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陷最多能下陷多少
“1辆清污车和1部电动单车掉落其中”,广州地陷究竟有多深?
从现场救援人员的介绍来看,此次的广州地陷非常深,最深可以达到38米。如此之深也加深了救援的难度,但是各方也没有放弃救援,想尽一切办法来营救这三个人。
广州地铁11号线塌方引发了沙河大街和广空绝州大道交界处地面塌陷,最不幸的是1辆清污车和1部电动单车正好途经此地成为斗老姿了受害者,连人带车直接掉落到了塌陷处。这里面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是父子,而且儿子本来已经准备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办婚礼了。
各方也紧急的参与此次的营救当中。积极的营救被困人员,确保不再有人因为塌陷受伤,组织专家商议可行的方案,也确保不会有次伤害出现。这对父子是湖南邵阳人,儿子才刚刚26岁含贺,他的准妻子也是悲伤不已,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公公情况怎么样。
这次事发路段位于广州大道北与禺东西路交界处,这个地方也正是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方,为了防止有人再出现意外,所以直接在广州大道北禺东西路口双方向临时管制,同时封闭南北方向高架桥,这样的话公交线路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现场救援人员曾经说过广州地陷的深度,他说的是掉下去的车刚开始他们过去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因为地陷的速度非常快,后来已经没有了踪影。塌方地区的深度最深的地方已经高达38米,并且涉事车辆的车头是向下陷落的。这一切都给营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导致了很多天都没有把这三个人营救出来。
你知道你住的城市正在下沉吗?
地面沉降是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城市出现的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现象。由于地面沉降发生范围大且不易察觉,又多发生在经济活跃的大、中城市,因此对人民生活、生产、交通和旅游环境影响极大,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环境公害。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地区的地表近几年一直在“沉沉浮浮”,每年的升降幅度最高可达11.43厘米。
意大利威尼斯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地面标高仅1米左右,经常遭受海水浸淹。在过去的100年中,平均地面下沉达1米,而著名的市政府大楼罗内丹宫已累积下沉了3.81米。每当狂风骤起,海水便涌入市区,市内的圣马可大广场一片汪洋。
意大利摩德纳市。12世纪古罗马大教堂因地面下沉已经开裂和倾斜。
中国13朝古都西安。自1959年首次地陷至今,市区沉降量大于500毫米的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800多毫米。同时,地下有13条东西走向的地裂缝,裂缝总长度超过50千米。
地面沉降的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主要危害是导致地面海拔高度降低,沿海城市的排洪受阻、对风暴潮的抵抗能力减弱;导致城市建筑物倾斜或下陷、地下设施和地下管道功能失效。
地面沉降多发生在大河流下游的近海冲积平原或大型盆地地区,尤其在工业发达地区,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美国的圣华金谷地、长滩、休斯敦,日本的东京、大阪,泰国曼谷,意大利波河三角洲和威尼斯,英国柴郡,新西兰怀拉基,澳大利亚拉特罗布谷地等。一般沉降量达数米,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10米。在美国50个州中,约有45个州的4.4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发生腊磨橡了地面沉降。日本29个都、道、府中,已有59个地区发现地面沉降,沉降面积约占日本可居住面积的12%,1128平方千米地面标高处于海平面以下。我国发生地面沉降且灾害影响显著的城市约有50座,其分布既有沿海城市也有内陆城市,其中西安、北京、天津、南京、无锡、宁波、大同、台北等最为严重。有的城市地面沉降还伴随着地裂缝的出现,如西安、大同以及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等。
从表面上看,地面沉降似乎是一种自然地轮旁质灾害,实际上它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引起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四方面:抽取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取卤水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其中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是主要原因。
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会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大大小小的漏斗。这样,不仅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还会造成地面沉降,严重的还会使建筑物遭到破坏。最明显的例子是著名的比萨斜塔、西安的大雁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据观测,日本东京在20世纪80年代最大地面沉降率为195毫米/年,美国加州长滩市在1926~1968年期间的最大沉降率达710毫米/年,墨西哥城在1890~1957年间的最大地面沉降率为420毫米/年。如此强烈且持续的地面沉降给各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据对我国80个大中城市的统计,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占60%,其余40%的城市虽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但也都用地下水作为辅助水源。因此,无论南方城市或北方城市,都程度不同地使用地下水。据水利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用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的开采量约为550亿立方米。现在,欧美国家地下水用水量,一般约占总用水量的1/3以上。相对来说,我国地下水的利用率较一般国家低,但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城市,地下水用量较大,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与地面沉游腔降之间的矛盾正日益严峻。
目前,国内外在监测和防止地面沉降上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如日本大鳄平原为防止地面沉降而控制地下水抽取量;意大利的波河流域在地面沉降控制中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委内瑞拉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西部油田的地面沉降等。防止地面沉降最为有效的方法应是人工补给地下水,在这方面我国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上海地面沉降综合研究及控制水平目前在国际上首屈一指。上海水文地质大队首创了运用人工回灌的方法控制地面沉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自1966年以来,上海的地面沉降已基本得到控制。近年来,上海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成效显著,实现了使地下水位上升以达到控制地面继续沉降的目的。此外,上海在地面沉降规律、机理、实验研究、预测预报、控制措施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健全的监测网络,28座综合监测站和1150个水准点,覆盖全市范围,同时引进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兴建了计算机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网络观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信息化管理。详情官方电话
地陷多发地区在什么地方地陷形成的原因
地陷,顾名思义是地面塌陷,地面出现大坑.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其危害相当严重.
地陷一般分为两种:岩溶型地陷和松散土体型地陷,二者发生的机理不同.
1、岩溶型陵旦地陷发生于灰岩卡斯特地貌区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现代暗河形成溶蚀通道,不断发育导致洞顶塌陷而成.塌陷的扩大造成暗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使得水力梯度变陡,溶蚀和侵蚀增强,进一步加强了塌陷作用.
一般来讲,岩溶洞穴崩塌形成的碎块堆积占原始空间体积的20%~40%.随着洞道崩塌的向尺薯扰上发展,碎块最终会堆满崩坍形成的空间,以致进一步的崩塌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终止.如果只是部分洞顶崩塌降落洞道中,那么洞穴的总截面不会发生变化,洞穴空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洞穴空间只是重新分配而已.但对于暗河水流来说,由于裂隙空间比原始通道更小,水流阻力也就更大.如果只有活动的基岩崩塌作用而没有流水的搬运作用,即使崩塌露出地表,形成的塌陷漏斗也是相手丛当小,甚至比崩塌前的原始洞道还小.如果崩塌继续,洞顶继续向上发展,最后使整个洞道完全为崩塌堆积所占据,即使洪水季节,水位也无法淹没崩塌堆积顶部,结果,水流淹没的洞穴空间仅是崩塌堆积下部.受水流的推移,小块碎石不断进入大块石的空隙,尤其页岩小碎石堵住大基岩块石之间的空隙,因此崩塌堆积下部渗透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地表土壤和沉积物也可能填补下方的孔隙,因此地下水流的阻力可想而知.如果崩塌堆积底部的物质为溶蚀和侵蚀所搬运,而许多腾出的空间又为上面掉下的物质再填充.如此看来,塌陷漏斗的大小几乎完全取决于洞穴地下水流所搬运物质的体积.
2、松散土体型地陷多由地下水潜蚀引起,与“ 流土”起因相同.它的主要物理机制为当某种原因使地下水流速加快或流量增多,使水的机械潜蚀搬运的作用加强,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覆盖土和含水介质本身失去地下水的托浮力,因而在重力作用下,土体下落.地下水的流动与渗透作用,又在土体内形成许多漏斗状与珠串状的裂隙松散结构.当水把填充物进一步携带走而使上搜盖层支撑进一步减弱时,这种结构进一步扩大并互相贯通,规模愈来愈大,久而久之,当上层土自重大于结构对洞顶土体的支撑强度时,洞顶土体破裂形成地面塌陷.实际上,由于饱和砂土孔隙全部为水充填后,孔隙水压会骤然上升,这使砂粒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层丧失抗剪强度与承载力,好象液体一样产生“ 流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