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济南西部新城城建怎么样 你觉得济南西部未来有发展潜力吗?为什么?

你觉得济南西部未来有发展潜力吗?为什么?

西客站片区还是很有前景的,目前的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和时间来解决。

1.目前的问题是入住率还比较低,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随着入住率的提升,慢慢会解决掉配套商场医院学校的问题,济南政毁虚府在倡导生活圈就近问题,现在大的社区都开始试点,避免大面积的来回往来带来的交通压力。宜家的开业已经把遗忘的西边重新带进了我们的视野,年底会展中心的启用会带来西边的再次人流量增加,麦德龙的问题是现在西客站入住人口少造成的,而且远离集中人口居住地。

2.西客站片区交通方便,有3条地铁线,北园高架桥西延年底开工,30分钟内到济南任何地方,将来是济南的次中心,入住人口的增加会有更多的公交线路开通。

3.西客站片区还需要政府主导,鼓励更多的公司入住商业写字间,解决掉工作在东,生活住在西的问题,造成每天上下班人口大迁徙,造成城市拥堵。目前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东边,槐荫区政府要给力了,多鼓励中小公司入住西客站片区写字间。

风水轮流转,随着入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基础设置的不断完善,被人们遗忘的西客站片区必将再次腾飞!!

首先需要界定一下济南西部是哪里?早年间,济南城市小,老东门是为东,西门则为西,南在千佛山一带,北大抵上在北园,面积狭小。因济南南依山脉,北临黄河,地势南高北低,且东部较为繁华,生活便利,百姓多喜居东面南面,散派是以早年民间流传“住东不住西,住南不住北”的居住理念。

随着城市发展,济南城市版图早已扩张,今天我想以济南西客站为核心的济南西部区域称为济南西部更为恰当,当然如果未来地铁R1线成功开通,长清组团融入济南西部也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来看,以西客站为中心的济南西部,伴随着济南西客站建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而快速发展。济南西客站是京沪高铁线上重要站点之一,北接北京,南联上海,咽喉位置举足轻重。济南西部新城随着前期基冲余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居民的开始入住,而不断呈现出内在的聚集作用,作为济南东西的重要一极,不断显现出徐徐而来的巨大影响力。

一、城市发展远期要看区位,济南西部新城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成为高铁的十字枢纽。作为南北向的京沪高铁的重要站点,地位显而易见。同时,日前东西向的郑济高铁也将经长清接入济南西客站已经公布。济南西客站也将成为济南,乃至山东通向中国广阔内陆的桥头堡。由此,泉城济南将走向大江南北,也必将迎来祖国东南西北各地,游客带动济南西部乃至济南更快发展。

二、城市发展中期看产业,济南西部新城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远期规划。西部新城以会展,文化, 旅游 ,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为重要依托,打造产业布局,总的产业定位属于高端服务业范畴,符合国家倡导的供给侧调整的产业调整意见,是新的生产力的增长点。济南西部会展中心,宜家购物,麦德龙,奥特莱斯,能带动周边商业的集聚发展,而济南医疗中心的建设将会成为西城产业的新的支撑点。济西湿地,三馆大剧院,非遗园,将成为济南西部文化 旅游 的重要高地。如果西城再引入大的教育投资,将会更加完善西城产业布局。

三、城市发展近期要看交通配套,济南西城地铁的建成,将会使济南西城与长清区,老城区,东部新城零距离。济南的第一条地铁线路R1线2019年将会首先建成使用,随后R2,R3将会很快建成。济南的形状是东西长,东西奔波,市民不堪其苦。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东西交通的通畅,东西交通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地铁。只有地铁才能有效缩短济南东西距离,使市民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成为现实。 相信济南西城一定会越来越好。

实话可能难听,其实西部如果说潜力跟东部真的没法比,虽然我也是住西城,但是这边只能说宜居,而商业地位和潜力跟东部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

从规划图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济南规划的都是一些宜居产业,比如三馆、宜家、麦德龙、济西湿地、印象济南、医学中心,即使有齐鲁之门,但也不可能如东部一样“门庭若市”,因为印象济南就是一个前车之鉴,招商入驻比较困难。

不过说到宜居,西部虽然不能说是最好,但是也不是差很多,西部交通比较便利。高架的全线贯通,北园高架的西延,再加上西客站的棋盘道路布局,给整个西客站片区都带来了良好的交通便利,去东部新区和中部市区都是很便利。依靠着西客站的优势,北上和南下都是非常方便, 汽车 站不远,三十分钟左右(高架打通和下口通开其实更快),济南站也不远,泉城广场和趵突泉也不算太远,对比东部新区交通要方便许多。

只是目前来说西部吃喝玩乐稍次,购物、逛街、看电影只能去和谐,虽然有麦德龙,但是感觉就开业前期火爆了一阵,后来也是冷冷清清,宜家虽好,总不能天天去逛。当然西边还有一个西市场,我家距离近,平时都是去那里购物消费。西客站片区感觉还是入驻太少,平时晚上大街上行人寥寥,跟市区的人流和夜市形成明显差别,如果不是车水马龙,大晚上的西客站更像一个县城。并且平日里想去一些比较好的餐厅,西城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稍有名气的店都是集中在市区和东部,想来也是因为人少和消费能力不行所导致。

纵观城市发展,其实政策导向特别明显,槐荫区只能说是济南市区的吊车尾,经济实力不行,区政府能力有限,在区域规划和政策这一块跟其他区域有差别,所以就导致发展略显滞后。当然未来可期,医学中心和会展中心等会跟西部带来一定改变,相信会越来越好,槐荫区以后应该要强于天桥区(偷笑)。

反观东部,定位明显,城市次中心,CBD商务区,高楼大厦如丛林密布,名牌企业入驻,产业园集中,所以目前很多人在东部工作,在西部居住,造成了东西部主干道的拥堵。所以济南市的道路拥堵除了城市本身的地理局限以外,跟城市的规划和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如此规划,造成了东西过于狭长,公司和产业又过于集中,最后导致了城市大拥堵。目前来看东部要比西部拥挤很多,因为上班的人要进去,下班的人要出去,住在周围的反而是凤毛麟角。

目前来看,东部发展会神速,政治导向明显,新东站(我觉得也有点远),CBD,地铁都会加速东部发展,未来的东部将会是济南的经济中心。

我本人目前住在西客站片区,当初买房时,东边连看也没看,直接来西部看的。

东边已经定型,发展较早,可可以说东边是奔着经济中心去的,目前很多经济公司都在那边,人口也较密集,发展迅速。我不喜欢这种环境,相对于东边,西边起步晚,定位于文化中心,大家都知道的三馆(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大剧院,都在这边,去年又建成了宜家,麦德龙,现在在建的有最大的会展中心(东部会展中心的两倍大),还有齐鲁之门商业体, 科技 馆,到时还有中央公园(泉城公园的两倍大),整个所有的项目几乎都在一条中轴线上。

去年,又通过了国际医疗中心的规划,又将西部片区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个项目占地规模很大,到时会成为重要的医疗机构

西不是指西客站,东也不是指大东郊的雪山唐冶,这都是被开发商炒房炒的。东是指现在的泉城路南北一片,那个年代那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南有山北有湖。西是指十二马路附近,那边基本都是做工的住,生活层次较低,南是指千佛山以北,环境幽美。北是指北园以北到黄河沿线,往北到处都是盐碱地,农村了。所以说济南的住东不住西,不是指的现在的东西和南北。

济南如何发展才能突围?

济南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地形,人口。地形过于东西狭长,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大城市的要求。

而产业发展依然难以让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济南真正要解决的是区划问题。

针对济南地形,区位,辐射范围,济南应该从山东全局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去规划。

一、区划调整

济南不应该继续往东部发展,进入东部济南必然发展进入死胡同,永远失去成为特大城市的机会。首先应该争取划德州,将整个德州并入济南,济南从此将黄河变成内河,并迈入平原地区,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东部是山区,山东的丘陵地带,又有泰山阻挡,发展辐射力,建设成本过高,不具备大城市建设的条件。济南德州合并,首先可以直接辐射淄博,聊城,滨州,东营,北上直接对接雄安新区,北京,天津,纳入首都1小时经济圈。其次这些城市都是平原,适合城市整体规划建设。

二、政府驻地调整

为了济南整体发展和协调,将市政府搬迁西客站片区,以黄河为界分为东城、西城两部分。市政府距离各区更能均衡发展,因为济南需要重点发展的区域是西部,北部,西南,西北。只有这些区域发展起来济南才能具备更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带动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其次将省政府驻地调整为东部,距离莱芜更近,因为山东的弱势在鲁西南,鲁中地区。省政府驻地调整有利于鲁西南,鲁中地区的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各地市联系,高铁,高速以省政府为核心形成放射状。

三、三驾马车

从辐射力,济南应该放弃将莱芜、泰安纳入济南辐射圈的思路,这是一个得不偿失,顾此失彼的发展思路。山东最终发展成为三大核心圈,以济南(德州)为中心的聊城、滨州、东营、淄博,连接京津冀的发展核心。以临沂为中心(济宁)为中心辐射莱芜、泰安、菏泽、枣庄、日照的鲁中、鲁西南的发展核,对接南下的发展思路。最后以青岛(烟台)为核心辐射潍坊、威海的发展核,对接日韩的出口经济。各核心兼具海陆的特点,地形、人口更具凝聚力。

以上方案兼具地形,人口,山东经济均衡性考虑,是济南突出省会地位,山东均衡发展的思路,希望各级领导能够从大局考虑,打破现有框架,实现山东的腾飞。

西城交通便利,拥堵压力较轻,适宜人居。假以时日,随着入住率增高,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人们会觉得有大剧院,图书馆, 科技 馆,印象济南,东方神话,奥特莱斯,华谊兄弟,西郊湿地为伴相当开心。

要说潜力,济南东西南北都可以说很有潜力,然并卵,能不能发展还是要看政府想重点发展哪个方向,楼上说的天花乱坠的有什么用,现在这届政府的重点是CBD新东站,别人又不傻,买房子都想买东边的,没有政府引导扶持,资源倾斜,就算地球灭亡了,也是落别的地方一大截

济南有东西之分,个人感觉还是格局太小;任何一个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发展都相对均衡,地铁,公交,快速路,高架,高铁,机场,环线的互通极大弱化同城的区域不均衡问题;加之规划走在前面,济南眼光思路相对保守的作风被其他城市甩在后面。

原地踏步,不进则退这是最近十年之间济南在全国掉队的问题。然而济南(好尴尬啊)几百万的人口,内部自己人却没完没了的区域炮。也不难看出济南的发展问题落后(城市规划落后,招商引资落后,人才引导落后等)格局太小也影响了当地百姓。市区东西之间主动脉除了经十路之外,高架道路规划落后,早晚高峰日日堵;应该有人出来负责。去年唯一的二环环线才刚刚打通。这有点讽刺

言归正传,西边目前来讲是前期全部新楼盘,未来五年之内会逐渐入住,考虑到西边自住为主,投资客为辅,五年内的入住率应该在45%-60%区间;这些人是将来西城的主力军(不要说西边房价便宜,但装修,生活成本,出行成本,耗材等确实是每个家庭很大的支出)每户人均10万左右的新家支出是保守的)所以将来的配套会逐渐增加。

现在最为突出的就是恒大学校的事件,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转,西边将来还要建设很多学校来弥补前期大力买房而欠下的工程。有了学校,将来的隐形经济会逐渐显现。

话说东边,济南的东边应该在未来十年内,政府会筛选高精尖人才落地,特别是CBD,汉峪金谷及周边五公里左右。我想说的是【优胜劣汰】【“赶人”计划】济南将来会是高端服务业聚集地,除了当地购房居民和土著,没有本事的将来会很难生活在那边。相比去更远一点的章丘周边;济南西我觉得是除了市中心之外更好的选择。

一个外地本地人的拙见,不喜勿喷,谢谢。

济南西部新城的相关新闻

2010年9月销码17日,21世纪城市发展论坛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举行。论坛围绕济南城市建设实际,通过高层专家的演讲和对话,深入诠释新城市化内涵,对济南市新城规划建设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讨。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规划局,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济南槐荫区委、区政府,中共济南长清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济南西部新城与新城市化”。论坛设立了主题论坛和两个对话式分论坛,通过回顾、展望济南城市变迁和发展,论坛从穗早城市规划、产业培育、城市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现代新城区发展的趋势和模式,为济南城市新区建设出谋划策。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猜斗雀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兼创意院院长、上海世博会总设计师吴志强,中国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潘知常等高层专家,围绕新城建设与发展模式选择、城市新区建设与产业培育、高铁背景下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周边城市产业发展合作与展望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和论述。 山东浙商大厦是济南西部新城的地标性建筑,由现代联合集团投建。作为山东浙商总部基地的首期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主楼3.6万平方米,共21层,作为高端写字楼,为在山东的50万浙商服务,成为浙商的创业之家。
山东浙商大厦的主楼为高端写字楼,建成后将成为驻鲁浙商的创业创新之家;裙楼为浙江名特优产品展销中心,致力于打造“山东浙商中央商务区”和“浙江名特优产品全国流通中转站”的“大物流”概念,预计开放后,年成交量将达到百亿元。
山东浙商大厦是促进鲁浙两省文化和信息交流、共建的互动新平台,其建设和运营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对称,为连接鲁浙两省经济合作与交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山东浙商大厦内还设立了山东省各地市政府招商接待中心,旨在通过省会的辐射力吸引省内各地方政府招商信息的汇聚,使浙商优势资本、技术与政府招商达到无缝对接。

您好,看了您回答的“济南西部新城”的贴子。想请教一下:济南市西部城区与西部新城的关系。万分感谢

我记得前几天在济南时报上看到一篇虚祥报道,是济南市建委主任田庄的,上面好像是介绍济南的发展、规划,你可以找一下,上伍答电子版的时报就能找到,具体的呢说的关系我差橘搏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相关专题: 济南 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