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蒂凡尼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蒂芙尼的品牌定位
蒂芙尼的品牌定位
蒂芙尼是美国设计的象征,品牌设计以爱与美、罗曼蒂克与梦想为主题,以充满官能的美以及柔软纤细的感性满足了世界上所有女性的幻想和欲望。
蒂芙尼的设计从不迎合潮起潮落的流行时尚,它始终以优雅的姿态站在了潮流的顶峰,引领着时尚。蒂芙尼的创作精髓焕发出浓郁的美国特色,线条简约鲜明、冷静明晰,比例和谐具有条理。
扩展资料:
蒂芙尼的发展历史
世界顶级珠宝商Tiffany&Co.蒂芙尼以其传奇的设计风格和钻铅旅石权威的声誉而享誉国际。其卓然成就源自蒂芙尼辉煌的历史传承,而这一切都始于1837年蒂芙尼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在纽槐雹凳约开设文具及精品商店时的远见卓识。
蒂芙尼公司是一间于1837年开设的美国珠宝和银饰公司。1853年查尔斯·蒂芙尼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将公司名称简化为“蒂芙尼公司”(Tiffany&Co),公司也从此确立了以珠宝业为经营重点。
蒂芙尼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宝石、铂金标准,并被美国政府采纳为官方标准,并且蒂芙尼自身也逐渐在全球各大城市建立分店。时至今日,蒂肆袜芙尼是全球中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其蒂芙尼蓝色礼盒更成为美国洗练时尚独特风格的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蒂芙尼官方网站-首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蒂芙尼
蒂凡尼(Tiffany)简介及详细资料
蒂凡尼
(Tiffany)
蒂凡尼(Tiffany) 成立于1837年的高级珠宝饰品店"蒂凡尼"在美国是家喻户晓,并且名扬海外,镇店之宝是 128.51ct的金黄色彩钻"蒂凡尼",更为其金字招牌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大约在1877-1878年,在开采南非联邦的"金伯利"或"戴比尔斯"金伯利岩管时枯悄,十分幸运地发现一颗宝石级大没腊渣金刚石,晶形完整,呈八面体,颜色为非常漂亮的金黄色,重量达287.42ct,属珍贵宝石级大金刚石。 1879年,这颗宝石级大金刚石被查里斯·路易斯·蒂凡尼(C. L. Tiffany)以18000美元的高价买走,不久,即送往美国纽约加工。经过精密设计,将这颗金黄色的宝石级大金刚石切割、加工琢磨成10
品牌历史1837年9月18日,查尔斯·刘易斯·蒂芙尼贷款1000美元作为资本,在位于纽约市百老汇大街259号开设了一家名为Tiffany&Young的文具及日用精品店,开业当天的营业额仅为4.98美元;至查尔斯·刘易斯·蒂芙尼在1902年逝世时候遗留下的财产为3500万美元。没有财富是从天而降的,从一个小小的文具精品店发展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珠宝公司之一,"经典"已经成为TIFFANY的代名词,因为有太多的人以佩戴TIFFANY的首饰引以为荣,那是与历史共同沉积而发展至今的。
最新设计Ribbons钻石项链Tiffany&Co.
由著名设计师Jean Schlumberger设计的Ribbons Tiffany项链,钻石重达128.54克拉,原石重达287.42克拉的巨型黄钻,被舍弃将近一半原料,切割和抛光后的黄钻也重达128.54克拉,82个切割面比传统 Tiffany的明亮式切割多出24个切割面。局含
新艺术运动的表现特征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理解为以下内容。
(1)间接性与广阔性。文学运用语言来塑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形象具有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广阔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艺术,还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和戏剧等综合艺术,都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可以看到或听到,甚至有些还可以触摸到。唯有文学这门语言艺术所描绘的形象例外。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把文学又称“想象的艺术”。文学形象虽然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受器官来直接把握,但它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心灵。
文学天地的广阔性,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特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表现能力,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最大的自由,具有极大的容量,真可以说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能够突破客观时间,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其次,文学的广阔性更表现在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处发展,无疑使文学的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达到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通过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风度、言行举止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可能通过直接抒情或叙述的方法深入展示人物细腻复杂的感情。
(2)情感性和思想性。“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艺术学概论》第九章 语言艺术)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情感类文学自然离不开情感性,小说、报告文学、叙事诗等叙事类文学同样离不开情感性。作为叙事类文学的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只不过在这类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来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深深蕴藏的文学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描绘来传达情感。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它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模颤,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类艺术中,还是语言艺术的形象最富有深刻和思想性。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同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②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也离不开思想性,因为这种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导下成为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所谓倾向性,其实就是作家的爱憎褒贬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艺术属性。显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会,成为一切文学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3)结构性与语言美。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需要利用旦橡败结构这个重要手段来完成。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得失。
依据语言艺术的含义,其代表性种类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种样式。
1.诗歌。按照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如搭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诗歌艺术具有自己鲜明的审美特点。首先,诗歌在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其次,诗歌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再次,诗歌语言洗练,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甚至具有建筑的结构形式美。
2.散文。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说,散文的审美特征就在于:主题、题材丰富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篇章结构灵活自由。散文是以自由灵活的形式,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审美特色。
3.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文学即人学。
小说由于运用语言作为媒介,较之其他艺术种类有着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小说可以详细描绘人物的外貌、举止,也可以表现人物的对话、行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从其它人物的眼中来观察和表现这个人物,并且可以把笔触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层心理描写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是小说独具的艺术特色,也是其他艺术门类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小说还可以把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来描写,从而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复杂丰满的圆形人物或典型人物。创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历来是小说的首要任务。
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突出的虚构性;多方面多视角地刻画人物;表现较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完整呈现等。
总之,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