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喜欢陶瓷吗 为什么西方人喜爱中国瓷器?
为什么西方人喜爱中国瓷器?
中国的东西,外国人似乎没有不喜欢的。最远古的青铜器,到现在的小商品;文化上的字画,到饮食、茶叶,没有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这也可以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总体来说,西方人在古代长期处在战乱、野蛮当中,各个民族的兼并一直持续,直到中世纪才算有了带有自身文化特点的艺术品。所以他们非常膜拜其他民族的古代文物,不独中国,古埃及的文物他们也非常喜欢。看看西方的各大博物馆,有多少东西是他们自己民族原汁原味的呢?还不是有大批中国、古埃及的文物当镇馆之宝。中国五代时候的罗汉造像,现在都在西方的博物馆里,中国自己反倒没有。
再说到瓷器上。外国曾经也想自己烧制,但是总是不成功,烧出来的瓷器连自身的重量都禁不住,拿起来的同时就会碎裂。这样的东西根本没有使用价值。而中国从元朝以来,就不断向外国输送着瓷器,这也是当时一笔不小的贸易顺差。后来到了清朝,国家财政匮乏,仿烧前朝瓷器蔚然成风,烧完了卖给外国人,也着实有不少的进账。这样一来,外国人就被培养出了使用瓷器、欣赏瓷器的习惯。同时,由于中国瓷器花样繁多,纹饰可以大雅也可以大俗,甚至按照外国人的订单来画,这样一来带有外国文化特色的瓷器就诞生了。比起玉器的高雅,外国人更能看明白瓷器。这应该也是他们对瓷器感兴趣的原因。还有就是文物拍卖市场的推波助澜了。
西方的陶瓷被很多人喜欢,都有哪些特点?
国外瓷器不仅是实用品,也是装饰品,甚至是传家之物。以前外销瓷是服务于统治阶层的,所以当外国厂家接手后,起步就是为皇家服务,自然传承的目的就不一样。欧美陶瓷的产品将东方实用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成为该品牌产品最大的特点。西方的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则是注重创新,个性的表达,泥性的表达。
在西方人看来,色彩是构成瓷器审美精髓的要素,因此欧洲瓷器注重于体现精致、奢华的艺术品质和人文情怀,往往以张扬华美取胜,重视外在表现,特别是绚丽多彩、白地上绘以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的彩瓷。欧美陶瓷的产品将东方实用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成为该品牌产品最大的特点。
陶瓷地砖除具有与内墙装饰用釉面砖相同的物理性能,如吸水率、耐急冷急热性、弯曲强度、抗龟裂性及釉面抗化学腐蚀性外,而特别提出耐磨性的要求。所谓高级感,我猜指的是不落俗套,推陈出新。要想把这种日常材料设计得特别、让人觉得高级,需要兼顾设计的新意取巧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工艺创新。
骨瓷就是采用动物的骨粉加进原料中从而烧制出好的瓷器,并且受到了欧洲皇室之内很多人的青睐,从而确立了上等瓷器的地位。西方的瓷器工艺不同,尤其是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把用于工业的很多研究方法用到了研究瓷器上,通过成分研究他们甚至可以精确到瓷土的成分比例,那种比例光滑度最好,那种配比可以做得更薄。近现代日本和欧洲,他们学习了很多中国的陶瓷技术的同时,结合了他们各国独有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他们特色的陶瓷语音与陶瓷文化。也涌现了一大批现代陶艺家现代陶艺大师,如日本的巴木一夫等。
一般老外喜欢咱们国家的骨质瓷吗,
你在虹梅路是做内销的,销售的产品的器型,花色,配套,主要是中式风格。外国人即使看着瓷质好,但对于他们来说不实用,再说这是日用瓷器,不太具有陈列和收藏价值,相对一些传统的中国风俗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