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7一12岁手工变废为宝 7一12岁手工变废为宝

7一12岁手工变废为宝

现在我们讲究低碳、环保,有的物品我们用过之后就会直接扔掉,但其实有很多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或者送到回收站加工成其他材料应用到其他的地方。还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差态的东西,经过一点改装,也能发挥不错的用处。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手工来变废为宝,教育孩子要节约利用资源。

一、7一12岁手工变废为宝 1、网套太阳花

需要材料:套水果的网、剪刀、卡纸、纸杯、毛球、胶水

2、泡泡塑料玉米

需要材料:快递盒里包裹物品的泡泡膜(气泡膜)、黄色水彩颜料、水彩刷、剪刀、卡纸、胶水、画笔

二、怎样用易拉罐做简单手工

1用剪刀沿上边缘的凹入部分切开罐子的顶部,然后用剪刀将底部切成条状,宽度约为3mm。

2.将切开的部分分成四等分,然后在分界处将8根按相同方向捆扎成一束,然后将它们捆成对称的四束。四等分的剩余部分保留椅花和椅背。

3.根据您的喜好,将四束成小卷作为椅子腿,然后将两个椅子腿的中部,直接卷成不同高度的样式,不需要捆扎。

4.将其败铅余三个面直接折向相反的一侧,做椅背。该方法与制作腿时的方法相同。您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期望的效果卷起。

5.完成所有工作后,需要将一块硬纸板切成一个易拉罐底部大小的圆圈。然后将您喜欢的图案和颜色绘制为椅子表面。

三、易拉罐回收有什么用

易拉罐的罐体,罐盖和罐的拉环的元件组成都虚枯源不同。 例如,罐体中的镁含量少于1%,而铜和锰的含量更低,罐盖中的镁含量超过2%,铜和锰的含量均超过1%。 至于拉环,尽管罐的比例很小,但是锰和铜的含量也超过1%。 我国每年至少要生产8万吨废罐,此外还要进口一些废罐,总量可以达到20万吨以上。易拉罐中使用的材料是高级铝合金,但是由于技术落后,所有废易拉罐都被降级使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公司使用废料罐生产原始铝合金。

7一12岁简单又实用的手工怎么做?

有卡纸做蝴蝶结、卡纸折枫叶、折纸小篮子、折纸小星星、折纸小立方体、折纸灯笼,以南瓜灯笼为例,做法如下:

一、准备好A4大小的彩纸、双面胶、胶水、剪刀等。

二、用尺子量好比例,然后把橘色纸张互相折叠,均等剪成八份的长条。尺度大约2cm左右烂和,具体比例自定。

三、橘色纸做南瓜顶和小把,用马克笔或者铅笔碰核根据圆规画圆,若未有圆规,可拿一个圆形的物体,放在纸上,沿着边缘画出一个圆。

四、拿出双面胶,站在橘色条的一段,撕掉保护皮,把它们均等的贴在绿色顶上。

五、同理用胶水粘好另一端,然后等比例的贴在橘色圆底上。粘的时候注意手要放轻一点,以免压扁。

六、准备绿色长条,卷成一个筒,末端粘住;

七、做一个小把,然后用胶水贴顶上,固定好。

八、拿出黑色纸剪成三角形装,用胶水贴在灯笼上,当做眼睛鼻子嘴,这样南瓜灯笑历掘就大功告成了。

7一12岁手工科学小制作

7一12岁正是孩子们正好好奇,正需要学习各种科学知识,锻炼动脑、动手能力的特殊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或者做一些科学实验,让孩子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那么有什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手工科学制作呢?

一、7一12岁手工科学小制作

制作名称:自动给水器

材料准备:一个1000毫升的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和一个直径为0.5厘米,40厘米长的塑料管。

制作步骤:(1)在矿泉水瓶盖上钻2个直径为0.5厘米的孔。

(2)将40cm长的塑料管分成30cm长的定位水管,和10厘米长的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根长的插至瓶的底部,另一根插入瓶口。

(3)从可乐瓶的底部取10厘米,切成一个水盆,并在水盆上下分别钻一个0.5厘米直径的孔。

(4)将供水管插入下孔,将定培世位水管插入下孔。

(5)用铁丝连接供水瓶和水盆。

使用方法:

1.拧开供水瓶盖,并装满水后拧紧,然后将适量的水倒入接晌缓水盆中。

2.当接水盆中的水低于水位时,供水瓶中的水将流出。当接水盆中的水高于水位时,供水瓶将停止再次供水。

二、小学生科学小实验怎么做

准备材料:玻璃杯或罐子、水、滴管、剃须膏、食用色素

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玻璃杯中,距离边缘约一英寸。

2.小心地在水中添加一层剃须膏,确保不要使其太稠,否则将需要很长时间等待。 剃须膏代表云层,水是大气层。

3.在剃须膏中加入几滴蓝色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的重量将开始推动剃须膏,然后掉入玻璃杯中的水中! 看起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科学小实验对孩子的重大意义

1、实验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配谨肢和好奇心。对于孩子来说,好奇是天性,实验的本身就充满着未知和惊奇,通过实验操作,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专注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孩子观察和记忆的能力。科学实验是非常严谨的,来不得半点粗心和马虎,观察是第一步,除了观察更少不了强大的记忆力。

3、培养规则意识。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失败,通过摸索,找到事物的反应合成规律,然后认识其本质。事物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通过实验,既活化了思维,又培养了意识。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完美结合起来。

相关专题: 手工 变废为宝