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属于哪一类污染 白色污染是什么污染?
白色污染是什么污染?
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塑料污染
2020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银宏、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固废法也加强了塑料污染治盯搏族理相关要求,并明确了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很多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取消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进而采用全降解系列包装,既美观又环保。目前全降解包装分为纸质包装和全降凯弊解塑料包装,全降解塑料的原料是PLA、PBAT或是玉米淀粉,在工业堆肥的条件下,180天内可以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全降解牛皮纸气泡袋
白色污染是指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污染。
塑料不易降解,影响环境的美观,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塑料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生产那么多塑料会导致石油枯竭,再加上现在再回收的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高了不少,所以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防治白色污染:
1、加强管理——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白色污染”的危害。
2、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
3、采取以纸代塑——纸张的成分,废弃后容易被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并且比起塑料袋,危害要小得多。
4、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5、制定法律标准——塑料制品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和综合的因素着手,制定塑料制品的实际应用标准。
“白色污染”是指哪一类污染?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并卖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尺蔽源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陵态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