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北京住地下室的人叫什么 如何看待粥左罗的成功经历?

如何看待粥左罗的成功经历?

粥左罗的成长之道是普通人的逆袭样本。

粥左罗的事业经营得非常成功,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可以说,他就是一名普通人从底层逆袭的精彩样本。

说底层,斗吵还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因为他大学毕业后就租住在楼房的最底层:地空嫌侍下室。北漂生涯里他摆过地摊,做过服务员,后来进入新媒体行业。从一名小编起步,直至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年入千万。

粥左罗的经历

粥左罗是90后,出身于贫困农村。在当地镇上读书算是出类拔萃,可是尽管考虑了学校第一名,也才勉强够二本线。跑到济南复读了一年,才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专业体者答育产业管理。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流落在北京,住地下室,靠摆地摊卖明信片谋生。三个月被城管驱逐无数次,抓进派出所两次。后来只好转行,在朝阳大悦城服装店卖T恤。月薪2300元,他做了8个月。  

混不下去了,他回到母校摆地摊。一位老同学经过,看到了落魄的他,和他聊起来。同学在做微信公众号,看他这么可怜,就想帮他一下,建议他也做公众号——同学说:你想啊,如果你能在网上卖明信片,不是比你摆地摊强多了吗?  

粥左罗彷佛被打开了人生的另一片天地。他上网查了一下,决定先去面试一家做公众号的公司再说。他花了3天时间,攒了一份80页的ppt,然后去面试。面了3次,终于进入了一家名叫创业邦的公司。职位:新媒体小编;月薪:5000。  

经过两个月的打杂,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在公众号上发自己编辑的文章。第一篇文章得到3万多的阅读。这个成绩对公众号大号来说,不算什么,不过,当时创业邦平时的阅读量也就一万多,所以还算不错。于是,他成了一个合格的新媒体小编。  

第8篇文章,粥左罗创造了人生的第一篇10W+,他慢慢地摸到了创造公众号爆款的套路。又过了一个月,他创造了一篇200W+阅读的文章,给创业邦带来3万粉丝。  

上道以后,事情就好办多了。他写的爆文越来越多,成了公司的台柱子。一年后,他被另一家公司挖了过去,担任负责新媒体的副总裁,工资也从月薪5000,变为年薪50万。  

2018年3月,他开始运营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带着在前东家的积累,在公认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的今年,他用了三个多月,做到了粉丝20万(现在7个月,据说有50万了)。同时,他又把自己做爆款文的经验放到知识付费平台,并开通了自己的知识星球小密圈。  

现在的他,每天睡到中午12点,每周写一两篇文章,每个月接一两篇公众号广告,或者去给企业做做新媒体培训,其余时间运营知识星球,顺便数一数自己的网络课程又卖了多少钱,乐呵一下。  

粥左罗一个月的收入,轻轻松松就达到二三十万。这离他大学毕业,仅仅4年;离他在大悦城卖T恤,在学校摆地摊,仅仅3年。 

北漂是什么意思呢?

北漂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

北漂最开始的定义和现在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北漂,只要是外地人来北京打拼,居无定所的都可以算作北漂。

而真正被冠名为北漂的第一批人,却是有特指的,他指的是九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未,到北京来的各路文艺青年。

九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未北漂配族槐的过去:

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最早的是南方,广州和深圳,在1990年前后,有大批想发财的人都南下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富豪,基本都有这个经历,可是也有一大批文艺青年,到了北京,这些人是来追求文艺的。

改革开放后,北京的文化艺术受国外影响大,尤其是流行歌,摇滚乐,电影电视剧,包括王朔等一起京味作家的文学作品,风靡全国,所以吸引了全国有文艺天赋和文学爱好的人云集北京。

这些人基本都是多才多艺,来北京后都在各个歌厅,演绎场所,歌舞团,酒吧等等,或者驻场,或者学艺,都在寻找机会。

比如沈阳来了那英,解晓东等,内蒙来了腾格尔,杨坤,斯琴格日乐,天津来了郭德纲,我们承德来了郭靖宇,太多培友后来的明星,都是那时候来的北京住在地下室里,一会儿住东城,一会儿住西城,在北京飘来飘去,所以这一批人,被称为北漂,大约有十多万人吧。

当时的北漂是这些文艺青年的自嘲,不过也穗消有自傲,不是谁都可以称为北漂的,那时候来北京打工的,是不能称为北漂的,只有来北京寻梦的人,才叫北漂。随着1994年我国启动造星计划,第一批北漂有一批人脱颖而出,构成我国第一批明星队伍。

后来随着北京的经济腾飞,来北京的人就不在以文艺青年为主了北漂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范围也扩大了。

贾玲其实是个艺名,知道她的真名后,网友:不改早红了!她的原名是啥?

说起喜剧演员贾玲,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那胖胖的身材,可爱的笑容,以及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小酒窝。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贾玲是一个知名的喜剧演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贾玲的原名叫作贾俞玲。

贾玲的成名之路也是非常坎坷的,甚至有人在贾玲出名之后调侃她道,如果不是改了原来的名字,可能早就红了,其实这也是一种玩笑,毕竟每个人的成功和名字关系不是特别大,还是要看个人的努力和机遇。

一、贾玲出生在湖北的大山里,家庭条件一般,她的从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贾玲有一个姐姐,一家四口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又非常幸福。在贾玲努力学习考取了大学的一个月的时间,她的母亲去世了,当时父亲的身体颤段也不是特别好,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全都落到了姐姐贾丹的身上,贾玲在大学里的开销基本上都是靠着姐姐打工赚钱供她读书。

贾玲虽然考取的是中央戏曲学院,但是因为填报志愿时候的阴差阳错,最后就读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专业的大专。

可以说女孩子说相声天生就不占优势,所以大学毕业之后,贾玲的工作一直也是非常的平淡,虽然非常努力,但是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贾玲在小品和相声方面其实非常有天赋,基本功也很扎实,但是在相声里面很多都是男的相声演员,女相声演员想崭露头角更是难度非常之大。

贾玲曾经和白凯南搭档说过相声,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但是在相声界终究没有走出来一条长久的属于自己的路。

二、贾玲在最艰难的时期,在北京住地下室,曾经想过放弃,是师傅冯巩帮助了她。

很多演员在成名之前过得生活都是非常艰苦的,他们去各个场馆里演出,收入非常的微薄,很可能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难以维持,贾玲也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

当年,贾玲在北京去各个相声馆说相声,因为本身是女孩子,说相声并不是特别占优势,所以收入也不太稳定,她自己的收入难以维持支出,曾经在北京租住在地下室里。

在最艰难的时期,贾玲的家人也曾让她回到家乡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不要再从事艺术这条道路,因为想出名太难了。

但是师傅冯巩对于贾玲还是非常支持的,劝阻了贾玲回家乡的想法,师傅冯巩表示,贾玲吃不上饭,师傅可以管她饭,贾玲没有地方住,师傅可以给她找地方住,但是不建议放弃艺术的道路,因为贾玲的喜剧天分非常好,自己也很雀轮努力,只不过还没有等来机会。

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贾玲终于在演艺圈慢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贾玲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和乐观的心态,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贾玲在相声界也取得了一些小的成就。

在2006年的时候,贾玲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相声大赛,凭借作品《望夫成龙》荣获大赛的二等奖;2007年,用作品《爱拼才会赢》参加央视相声大赛,荣获三等奖;

2008年,创作的相声《大话捧逗》在北京很多小剧场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贾玲这个女相声演员;2011年,贾玲参加了春晚,和白凯南作为搭档演出了相声作品《芝麻开门》……

在创作了很多优秀相声作品的同时,贾玲还参加了很多喜剧类或者综艺类的节目:《欢乐喜剧人》《喜茄岁誉剧总动员》《开心俱乐部》等等,还作为《王牌对王牌的》常驻嘉宾,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甚至贾玲还尝试自己做导演,并且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2021年春节过后,贾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记录居高不下,让人看到了贾玲的才情。

这个胖胖的女孩,内心其实非常坚强和乐观,它能够在困境中脱颖而出,并且在成功之后还不骄不躁,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注定会让贾玲能够成功。

所以说贾玲是否成功和她原来的名字叫贾俞玲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因为她的努力和持之以恒,才铸就了如今优秀的她。

相关专题: 的人 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