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触点能承受多大电压 继电器一般能承受多大的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一般能承受多大的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一般有3V,5v,6v,9v,12v,24v,48v,110v,220v 交流直流都有,承受电流的大小根继电器本身的功率成正比,线圈需要的功率越大,其触点负载的功率也就越大。
一般做的好的继电器0.45W就可以是触点的负载达到10A/220VAC,0.9W的继电器可以达到25A/220V。
继电器的常规参数有:吸合电压、释放电压、接触电阻、线圈电桐饥阻、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回告轮袭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
扩展资料:
1、环境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在GB和SF下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最高,达到820000h,而在NU环境下,仅60000h。
2、质量等级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当选用A1质量等级的继电器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达3660000h,而选用C等级的继电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0000,其间相差33倍,可见继电器的质量等级对其可靠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3、触点形式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触点形式也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单掷型继电器的可靠性都高于相同刀数的双掷型继电器,同时随刀数的增加可靠性逐渐降低,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四刀双掷继电器的5.5倍。
4、结构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结构类型共有24种,不同类型均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
5、温度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温度范围在-25~7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逐渐下降。
6、动袜兄作速率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随着继电器动作速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呈指数型下降趋势。因此,若设计的电路要求继电器的动作速率非常高,那么在电路维修时就需要仔细检测继电器以便及时对它更换。
7、电流比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所谓电流比是继电器的工作负载电流与额定负载电流之比。
电流比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尤其当电流比大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迅速下降,而电流比小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不变,因此在电路设计时应选用额定电流较大的负载以降低电流比,这样可保证继电器乃至整个电路不因工作电流的波动而使可靠性降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继电器
24V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能经受住380V的电压吗
24V的直流继电器,指的是线圈24V吧,跟触点没有关系,如果想把触点用猛敬于380v,就需要确认你使用的电路中,触点的电流是多大,计算出容量,然后需要确认使用值与产品的规格书中记录的触点容咐李量是否满足,否则很快产品就会衡知迟失效。
线圈为24V的中间继电器的触点能不能接220V的电压?
通常可以,但还是要核对一下标牌上触点的电压等级和最大电流,圆御滑继电器线圈必须用24v控制,触头上是可接220v的。
1、如果这个通过触点的220V电压是驱动另外的接触器或只是一个信号,则完全可以。
2、如果这个通过触点的220V电压是直接驱动一个用电设备,且驱动电流小于拆罩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标称允许电流,则可以,但是不推荐这样的做法。反之大于则完全不可以。
扩展橘腊资料:
触点容量: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A的直流有感负荷(时间常数τ=5±0.75ms)中,断开容量为50W;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3A的交流回路中为250VA(功率因数CosΦ=0.4±0.1),允许长期接通5A电流。
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值。
返回电压:不小于5%额定值。
动作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
返回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
电气寿命:继电器在正常负荷下,电寿命不低于1万次。
功率消耗:直流回路不大于4W,交流回路不大于5VA。
线圈装在"U"形导磁体上,导磁体上面有一个活动的衔铁,导磁体两侧装有两排触点弹片。在非动作状态下触点弹片将衔铁向上托起,使衔铁与导磁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
当气隙间的电磁力矩超过反作用力矩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完成继电器工作。当电磁力矩减小到一定值时,由于触点弹片的反作用力矩,而使触点与衔铁返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次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间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