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如皋盆景云头雨足美人腰 如皋花木盆景的如派盆景

如皋花木盆景的如派盆景

数百年咐游蚂来如皋花木盆景技艺相传,形成独具风格的“如派”盆景,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选用小叶常绿品种的松、柏、榆、黄(杨)等材料,以蟠扎为主,辅以修剪,工艺精细,造型多为“两弯半”,可组成“云头”、“雨脚”、“美人腰”等,姿态清、奇、古、朴。其代表作“雀舌罗汉松”,“五宝绿珠杜鹃”、“重瓣六月雪”、“白皮黄杨”等都为如皋县原产珍品,。毛主席纪念堂前陈放的一对巨型针松盆景为我市产品
改革开放以磨告来,如皋花木盆景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全市已有苗圃园艺场200多个,花木乡、花木村20多个,花木专业户1万多个,花木总面积近2万亩,花木品种2000多个。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如皋古柏盆景“蛟龙穿云”获一等奖,盆景“两弯半”和“苍覆南山”获二等奖。
如皋绿园农民艺术家花汉民博采众家之长,扩大了取材范围,在传统为“两弯半”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顺其自然、因树造型”的艺术特色。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盆景展销会和大型比赛中获奖,引起了海内外盆景专家的极大关注。继1986年悬崖式大叶罗汉松在意大利第十八届国际花展夺得金牌之后,虎刺盆景“绿荫深处”在香港国际花卉博览会获冠军奖,雀梅盆景“饱览人间春色”获1990年在日本举办的国际花卉博览会优秀金奖,这是亚洲迄今为止在盆景创作上获得的最高荣誉获。1993年5月,如皋绿园制作的“春晓”和“榆衡埋树”盆景,又以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造型,双双获得第三届全国花卉盆景博览会金奖。

盆景制作口诀

1、枝无寸直,一寸三弯。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2、一枝见波折,二拆册枝分长短,迟御迟三枝讲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3、直长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梅花盆景的宁折勿弯、宁斜勿直。盆景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景成之日,功在十年!不怕剪错枝,就怕立错位。

  4、蓄技截干。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山无树,近大远小。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5、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署起清风。诸山落水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去强留弱;去粗留细。审要准,裁要狠.如皋盆景,左顾右盼两弯半,云头雨脚美人腰。

  6、不干不浇码李,浇则必透。见干见湿;薄肥勤施;景树无根似插木亭子观尖,盆景观脚。春抹异位芽,夏剪强弱枝;秋天应追肥,冬剪所以枝。

  7、剪枝五去五留法去远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边,去高留低。岭南盆景:脱衣换锦,一展三变,春芽秋叶,夏茂冬藏下长上短,里长外短。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树桩盆景浇水五看法一看栽植用盆;二看培养土;三看植株叶片;四看生长季节;五看气候。

  8、树冠的布局要求一、树冠垂直、水平与均衡;二、树冠要回转挑头;三、树冠要前倾。达到树形正面要露,后面要藏,藏露兼存,含蓄有余的效果。

如皋盆景有多少年历史?

如皋盆景有多少年历史?
答:“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实为一株古桧,在如城水绘园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观赏叶片为主。加有宋代三盆桧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余年,由如皋人民公园珍培滚改。
“东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支奇葩,于1983年被全国盆景协会考订为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

全文:

中国盆景向有苏(州)、扬(州)、川(成都)、海(上海)、岭南(广州)五大流派,扬派中,又有东、西两个支派。“西派”包括扬州、泰州;东派则包括如皋、南通。“东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支奇葩,于1983年被全国盆景协会考订为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
如皋盆景源泉于宋。《江苏旅游指南》云:“江苏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如有五百年历史的苏野燃派古柏桩‘秦汉遗韵’,有扬派明代盆景‘一把伞’,有如皋宋代大型盆景‘六朝柏’等,苍古拙朴,风姿隽永,令人驻足凝视,流连忘返”。
“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实为一株古桧,在如城水绘园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观赏叶片为主。加有宋代三盆桧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余年,由如皋人民公园珍培。
如皋树桩盆景坯料要求高,常见的有松、柏、榆、梅、榉、朴及黄杨、六月雪等。造型手法多以棕丝绑扎,注重细扎细剪。棕法相当细腻,主干扎成左弯右曲的“S”形,俗呼“一弯半”、“二弯半”,少数为“三弯半”。树顶扎成半圆形、圆形或扇形,向前倾斜称之为“刘海式”或“如意式”。枝片和短参差适宜,错落有致,大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境界
如皋盆景的陈设独特有趣。除两盆成对放置左右的“蹲狮式”之外,且有论“堂”陈设法,国内独此一家。按5、7、9不同奇数组合为“堂”。如5盆陈设,中间的为“文树”,两边分别为两弯半或一弯半的“武树”,互成对子,陈设7盆时,在5盆的基础上,两边各增加一盆一弯半。整“堂”景观趣味横生。“文树‘显得孤高,两边的两弯半如群臣,如侍女,如宾客;一弯半似女子挥动彩袖翩翩起舞,如嫦娥奔月之态。
“文树”是根据画家倪云林画意制作而成,其造型独特,除刘海顶外,主干前有1—3个小顶,称为“怀中抱子”或“带子上朝”,层次分明,意境清旷。“武树”由两大脊判弯半、一弯半组成,有“文站武飘”之说。根据弓背、左右倾斜的角度及云片的长短不同,拟出多种多样的人物神韵。“一弯半”在一弯和半弯的交界处还有怀弯,使主干形成后弓态势。第一弯,弓背向上一边的云片称为“阳片”,呈逆风方向,反之为“阴片”呈顺风方向。阴片长,象征人的手臂,阳片短,为人的另一手臂,盆顶仍为刘海,要求照脚。“两弯半”所表现的风力比一弯半略小,树桩之重心偏下,树干倾斜度不大,其意境比一弯半庄重、华贵。
如排盆景好似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都有缩龙成、小中见大的特点。如皋盆景讲究云头、雨脚、美人腰、刘海顶、鸡爪根,有风、雨、雪、露的四体意境。有云:“如皋盆景的特点是左倚右倾,顶部端正,株干古雅体型挺秀,多采多姿,气魄雄伟。尤以雀舌、罗汉松最美观。叶色浓密,株型俊美,叶片雅丽,是庭院、厅堂陈设的艺术精品。
如皋盆景在十年浩劫后,枯木逢春。1986年,我国首次参加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花卉博览会”,如皋17盆盆景参加了展出,是年下半年在意大利佩夏市“第十八届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如皋的一盆罗汉松荣获金奖,为江苏盆景的第一块金牌。1988年春天花汉民的“绿荫深处”虎刺盆景在香港获一等奖。1987年5月,如皋绿园经理花汉民应邀赴意大利讲学,引起了西欧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在意大利形成了一股强烈的中国盆景热,为如皋盆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关专题: 如皋 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