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夏天玻璃为什么自爆 夏天玻璃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碎了吗?

夏天玻璃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碎了吗?

钢化玻璃由于内在因素导致的破碎被称之为自爆。自爆对于钢化玻璃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也是无先兆的,其发生的机率通常在2~5‰,西方国家较低,而我国则相对较高。

玻璃内部可能包含硫化镍杂质,以小水晶状态存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玻璃破损,但是由于钢化玻璃重新加热,改变了硫化镍杂质的相态,硫化镍的高温α态在玻璃急冷时被冻结,它们再恢复到β态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由于低温β态的硫化镍杂质将产生体积增大,在玻璃内部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这时钢化玻璃自爆将发生。

然而,仅仅比较大的杂质会引起自爆,而且仅仅当杂质在拉应力的核心部位时才能发生钢化玻璃自爆。硫化镍可以在生产完成后任何时候发生,最典型的引起钢化玻璃自爆的时间是产品生产完成后的4~5年。

玻璃解释: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高温天钢化玻璃为什么容易自爆?

今年7月12日,重庆理工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大厅钢化玻璃,无缘无故突然自爆,所幸无人受伤。
6月28日,深圳一写字楼在施工时,幕墙4平米钢化玻璃突然炸裂,导致4名工人受伤。在相同时间,江苏南环新村一居民家窗户一块钢化玻璃也无故发生自爆。把多起事故摆在一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钢化玻璃自爆多发生在夏天。
这是为什么?自爆和温度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我们来做一个钢化玻璃的极限高温测试。
三伏天,太阳直晒玻璃最高温度在65℃左右。
我们实验用的是经过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长1.5米,宽1米,厚10毫米,通常写字楼的幕墙用的也都是这类厚度的钢化玻璃。大史先用锤子猛敲了几下钢化玻璃,玻璃完好无损。
接下来开始用喷枪烤玻璃
温度上升到180℃时虽然看不到火焰的情况,但是一阵阵的热浪冲着大史扑过去。
钢化玻璃在大史的喷枪下面已经烤了10多分钟,玻璃温度也到了300℃,但是玻璃一点问题都没有。
热成像仪记录到的最高温度有301℃,已经完全超过了平时太阳照射的温度。
这也就说明,太阳暴晒不会让钢化玻璃自爆!
那么对于钢化玻璃自爆,还有一种说法是室外艳阳高照,室内开着空调凉风嗖嗖,一冷一热交替所导致。大史继续烤这块玻璃,再用凉水直接往上泼。
300℃高温状态下,钢化玻璃急遇凉水只是冒了一点烟,也没有发生爆裂。

鼎升科技品质总监吕锦赟说,钢化玻璃要经过钢化炉高温,达到620到640℃的高温煅烧之后出来再进行急剧降冷,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一般的温度是不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


钢化玻璃自爆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原片,因为原片的本身含有杂质— —硫化镍,杂质和气泡越多,自爆率就越高。
下面用价格比较便宜,有明显杂质的低品质钢化玻璃继续实验!

钢化玻璃温度升高了200℃,用凉水泼向玻璃。
当凉水沾到玻璃,不到2秒的时间,整块玻璃破裂,瘫塌在一地。


鼎升科技生产总监锁应桥说,这块玻璃原材料里面有硫化物结石,经过实验冷热膨胀以后,硫化物结石引起玻璃产生微裂纹,从而导致玻璃自爆。
冷热不均是钢化玻璃自爆的诱因,根本原因还是玻璃品质不达标。玻璃原片有杂质,受温差影响,就会改变整片玻璃的应力,产生自爆。

除了内在杂质过多,设计和施工对玻璃自爆也有关系。

两块钢化玻璃,相同的尺寸,相同的厚度,都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
一块不做任何的处理。另一块对4个角进行加固,3个松1个紧,来看看玻璃的坚固程度会不会有区别。安装加固钢化玻璃时,要求四周受力均匀。但大史故意在其中一个角拧紧螺丝,来模拟施工不当的情况。没做任何处理的钢化玻璃了很多下都没破
有螺丝的钢化玻璃两锤就碎了


所以,看上去很坚固耐用的钢化玻璃,只要应力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现代玻璃生产技术不能完全消除硫化镍杂质的存在,夏天又是幕墙构件最容易变形的季节,多重原因之下,钢化玻璃就容易发生自爆。
根据我国《建筑玻璃应用技术技程》的规定,凌空面3米以上的幕墙,必须采用夹胶玻璃。夹胶玻璃就是中间有层胶水,即便自爆也不会脱落,安全性很高。如果你看到有高楼钢化玻璃自爆掉落的,那肯定就偷工减料了。

高温天钢化玻璃为什么容易自爆?

今年7月12日,重庆理工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大厅钢化玻璃,无缘无故突然自爆,所幸无人受伤。
6月28日,深圳一写字楼在施工时,幕墙4平米钢化玻璃突然炸裂,导致4名工人受伤。在相同时间,江苏南环新村一居民家窗户一块钢化玻璃也无故发生自爆。把多起事故摆在一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钢化玻璃自爆多发生在夏天。
这是为什么?自爆和温度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我们来做一个钢化玻璃的极限高温测试。
三伏天,太阳直晒玻璃最高温度在65℃左右。
我们实验用的是经过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长1.5米,宽1米,厚10毫米,通常写字楼的幕墙用的也都是这类厚度的钢化玻璃。大史先用锤子猛敲了几下钢化玻璃,玻璃完好无损。
接下来开始用喷枪烤玻璃
温度上升到180℃时虽然看不到火焰的情况,但是一阵阵的热浪冲着大史扑过去。
钢化玻璃在大史的喷枪下面已经烤了10多分钟,玻璃温度也到了300℃,但是玻璃一点问题都没有。
热成像仪记录到的最高温度有301℃,已经完全超过了平时太阳照射的温度。
这也就说明,太阳暴晒不会让钢化玻璃自爆!
那么对于钢化玻璃自爆,还有一种说法是室外艳阳高照,室内开着空调凉风嗖嗖,一冷一热交替所导致。大史继续烤这块玻璃,再用凉水直接往上泼。
300℃高温状态下,钢化玻璃急遇凉水只是冒了一点烟,也没有发生爆裂。

鼎升科技品质总监吕锦赟说,钢化玻璃要经过钢化炉高温,达到620到640℃的高温煅烧之后出来再进行急剧降冷,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一般的温度是不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


钢化玻璃自爆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原片,因为原片的本身含有杂质— —硫化镍,杂质和气泡越多,自爆率就越高。
下面用价格比较便宜,有明显杂质的低品质钢化玻璃继续实验!

钢化玻璃温度升高了200℃,用凉水泼向玻璃。
当凉水沾到玻璃,不到2秒的时间,整块玻璃破裂,瘫塌在一地。


鼎升科技生产总监锁应桥说,这块玻璃原材料里面有硫化物结石,经过实验冷热膨胀以后,硫化物结石引起玻璃产生微裂纹,从而导致玻璃自爆。
冷热不均是钢化玻璃自爆的诱因,根本原因还是玻璃品质不达标。玻璃原片有杂质,受温差影响,就会改变整片玻璃的应力,产生自爆。

除了内在杂质过多,设计和施工对玻璃自爆也有关系。

两块钢化玻璃,相同的尺寸,相同的厚度,都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
一块不做任何的处理。另一块对4个角进行加固,3个松1个紧,来看看玻璃的坚固程度会不会有区别。安装加固钢化玻璃时,要求四周受力均匀。但大史故意在其中一个角拧紧螺丝,来模拟施工不当的情况。没做任何处理的钢化玻璃了很多下都没破
有螺丝的钢化玻璃两锤就碎了


所以,看上去很坚固耐用的钢化玻璃,只要应力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现代玻璃生产技术不能完全消除硫化镍杂质的存在,夏天又是幕墙构件最容易变形的季节,多重原因之下,钢化玻璃就容易发生自爆。
根据我国《建筑玻璃应用技术技程》的规定,凌空面3米以上的幕墙,必须采用夹胶玻璃。夹胶玻璃就是中间有层胶水,即便自爆也不会脱落,安全性很高。如果你看到有高楼钢化玻璃自爆掉落的,那肯定就偷工减料了。

相关专题: 自爆 钢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