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 汽车旅馆的中国的发展
汽车旅馆的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大陆,分布在全国的数百家莫泰(motel)圆升连锁酒店尽管叫“汽车旅馆”,但实际上是连锁商务酒店。而在日本,在台湾地区,汽车旅馆有时候是“情人旅馆”的代名词。
在台湾,许多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新开发的重划市镇或风景区附近,分布有较多的汽车旅馆。由于竞争激烈,使得汽车旅馆的经营走向橘悉老休闲的方式,装潢设计达到或甚至超越高级饭店的水准,还有主题式的房间设计(例如夏威夷式、科幻式),申请住房的客人也不再限定於旅客,更扩展到一般民众的休闲娱乐的需求。
此类汽车旅馆经常被业者自称为「精品(汽车)旅馆」或类似的命名方式,除了供一般旅客投宿过夜外,也提供限时短暂住房(休息)的服务,即时钟旅馆式的租用方式,作用与日本等地的爱情旅馆(ラブホテル)类似。近年来也有一些采度假别墅(Villa)风格的汽车陆配旅馆陆续开幕,汽车旅馆的开设位置也由市郊逐渐往市区内移。
经济型酒店的国内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几年才在中国出现。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之一是功能简化,它把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该核心服务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饮、购物、娱乐功能大大压缩、简化、甚至不设,投入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旅馆的出现与发展。例如,早在1939年美国佛罗里达几家汽车旅馆就自发形成了行业联合组织品质庭院(Quality Courts),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品质庭院联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为单体汽车旅馆业主提供行业服务。 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 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进入21 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除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团和携程网于2002 年共同投资设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粗谨了迅速的成长,并于2006年赴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除此之外,2005年成立的7天连锁酒店和汉庭酒店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赴海外上市。
图表: 国内经济型酒店的整体市场局面状况(代表性酒店、服务对象、价位、入住率) 国内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品牌、服务对象、价位、入住率 代表性酒店 如家、锦江之星、尚客优 、汉庭、7天连锁等 服务对象 商务人士、普通白领旅游者 价位 150-320元之间。宽皮 入住率 品牌经济型酒店入住率多在90%以上。 资料来源:力勤资讯研究部 2010.06 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旧没有完全消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旧存在,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各地相关的交通、会议、展览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善以及世博会、亚运会等众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供应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已经303个,已开业饭店数超过3757家,同比增长33.94%,已开业房间总数412840间,同比增长31.93%。2009年底和2010年初,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好,部分地区的经济型酒店的出租率甚至重新上升到85%以上。从2001年至今,我国经济型酒店整体规模年均增速远超50%,这在世界经济型酒店发展史上是罕见的。2010年4月份,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经营为重点,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将我国经济型酒店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20%左右。加之进入世博期之后,上海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都达到了90%以上,且是价格和入住率同升,普通标间的价格普涨20%-150%之间。这些推动力或示范效应必将使得经济型酒店出现新的投资和改造热潮。
但市场并不是无休止的,热钱涌动的并不都是机会,风险同样与生俱来。抛开世博及亚运等题材,众多城市经济型酒店入住率从07年开始的逐年下跌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竞争也日渐白热化。目前国内前五大岩巧基巨头中已经有如家、7天、汉庭及锦江之星等四家分别在纳斯达克、纽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留个后来者的吸金空间相对较小。2013年,7天连锁酒店退市 ,转战中高端酒店市,但是郑南雁坦言,未来五年内7天连锁酒店仍然是7天的主要利润来源。历经激烈竞争的中国经济型酒店,仍然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中国汽车业正在逐步的成熟,为什么没有与其配套的汽车旅馆行业?
汽车旅馆的英文是motel,意为motor(汽车)和hotel(酒店)的缩写结合,基本构造就是以低层公寓设计为主,住客可以把族兄闭车直接停在旅馆前,从下车到进门不用两分钟,非常方便快捷,完全不用像住酒店那样,在地下停好车,又要经过大堂,又要坐电梯,最后才到房间。
汽车旅馆在某程度上,也算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因为美国作为“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程度极高,而且美国人尊崇自由精神,开车自驾,在多个城市间“流浪”那是兆裂常有的事情,这种上了车想去哪就去哪的生活,正是由汽车旅馆提供了栖息的地方,这也是汽车旅馆在美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不过,汽车旅馆正如电影描述的那样,并不是那么美好尘消。在城市里的汽车旅馆,由于价格低廉,所以基本上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是各种犯罪活动的温床。但出了城外,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受地理位置影响,城外汽车旅馆的住客一般流动性会较强,所以一般也是以过路客为主,整洁程度和安全指数都会上升不少。
国人作为全世界里最会赚钱的一类人,如此好的商业点子为什么就没有人引入到国内呢?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尝试过了,而且不论是在城市还是旅游景区都惨遭失败,深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水土不服”。
首先是面向的群体太窄了,虽说现在国内汽车的销量是一天比一天高,但实际的普及程度是远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的。而且二手车产业落后,价格虚高,市场到处存在欺骗现象,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30岁前不靠家庭是非常难拥有一辆车的。另外一方面,有了车,就会用来自驾游了吗?先不谈愿不愿意开的问题,光是路上花掉的油费和过路费就是不少的一笔钱,所以在国内,要不是多人出行的话,一般都不会选择自驾出行。
在我们国内,自驾游大部分都是以家庭出行为主,有人会愿意让家人挤在这“流浪”味浓厚的汽车旅馆中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家出来玩是要找乐子的,可不是陪你来“体验生活”的。有时间有钱愿意“流浪”自驾的人虽然也有,相信各位在“之家”上也看过不少,但毕竟是少数,想依靠这帮人去维持旅馆的运营,一个字,难!
在“公路”文化如此薄弱的国内,与其浪费土地修停车场,还远远不如用停车场的地再修一栋楼来得简单直接。加上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城市与城市之间有着无数的县城与村庄,大大小小的宾馆络绎不绝,对比之下,汽车旅馆根本毫无优势,至于停车的话,出了城市你还担心没地方停吗?
所以说,不要老是崇洋媚外,不动脑子就实行“拿来主义”,盲目追求老外有的东西,我们也要有。并不是所有的洋人玩意都能在国内行得通的,像在国外红火的皮卡、房车、汽车旅馆这些全部都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如何结合国情,推出适合国人的产品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没必要学着如何去做一个“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