢化玻璃进行二次热处理,通常称为引爆或均质处理。

进行二次热处理时,一般分为3个阶段: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

升温阶段为玻璃的表面温度从室温升至280℃的过程;保温阶段为所有玻璃的表面温度均达到290℃±10℃,且至少保持2h这一过程;降温阶段从玻璃完成保温阶段后开始降至室温75℃时的过程;

整个二次热处理过程应避免炉膛温度超过320℃,玻璃表面温度超过300℃,否则玻璃的钢化应力会由于过热而松弛,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化玻璃自爆的预防只能在加工厂进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化玻璃

玻璃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自爆?

、玻璃的内在质量不好,如:结石、结晶和气泡等。 2、玻璃在运输过程中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划伤、缺口、炸口、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 3、钢化玻璃在加热和冷却时不均匀、不对称,易造成应力分布不均匀。 4、玻璃钢化应力愈大,玻璃钢化程度愈高,钢化自爆率也增加。 以上均是常见的现象。 针对以上几个原因,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检查玻璃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发现有缺陷的玻璃坚决不进炉。 2、玻璃在加热的过程中,上下部温差不要过大;冷却时,上下部风压尽量均衡。 3、操作过程中,要使钢化的玻璃在最佳的钢化温度、最佳的钢化时间和最佳的风压下进行,不要使玻璃的钢化程度过高,这一点很重要。

钢化玻璃在无应力状态有时也会自动发生爆裂,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钢化玻璃的自爆。据不完全统计,钢化玻璃自爆率大约在3‰左右,但不同厂家产品自爆率也有所不同,有些可达2%左右。钢化玻璃自爆很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伤害,尤其是用于高层建筑幕墙和建筑顶棚的钢化玻璃。这类事件在媒体上也时有报导。 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玻璃边部加工缺陷引起应力集中、钢化玻璃内部应力过大和钢化玻璃内部硫化镍(NiS)杂质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等三种情况。前两种因素是由于钢化玻璃加工过程中工艺致的,硫化镍的因素在原片玻璃制作过程产生。针对钢化玻璃自爆,目前还没有十分完善的解决方案,一般是采取控制钢化应力和均质处理的方式减少钢化玻璃自爆。与全钢化玻璃相对应,若降低钢化应力生产出来的玻璃也即半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自爆的机率比全钢化玻璃要小得多,因此,例如建筑玻璃幕墙除选用全钢玻璃外,也可选用半钢化玻璃。但应注意到,半钢化玻璃破裂后碎片形态介于全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之间,碎片也是带有尖锐棱角的,因此半钢化玻璃不能算作安全玻璃。

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

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有:

1、玻璃中有结石、杂质,气泡: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2、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只有Ni1—X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3、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4、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5、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cm时自爆数达20%~25%。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化玻璃

相关专题: 钢化玻璃 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