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釉面是什么材料做的 瓷砖表面上的釉是什么化学成份形成的?
瓷砖表面上的釉是什么化学成份形成的?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袭袜石、高岭土等)和化哗源工原乱禅态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什么是釉面砖
釉面砖又称为陶瓷砖、瓷片或釉面陶土砖,是一种传统的卫浴墙面砖,是以黏土或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加人一定的助溶剂,经过研磨、烘干、筑模、施釉、烧结成型的精陶制品。釉是覆盖在陶瓷砖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具有玻璃般的光泽和透明性,使得陶瓷砖表面密实、光亮、不吸水、抗腐蚀、耐风化、易于清洁。
釉面砖有如下特性: ·
①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大于21%。
②耐急冷急热性是指釉面砖承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出现裂纹的性质。试验采用的冷热温度差为130℃±2℃ .
③釉面砖的态裂弯曲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6MPa,当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5mm时,弯曲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MPa.
④经抗龟裂性试验,釉面无裂帆罩闭纹。
⑤釉面抗化学腐蚀性是指釉面在酸碱溶液的作用下抗腐蚀的能力。可用铅笔试验和光反应试验方法来鉴定釉面在酸碱溶液作用下的腐蚀闷念程度,并以此来确定耐腐蚀的等级。釉面的耐腐蚀等级依次分为AA级、A级、8级、C级和D级五个等级。
瓷砖的釉是什么
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用矿物原料(如长石、石英、高岭土和化工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并细磨成浆状液体,施于坯体表面,经高温煅烧而成。从微观结构看,含玻璃态物质和少量气泡、未熔融石英颗粒及冷却时析出的晶体。具有类同于玻璃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透水,平滑而有光泽,不易沾污,并可提高制余早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釉面还可采用各种装饰以增强制品的艺术效果。
釉是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如:彩釉枝毁改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蓝色釉,8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最早见于唐代.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烘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5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猛判,再经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 6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7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