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过细如何调整 水泥生产怎么调节筛余细度?
水泥生产怎么调节筛余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
硅酸盐水泥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比表面积是水泥单位质量的总表面积(m2/kg)。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野笑颤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升竖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颂败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另外,水泥过细将显着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怎样控制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
怎样控汪搜喊制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细度主要是未仓漏基锻的研磨作用,与磨尾排风的风速、风量有关。比表面积同样是靠未仓锻的研磨作用,但不易控制。要达到细度、比表面积同步理想,很难困野。按正常思维,应该是细度赿细,比表面积就赿高。但实际控制时,经常出现细度粗,比表面积却高。
水泥的细度和比表如何调配好?磨水泥时的主要混合材 火山灰粉煤灰 碎屑 煤矸石等 老是出现细度粗 比表高,
一般以比表面积为准
控磨或是下料不匀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就是两头大的情况 熟料等易磨物料的磨得太运铅细 粉煤灰 煤矸石等难磨得物料未磨细 使得水泥中小颗粒的级配合理而密实行悄哗 所以可能出现比表面积大
还有就是仪档行器问题 筛子使用过久 筛孔变大 未校正 比表面积仪在温度变化中 K值需校订 还有就是水不足了 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需要多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