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重新修了多少次 黄鹤楼曾毁于战火,后来又是怎么被重建的?
黄鹤楼曾毁于战火,后来又是怎么被重建的?
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文人墨客,他们经常喜欢登高远眺,创造出很多经典的作品。如武汉的黄鹤楼不仅是文人们的灵感来源,也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但是黄鹤楼的命运十分悲惨,经历了7次被毁以及10次重建。而它最新一次的重建是在1985年,而之所以要重建也笑桐是为了保留这一项物质文化遗产。
一、黄鹤楼的悲惨命运黄鹤楼最早建立在三国时期,开始它是作为军事用途,用来登高远眺。后来晋国统一中原之后,黄鹤楼就失去了其军用价值,逐渐变成了供群客游玩的景点。后来唐朝末年因为安史之乱而不断发生动乱,黄鹤楼就遭受殃及。特别是到明朝和清朝的时候,黄鹤楼在这两个朝代就已经7次被毁,然后重建跟维修大约有10多次。他的最后一次被毁是在光绪年间,因为列国入侵,导橘升辩致黄鹤楼只剩下断壁残垣,十分荒凉。
二、黄鹤楼的重建为了将黄鹤楼这个历史遗迹可以保留下来,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便开始启动了黄鹤楼重建的计划,后来经过各家建筑设计学院的层层选拔,最终决定使用中南设计院的7号方案。1981年随圆缺着一声爆竹声在黄鹤楼的主楼响起,便宣布了黄鹤楼正式开始重建。有学者提出这是黄鹤楼在在千年历史中的第27次重建。由此可以看出,黄鹤楼的命运是十分坎坷的,幸好我国最后抓住了它。
三、黄鹤楼的历史意义虽然很多现代人去游玩黄鹤楼的时候,都觉得黄鹤楼不仅门票贵而且不好玩,但是要知道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价值,见证了我国一代一代的战争。也是文人文思泉涌的灵感来源。
武汉的地标建筑黄鹤楼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不停的重建?
最近对国内很多喜欢旅游的朋友来说,真的是好消息不断,尤其是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费开放的消失,更是让人喜出望外。说到湖北旅行,永远绕不开武汉这座省会城市,这是一座有着“东方芝加哥”,“九省通衢”之称的特大城市,在武汉这座大城市中,能被称为地标建筑的,那肯定就是有中国四大名楼之首之称的武汉黄鹤楼。
很多人说,到武汉不去黄鹤楼等于没到过武汉,黄鹤楼不仅是武汉的地标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必游景区。黄鹤楼历史相当悠久,它始建于三国时期,到了唐朝以后,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同时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风雅之地,尤其在国内很多古代名楼中,有着举足轻重肢乱隐的知名度。
不过虽然武汉黄鹤楼的名声如雷贯耳,但这些年来,很多外地游客对它的吐槽之声也不绝于耳,说黄鹤楼历厅只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仿古建筑,里面几乎都是当代新建的,在黄鹤楼里居然还加装了现代的电梯,里面甚至还贴了瓷砖,连楼梯的台阶也是用的石材,很多人感觉一座仿古建筑压根就不应该收这么贵的门票。
很多慕名前来参观游客都说,武汉黄鹤楼是一座不来会后悔,来了更后悔的景区,很多人都吐槽如今的黄鹤楼不但是座“现代化”的仿古建筑,而且就连新建的地方都离原址有1000多米,这样的武汉地标建筑,真的值得一看吗?其实不可否认的是,游客对于黄鹤楼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很多武汉人说,又有几个人能看到黄鹤陪罩楼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呢?
众所周知从三国到如今,千百年来黄鹤楼堪称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建筑,真可谓是屡毁屡建,大家吐槽黄鹤楼是仿古新建的其实才35年,但是殊不知上一座黄鹤楼也就仅仅存在了15年,在1800多年的历史中,黄鹤楼重建高达27次,难道一座一直在被重建的建筑就“很坑”吗?
武汉当地人说,黄鹤楼被称为武汉的地标,从来不是因为它是一座简单的仿古建筑,而是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涅槃重生的文化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它代表着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的对黄鹤楼的执念,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为何千百年来,只有黄鹤楼能做到屡毁屡建并保存至今呢?只要传承的理念不变,黄鹤楼就会继续不断的重生,这样的一座黄鹤楼,您还会在乎它是一座仿古建筑吗?
有谁知道黄鹤楼第一次修整是什么时候?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至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又屹立在长江之滨。
2003-02-20
记者昨日从陵大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了解到,修整4块匾额的总费用为三十多万元,平均计算,匾上的15个字每个字将用2万元。
据介绍,此次整修的匾额是悬于黄鹤楼主楼上的“黄鹤楼”、“楚天极目”姿段、“南维高拱”和“北斗平临”4块匾额。这是该楼开楼18年来的第一次“整容术”。修匾看似“小手 术”,但因匾太重,不能卸下来整修,只能搭架在空中操作,所以非常繁琐,整个工序尺册竖有72道,约需3个月才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