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封墙王是什么 不平整的墙洞用什么封堵

不平整的墙洞用什么封堵

如果墙洞不超过拳头大小,闭兆可用水泥或者堵漏王,封闭该墙洞。 若墙洞较大,有防水要求的,可用红砖或水泥板封闭轿庆租;无防水要差隐求的,用石膏板封闭。 补好干透后,批腻子,刷乳胶漆。

用什么方法堵住墙上的洞?

堵墙洞用什么材料

1、砂浆,用水泥和沙子调配好成砂浆再填充,这样可以堵住墙洞。

2、腻子粉,要是洞口比较大的话可以先在表面挂网,然后再涂上腻子。

3、石膏,先把石膏调配成糊状,然后再把石膏填充到墙洞内,最后把表面抹平就可以了。

墙上的洞怎么装饰好看

1、在墙洞的地方贴一些有装饰图案的墙纸,这样不仅可以把墙洞堵住,而且还有装饰的作用。

2、做一些简单的木饰面造型或者摆放一些工艺品,可以装饰墙面。

3、在墙洞的位置涂抹一些有颜色的涂料,然后安装一个装饰灯。

4、使用一些装饰画框,挂在墙洞上面,这样墙洞就看不到了,而且装饰效果非常好。

墙上钉眼的处理妙招

1、纸浆,可以利用废旧的报纸弄碎了之后放在水中浸泡软化以后再把纸浆捏成和钉眼大小一样的团塞到钉眼中,然后用和墙壁一搏燃样的颜色粉刷一下就看不出来了。

2、橡皮泥,找一个和墙壁颜色差不多的橡皮泥填充在钉眼上,再用铅握刀子给表面刮平整。

3、牙膏,这个针对白色的墙面,直接把牙膏填充在钉眼上,然后抹平就可以了槐银庆,或者使用白色的密封胶也是可以的。

胶东农村的老房子有“鼻子”和“窝子”是什么?

在胶东的蓬莱南部,过去盖房子大都是四合院的,大户人家还有南屋北屋,东西厢房。

颇具特色的石墙

这里花岗岩石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当地盖房建屋都是就地取材。民居墙的用料大体有三种,一是青砖,二是方石(又叫“块石”),三是拳石。也有的是三种材料都用的。综观胶东民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第三种石料来作为砌墙的原料,原因就是可以就地取材,经济实惠。

颇具特色的石墙

拳石,又叫地瓜石,来源于山涧河流。每当夏季山洪爆发,河水把山上的石块冲刷出来,又把它运送到平地上来,人们只要在河流周围就可捡到。由于在河水推动下不断地碰撞摩擦,这种石头大都没了棱角,个头也不大,因此在使用时不用做太大的加工。后来没有那么多的石头可捡的,人们就开始在采石场里自己采石头。

窄窄深深的小巷

用拳石砌墙,技术要求是很高的。这种墙分里墙和外墙,有较大平面的石块一般要用在外墙,次等的用在里墙,一些小块和石片用做墙心的铺垫。砌墙是用当地粘性很大的黄泥做填充物和粘合剂,里外墙的石块交叉互咬着,间隔着还要加上“通石”即石条。砌墙时墙心要实,外墙要平,大角要垂直,完后用石灰封墙头和扎墙缝,一面色彩斑斓的石墙就完工了。这样的墙十分牢固,只要不透水,几百年也不会倒。

在花岗石上凿成的五子棋盘

如果是三种材料都用的,一般青砖是用在墙体的四角、窗膀(窗两边的墙)以及腰线(腰线是指与窗台一平的两层砖)上。过去盖房腰线以上叫“盘(音)子墙”,一般用地瓜石垒;而腰线以下的,叫“肩墙”,意思是承重力大,要用大方石垒。以前有兴三层(当地叫“三形”)肩,四层肩的,就是三层或四层大石头。一般的方石是长60——80cm,高40——50cm的大花岗岩石,平面要用锤子、钻子一点一点的凿平,非常费事。

院子里南厢房墙壁上的“天地窝”

胶东民居建造的“费事”,还远远不止于此。就说房子里的“鼻子”和“窝子”,就很有特色。

石鼻子,过去栓牲口用的

在过去,特别是大户人家盖房,非常讲究“鼻子”和“窝子”。“鼻子”,又叫“石鼻子”;是用石头精心雕琢的,中间有孔,砌在腰线上的盘子墙上。原来,这是过去用来拴马、牛、驴等牲口的。以前牲口的用处很多,诸如种地、赶集、回娘家走亲戚等等,都得用着牲口。而到了家门口,就把牲口拴在石鼻子上,很方便。

另一种石鼻子

“窝子”就多了。有街门两旁的“门神护爷”窝,院子里南墙的“天地”窝,房子正间门后的“灶王爷”窝,还有正间和炕里间之间的壁子上的“灯”窝等。门神护爷窝和天地窝都是用青砖垒的,高约35cm,宽约20cm。上面的横砖简单的雕琢了一下。门神护爷窝门两旁一旁一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用来祭拜门神护爷的。里面用纸写上“门神护爷之位”,焚香摆供;再一个是正月十五,在里面放灯。天地窝也是过年的时候,供奉天地老爷、祖宗神灵的。里面牌位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之位”,也是烧着香,摆着供。这天地窝还有一个用处,就是过去结婚时,拜天地就在这儿拜。天地窝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供,一对新人在这儿拜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门神护爷窝必须是南北向的房子,走过道时才能留窝子,而如果走的是东西厢房氏氏过道,就不能建门神护爷窝。

房子里的灯窝子,用来放煤油灯的,可以同时照着两间房子

灶王爷窝和灯窝是建在家里面的。灶王爷窝就在门后两旁,有50cm见方大小,在辞灶接神时挂新灶王爷的画像,平时就是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灯窝建在壁子上,是放煤油灯用的。民间传说是婆婆在炕上坐着,怕媳妇在正间做饭偷嘴,留这么个洞可以监视媳妇;还有的说是老娘们做饭时怕婴儿在炕上掉到地上,留个洞可以一边做饭一边随时看着孩子。

堂屋门后的后窝子,可以放东西

然而不管是“窝子”还是“鼻子”,随着老房子的拆迁,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为了拍到“窝子”和“鼻子知改”的照片,我跑了好几个村子。

图文均为原创,请勿另用!

更多胶东民居民俗,请点击头像关注我,歼猛散精彩内容不断更新中。

相关专题: 胶东 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