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无线电最大传输距离 二战时候的一部电台可以传多远呢?
二战时候的一部电台可以传多远呢?
电台也达不到上万公里,除非是固定通讯基地的大型电台,中波和短波电台,也不过是几千公里,利用大气层反射正碧蠢可以传很远,而普通战举陪术电台也就几十公里
电视信号是直线传播的微波信号,必须用接力的办法,每几十公里一个慧如铁塔
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的无线电波段不同
战争年代发报机能发多远
15W短波电台,鞭状天线15km。L型天线,50-100km。
发报机工作频段为短波通信,短波具有绕射特征,所以其特点是受地形影响小,通信距离远,可达千公里以上,但通信中,受天候影响比较大,不同天候情况电离层活跃程度不同,通信效果亦不同。
发报机通信距离远近主要受个四因素影响:
1、发报机功率。同等条件下,功率越大,通信距离越远。
2、天候情况。电离层活跃,通信距离较远,反之亦然。
3、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复杂,各类杂波信号多,通信距离近,空间电磁环境干净,通信距离远。
4、接收短灵敏度。接收端接收机灵敏度高,双方通信距离就远,灵敏度不高,彼此间通信距离较近。
无线电发报机是早期远距离通信的一种手段。它的原理,简单说就是一个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产生的频率可以在长波段、中波散大段或者短波段。通过天线将产生的高频信号传输到远方,由接受方接收。这个高频等幅波仅仅是传输信息的载体。为此,再将一个音频信号(通常在1000赫兹)加载在高频信号上,通信术语称之为调制。
接收方根据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工作频率收到经过调制的高频信号后,经过检波还原出了音频信号。接收方通过耳机就可以听到对方发过来的音频信号了。信号发送方通过电键(其实就是一个开关)来控制音频信号是否加载冲游竖到高频信号上。
电键按下去时就有音频信号加载,电键抬起就没有。通过间断地按下电键,远方的收报人员就可以听到断续的音频信号。电键短暂地按下,对方听到的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嘀”声,磨举电键按下较长时间,对方听到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嗒”声。
人们根据“嘀”和“嗒”不同的组合来代表不同的信息(例如字母和数字),就是常说的莫尔斯电码。经过训练的报务员可以熟练地发送和抄收莫尔斯电码。双方报务员通过一串事先约定的电码组合(呼号)来确定对方的身份。至于电报正文一串串莫尔斯电码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那就涉及到密码的加密问题了。
二战时发报机收发要多长时间
无线电发报应该说是最早的通信发明,其利用电键控制一个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振荡与否,再被一个高频载波信号所调制,经功率放大,由伍森天线发射,其工作频率点设在短波段(SW),在接收端,经检波可得到低频信号的有与无所组成的排列信息,由报务员译码而得,其电码的组成又称莫耳斯电码,由五个长短不一的音响信号来组成0-9的拾个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组成无线电电报收发通信系统,由于此通信腔咐亩设备简便,通信距离可达千公里以上。
那么,根据无线电波的速度,国际公认值为c=简念299792458米/秒,相当于光速,所以发报机收发时间就是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